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梦瑾
梦瑾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03635
魅 力 值:1109
龙    币:111539
积    分:75470.2
注册日期:2008-07-28
 
  查看梦瑾个人资料   给梦瑾发悄悄话   将梦瑾加入好友   搜索梦瑾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梦瑾发送电子邮件      

读《中西生死哲学》有感及我的生死观 (2004-6-2)

    摘录《中西生死哲学》至此,掩卷而思,突发奇想,述为文字,以《我的生死观》为名,边思边写于下。我一向认为,思考与写作是同一的。因为,我的文字往往是在动笔的同时诞生的,而不是经过周密的思考再去动笔。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思考是从笔尖流出的,一个字一个字地,根本未加思索,就如溪水一般汩汩而出了。也许,思考是内在的,因为我一刻也未曾停止思考。周围的一切事件,上课、看书、听别人谈话,看路旁的花儿,享用夜风,感受阳光,看来来往往的人群,听广播里的歌儿或新闻,都纳入了我的思索的范围。我是人群中的一个,我很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我是历史长河中匆匆过客,我同任何人都是完全平等的,故此我从不欲将自己的观点、思想强加于人,同时也不接受任何外来的强加于我的思想。我就是我,在这世上走过,留下了一些称为思想的印记,而后又消散了,归于宇宙之中,渺无踪迹,如此而已。

                                                                          ——题记    

                                              我的生死观      

    在我的观念里,“生”即是自己同世界相互间发生着偶然或必然、多或少的联系,而“死”便是这种联系的中断。也即是说,活着意味着你同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相互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死亡则是人同现实世界的永恒隔离,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丑恶的,无论是你最心爱的还是你最讨厌的,都不可能再同你相遇。如果死后有感知的话,我想人的感觉应该是彻底的自由和孤独。

    其实,我很少关心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存在,有没有来世这个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连现时现世的光阴都不能切实地把握,既便有来世、有永生又有何意义呢?所以我并不在意究竟有没有天国和地狱,我只希望把握此时此刻,今生今世。自由和平等是宇宙永恒的主题,但同时,不自由和不平等亦是宇宙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动力。所以,向往所谓的美好的天堂世界也只能是美好的梦想,梦想实现也便意味宇宙死寂。

    人生只有一次。至少在已知的确定的观念里只有一次,死后的存在目前不为人所知,暂且不论。那么,这一次美好的、可珍惜的、单向而行不可逆转的人生之旅也便是我们活在世上的全部所有和全部意义了。

    我认为,人应该享有充分的自主和自由。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喜好,各自不同的欲望,每个人都应该被鼓励在不妨碍别人自由之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张扬他自己的天性的自由与追求。然而观现今之世,个个被所谓责任和世俗的攀比压在深渊里,活得沉重而痛苦,这是我自己的所观所见,可能偏颇,但不妨为大家提个醒。分析其原因,其责任多为对上辈的赡养责任和下辈的抚养、教育责任,这份责任无可非议,因为这是人类延续的必须条件,然而可惜的是,当这种责任过于深化、以至于彼此互为约束彼此之自由时,其原本美好的情感也便转化为深沉的负担与压力了。在我看来,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互独立、彼此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付出与接受的关系。我不否认“血浓于水”的至理,不否认亲情之间的温馨与美好,并恰恰因为我欣赏这些,而更认为这种温馨与美好来自于彼此的平等、独立和尊重。我不认为一个孩子有权责备父母未能提供他所需的物质的一切,正像父母没有责任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幸福一样。我认为,精神上的教导较之于物质上的一味满足更为重要。众所周知,有钱并不一定幸福,虽然没有钱也不大幸福。因为幸福的首要和必要的条件是健全的心智、感知生活并享用生活的能力以及创造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吃的什么、穿的什么和用的什么。总而言之,我认为人应当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真正喜欢的东西,走自己真正想走的人生之路。当然,这同时要求你自己为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创造条件。人是独立的,你的父母给了你生命便已是你的幸运,其余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世上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东西,自由也是一样,自由意味着你完全为你自己负责。

    所以,我的人生观,一句话,便是好好地享受、思考活着的过程,而不去求结果。因为,一切的事物,最后的归宿都是虚无。若想超越最终的虚无,是办不到的,那在我们的把握之外。

 

注:本文由梦瑾从2004年6月2日日记中摘录入电脑



--
不求其得便无所谓失,不求其荣便无所谓辱,不求其名其利便不受其驱其使..
2016-07-13 15:50:5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8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