 |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6912 |
魅 力 值:2230 |
龙 币:4609 |
积 分:5262.5 |
注册日期:2005-08-26 |
|
|
|
谢谢。我给你的判断写个注脚吧。
我不知道你看过齐泽克的书没有?他利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看法。
比如,他说我们儿时的创伤,我们自己以为忘记了,愈合了,其实它们深植在我们的精神中,塑造着我们看待和想象世界的眼光。
他举了个例子,好像是让一组人画一个小镇,从构图的位置和线条就可以看出画图者少时的经历。大意如此,具体我也记不得了。
扩展开来说,我们的眼光与想象力,其实都是我们过去的经历所塑造的。
为什么说这个呢?
我想说的是,如今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很多人都关注孩子的健康,也知道不去打骂孩子。这些都是进步。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其实我们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自己的眼光和想象力,它们影响着孩子看待和想象这个世界的方式。
当我们与孩子游戏时,给孩子洗澡和喂饭时,抱孩子出去散步时,在我们与孩子的所有日常互动中,我们的眼光和想象力都在影响孩子,最终可能逐渐会变成孩子的。
如果父母没有想象力,眼里没有诗意,孩子自然就没有,我们就可能在爱孩子的同时,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的诗意。
如果我们的眼光和想象力是有创伤的,这些创伤很容易就会在我们爱孩子的同时传染给他。
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食物、衣服和玩具,送他去最好的幼儿园与学校,但很少人会去想,我们给孩子的是怎样一个看待和想象世界的方式?我们如何避免将自己伤痕累累的世界观传给孩子?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是的。有些孩子长到3岁,可能就已经俗不可耐了。  (此文由Maxim在2010-02-09 19:56:15编辑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