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胖墩儿
胖墩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4536
魅 力 值:9289
龙    币:19892
积    分:16426.5
注册日期:2003-03-19
 
  查看胖墩儿个人资料   给胖墩儿发悄悄话   将胖墩儿加入好友   搜索胖墩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胖墩儿发送电子邮件      

关于北京基辅罗斯餐厅
自从说过去了一趟基辅罗斯餐厅,就有好几个人来询问。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结合自身的感受,再详细写一写。http://bbs.hlgnet.com/showid.php?page=1&work=&boardid=10&rid=10080297&theid=10080297&up=1
 
 
 
餐厅介绍

北京市基辅餐厅位于北京海淀区翠微路,是由乌克兰华人总会投资开办的专门经营以乌克兰风味为主要菜肴的西式餐厅。

餐厅面积近千平方米。餐厅内的装修以乌克兰风格为主调,厅内古朴典雅,设施考究。大厅内设餐桌30余张,可供150人就餐。

基辅餐厅特聘乌克兰国家名厨主理。厨师长伊卡切奥里娅生于乌克兰,1974年毕业于符拉迪沃斯克(海参崴)食品加工学院,曾在乌克兰基辅市任宾馆总经理,中学校长等职务,1989年获得特级厨师证书。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造就了她令人尊敬的性格品行和独特精深的厨艺风格。因为长期在远东城市海参崴市工作,她尤其擅长制作俄式菜肴。

餐厅特别邀请了乌克兰国家军乐团的人民演员和功勋演员为客人表演助兴。在这里,您既可以点唱你所喜爱和熟悉的前苏联歌曲,您也可以邀请来自乌克兰的艺术家和您一起引吭高歌,共同回忆起过去美好的时光。


地址:海淀区翠微路普惠南里13号
电话:68283482
营业时间:10:00-24:00
演出时间:12:30-13:00,18:00-22:00
 
 
 
餐厅外景 



  
  
 



 
 
 



 
 
 
说明:

1、座位要预定,否则晚于七点再去就基本没座位了。那里虽然上座率非常高、天天爆满,但由于大家基本上都是冲着现场演唱去的,一坐下来就起码要到九、十点钟才会曲终人散,所以去晚了想等桌子可是相当艰苦。

2、消费水平大致是50-70元/人。饭菜倒不贵,只是点歌的价格是50元/首,都是乌克兰国家级音乐家现场演唱的,伴奏是手风琴而非卡拉OK或音响设备。大部分消费都会花在点歌上。

3、那里是乌克兰风味。俄罗斯风味还得去老莫。

4、尽管基辅罗斯和俄罗斯同属于一个祖先,宗族关系很近,甚至曾同在前苏联一个国家之中,但他们现在不愿意被误认为是俄罗斯人。请尊重他们的民族感情,他们的祖国是乌克兰。
 
5、开车到翠微大厦后面,容易找;坐车可以坐地铁到公主坟吧,然后溜达过去,并不远。
 
 
 
 
 
 
 
 
《苏联情结――基辅罗斯餐厅》
作者:cream 2006年4月13日
 
 
 
相当一批五六十岁的北京人,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又排遣不去的“苏联情结”,或者说得更明确一些,叫做“苏联歌曲情结”。这源于20世纪50年代所营造的浓郁的中苏友好氛围。现在,北京出现了一个基辅餐厅,更成了这部分人重温旧日情思的好去处。

北京基辅餐厅位于海淀区翠微路,餐厅楼房的半地下室里,面积很大。餐厅内的装修以乌克兰风格为主调,厅内古朴典雅,设施考究。大厅内设餐桌20余张,可供150多人就餐。餐厅内部装修既典雅又朴实,从餐桌椅到餐具以及各色摆件,极具乌克兰风格特色。

走进餐厅,会以为自己撞进了一个大Party,自己一下子就会那热烈而欢快的气氛所包围。这里的歌声像浪潮一样,一波波地向人涌来,情绪被冲得如脱缰的野马一般亢奋不已,不自觉地就会跟着歌曲的节奏拍起巴掌轻声哼着歌。这里的演员一水儿的乌克兰国家军乐团演员,在餐厅里穿行,向每一桌的顾客致意。这些演员年龄己不小,据说过去都是国家功勋演员或国家人民演员。

餐厅供应的饮食为乌克兰最地道的民族菜肴,由特聘自乌克兰的厨师亲手烹制,北京人习惯称之为俄式西餐。白酒是产自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著名伏特加.餐厅中的电视只播放苏联歌曲,以及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历史镜头和电影场景。

我们可以通过桌上的饭菜,去洞悉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巴格旦大公率领着乌克兰人民奋起反抗外族人侵。当时几乎所有男人都上了战场,沙拉(肥油肉),小米,荞麦等原料经过简单烹调成为炮火硝烟里的饭食。后来、随着时间的延伸、乌克兰饮食从“战场饭菜”逐渐演变、于是我们的餐桌也丰富起来,在乌克兰人今天的饮食中,还存留着战争年代的影子。有一道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这就是“沙拉”。用盐腌制肥油肉,可以保证长时间不坏。

乌克兰饮食以肉为主。在基辅餐厅的食谱上、有很多好吃的肉菜。与中国一样、他们不吝惜使用调料,特别是葱姜蒜。只有这样那些肉菜才能浓香扑鼻.引人食欲。中国烹调讲究“色香味”。乌克兰饮食有着同样的要求,饭菜装盒上桌,要根据菜的口味佐以西红柿片、青椒丝、红菜头块等等颜色鲜艳的配菜。这样美肴既好吃清口,也鲜艳美观,像一幅好看的画.

基辅餐厅,听名字就知道是乌克兰风格,从装潢、菜式、演出都无不体现出浓郁的俄式风味,每晚有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前苏联功勋演员的出色歌声助兴,非常适合有俄罗斯情节的老一辈人来此怀旧。

据说,在偌大的京城中,要想品尝地道纯正的乌克兰饭菜非此莫属,就连乌克兰使馆的官员们也时不时前来光顾,体味“家乡感觉”呢!尽管拥有一流的乌克兰大厨,可基辅餐厅的“卖点”,显然不仅仅是饭菜的“原汁原味”。在吧台为顾客准备好的订餐卡上,一行小字赫然在目:遥远的记忆,在这里唤醒……

(完)
 
 
 
 
 
 



 
 
 



 
 
 



 
 
 



 
 
 



 
 
 



 
 
 



 
 
 



 
 
 



 
 
 
 
 
 
 
 
《北京:基辅罗斯乌克兰餐厅》
作者:艾丁 2006年4月14日



在北京城,有一批人,他们拥有浓厚的苏联情结,他们喜欢聚集在一起,喝伏特加和红菜汤,吃罐焖牛肉和列巴面包,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等数十年来在中国广远流传的苏联歌曲。基辅罗斯就是这些人喜欢去的一个餐厅。

基辅罗斯餐厅位于海淀区玉渊潭南路,物美商场东150米处。乌克兰风格为餐厅的装修主基调:红色的屋顶,长长的餐桌,白色的桌布,红色的餐巾,夜晚摇曳的烛光,15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更让红白相间的大厅在大气和庄重中透着典雅考究。

在这里能品尝到乌克兰最地道的民族菜肴,因为这些菜肴都是由餐厅特聘的来自乌克兰的厨师亲手烹制。用奶酪、火腿、香肠、青豆、胡萝卜、洋葱等原料汇制的奶汁焗杂拌,用鲜鲈鱼、蘑菇和芝士烹出的基辅烤鲈鱼,更不能忽略的是地道的红菜汤。

通往餐厅的台阶两边的墙壁上,挂满了曾经在这里演出过的乌克兰艺术家的相片。有曾经担任过黑海舰队军乐团独唱、乌克兰国家功勋演员基里洛夫·伏拉基米尔;同为国家功勋演员的原乌克兰军队歌舞团的独唱演员梅里尼琴科·费奥多尔,他曾在这里演唱《伏尔加纤夫曲》和《三套车》等歌曲,让无数有着“苏联情结”的观众慕名而来。

餐厅里的音乐永远是深情浑厚的前苏联歌曲,电视画面上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历史和经典战役的场景。每天晚上8点开始,两位来自乌克兰的艺术家拉起手风琴,其他几位乌克兰的歌唱家开始演唱前苏联歌曲,几乎每一位就餐的顾客都会不自觉地跟着歌曲的节奏轻声哼唱。

由于餐厅处于半地下位置,四周窗户外的墙壁,被精心涂成了白桦林图案,墙壁上点缀了一些乌克兰军旗图案的装饰品,再配上时刻运转着的水车灯,盛满酒的铜壶,再看看电视画面,听着耳边的歌曲,让人仿佛置身于乌克兰。

(完)
 
 
 
 
 
 



 
 
 



 
 
 



 
 
 



 
 
 



 
 
 



 
 
 



 
 
 
 
 
 
 
 
《难忘做客基辅罗斯餐厅》
作者:古丽娅(младшийсержант) 2005年12月5日



前几日我出差京城,办完公务,12月3日下午便按照郊外朋友的指点,备好一付碌碌饥肠,携外甥女急切赶往巷深酒香的北京基辅罗斯餐厅。

基辅餐厅门脸儿不大,却很有特点,屋顶尖尖,红光闪烁,巴扬手的琴声伴着乌克兰演员们的歌声夹杂着人们的热烈掌声,从屋里一阵阵传来,我俩不由得加快了步伐,一脚迈进了温馨小屋,迎面扑来的是浓烈的异国风情。

稍陡的梯阶两边墙壁挂满了关于餐厅和演艺剧团演员们的照片和介绍,五颜六色的乌克兰酒巴台陈列着各类酒水与钱币,演出正在进行……热情的侍应生引领我们到预订好的座位落座,此时,已经被整个乌克兰民族艺术氛围所包围。

我拨通了尤拉的手机,他款款地走到了我的面前,尽管来之前冬妮娅告诉过我“上校”(即尤拉)有193公分,可我还是被吓了一跳,他是我认识的最高的人了。他很有绅士风度,很有气质,也许是出于礼貌总是站着和我说话,坐着的我仰视他就如同仰视埃菲尔铁塔,不得不站起来与上校交谈。

我们一边品偿着乌克兰的美味佳肴,一边欣赏着乌克兰功勋演员们的精彩表演,《神圣的战争》、《茶炊火枪手》、《蓝色的多瑙河》、《国际歌》等一首接一首,深受乌克兰艺术的感染。当演唱我们点的《歌唱动荡的青春》、《生日》、《鳄鱼之歌》等曲目时,我们与艺术家们共同引吭高歌,并与艺术家们合影留念,尤拉为我们摄下了美好的瞬间。
 
 
 



 
 
 
这晚共有三个家庭在为亲人庆贺生日,尤拉介绍说,最多的时候共有10位宾客同时过生日,非常热闹。乌克兰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征服了老一代,而且也在不断受到年轻人欢迎、追崇和传播。

晚10:00时演出在终曲《让我们举杯》中结束,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基辅罗斯餐厅,心里默念“别了,基辅,我会再来!”尤拉亲自把我们护送到公主坟地铁口。那一夜北京北风凛冽,气温降到了零下9度,可我们的心是暖的,睡得特别的香,梦中又回到了儿时母亲的臂弯,聆听母亲哼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完)
 
 
 
 
 
 
 
 
《“北京基辅餐厅来”了一位寻找中国奶奶的洋打工妹》
作者:孙书林 北春  (成文日期不详)



北京市翠微路的“基辅餐厅”,来了一位乌克兰的漂亮姑娘娜达沙,她来“基辅餐厅”打工,除了感谢乌克兰华人总会对她的关怀和帮助外,还想利用这个接触人多的工作条件,寻找失散了43年的中国奶奶。

3年来,娜达沙为了寻找中国奶奶,与乌克兰华人总会会长肖非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国际友谊。

华人总会来了一位求助的乌克兰姑娘

1999年3月25日,乌克兰基辅市戈鲁什科大街1号乌克兰华人总会来了一位漂亮的乌克兰姑娘,她一落座就泪水长流。她向华人总会秘书长李志升讲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她有一位中国奶奶,与家人失散了40多年,她请求华人总会帮忙寻找。李志升望着眼前这位标致的乌克兰姑娘,不敢相信她竟有中国人的血统。

姑娘的名字叫娜达沙,19岁,在基辅大学学习中国汉语,父亲叫瓦洛加,在基辅市一家工厂当工程师,母亲在基辅市一所中学里教书。

1999年3月4日,娜达沙的父亲因一场意外事故住进了医院,生命垂危。脱离危险后,瓦洛加给女儿讲述了“中国奶奶”的故事。父亲告诉她,她的奶奶是中国人,娜达沙的身体里有四分之一的中国人血统。娜达沙非常震惊,这么多年了,父亲一直守口如瓶,连她的母亲都不知道父亲竟然是一个中乌混血儿。父亲转危为安以后,娜达沙决定到中国找回失散40多年的中国奶奶。然而,父亲所掌握的资料也非常有限,他们失散了40多年,奶奶回国以后没有一点儿的消息。奶奶究竟是否在世还是一个未知数,为了早日找回失散的奶奶,娜达沙走进了基辅市戈鲁什科大街1号的乌克兰华人总会,请求帮助。

从父亲的口中,她知道奶奶的乌克兰名字叫“维加”(中国名字不清楚);1923年出生;1935年跟随一个中国团来到苏联莫斯科“留学”;1945年嫁给同校的乌克兰小伙子安德烈;1946年生下儿子瓦洛加(娜达沙的父亲);1948年随丈夫安德烈带着儿子瓦洛加回到安德烈的家乡基辅市;1958年回到中国,从此再无一点音讯。

娜达沙请求华人总会帮助寻找中国奶奶“维加”的下落。华人总会秘书长李志升立即把情况通过电子邮件发回了乌克兰华人总会驻北京办事处。正在国内办事的华人总会会长肖非接到电子邮件后,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他立即责成北京办事处主任孟令智安排工作人员,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娜达沙寻找中国奶奶“维加”的下落。

“中国奶奶”的最后线索

根据乌克兰华人总会传过来的资料,肖非查阅了娜达沙出国时期的一些党史材料,初步判断娜达沙的奶奶“维加”的父母很可能是中国革命者“先躯”。依据这一判断,肖非利用当年在中央机关工作的方便条件,走访了当年留苏的大批老同志,试图从这些老人们的回忆中找出一些线索。当年,中共中央曾把一大批革命领导者的孩子送到苏联莫斯科学习。这些“留苏”的学生一部分学成回国,参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还有一部分留在了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散。像娜达沙“中国奶奶”这种留在苏联嫁给苏联人的情况当时很多。

“维加”1958年回到中国。这一年,中苏关系开始恶化,大批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返回苏联,而在苏联工作中的中国人也陆续回国。“维加”究竟是被谁通知回国的,回国后又去了哪里,无人知晓。

经过大量的工作,华人总会得到了两种推测:第一个推测是“维加”回国以后,受到了国内“反右斗争”的株连,被下放到农村,从此隐姓埋名,仍活在世上。第二个推测是“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维加”被打成了“苏联特务”,被迫害致死。

围绕着第一个推测,华人总会驻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多方寻找,通过各种关系帮助娜达沙寻找她的“中国奶奶”。经过努力,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终于在山西省的一个偏僻的农村,找到了一位“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农村曾留过苏、与苏联人结过婚、也曾有一个儿子的老太太……她的经历与娜达沙所提供的材料基本吻合。

华人总会会长肖非立即把这一消息通过电子邮件发到了乌克兰华人总会总部。秘书长李志升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通知了娜达沙。娜达沙欣喜若狂,她希望华人总会能帮助她来中国见这位老奶奶。华人总会帮助她和她的父亲瓦洛加办理了有关来中国的手续。

第一次来北京,娜达沙认了一位中国奶奶

2000年7月25日,娜达沙和她的父亲来到了中国首都北京。

一下飞机,乌克兰华人总会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孟令智就把他们父女俩接到了办事处的招待所。孟令智把调查的经过详细地向娜达沙父女俩进行了通报,并决定第二天一大早就乘火车赶往山西省那个偏僻的山村见那位曾经留过苏、嫁过苏联男人、留下过一个混血儿子的老太太。

当天晚上,娜达沙却突然发起了高烧,她病倒了。华人总会工作人员立即把她送到了北京市协和医院。经诊断,她患了“甲肝”,只得留在医院住院治疗。华人总会帮她交了住院费后,又安排了工作人员在医院护理。孟令智按照会长肖非的安排,按计划带着娜达沙的父亲瓦洛加去了山西。

娜达沙的病情很快就稳定了下来。在她住院期间,肖非的母亲——原国家机关的一位退休的老干部刘女士对她进行了无微不至地关怀。70多岁的刘女士几乎每天都要让儿子开车送她去一次医院,给这个异国的寻找中国奶奶的孩子送去亲手熬制的鸡汤、鱼汤等滋补营养品。

孟令智带着瓦洛加很快就从山西回来了,那位与“维加”有相似经历的中国老太太不是他的母亲。孟令智陪他游览了一下北京的名胜古迹之后,就安排他回国了。

不久,娜达沙也病愈出院了。刘女士陪着她游览了中国长城,她们一起登上了八达岭最高的烽火台。在烽火台上,娜达沙极目远望,感慨万千,她突然抱住刘女士的胳膊,眼中蓄满了泪水,她说:“奶奶,我来北京虽然没找到失散了40多年的亲奶奶,却认识了你这位比亲奶奶还要亲的中国奶奶,您就当我的中国奶奶吧?”刘奶奶轻轻地抚摸着这位漂亮的乌克兰姑娘的俊秀脸庞,慈爱地说:“我有你这么一位漂亮的乌克兰孙女真是好高兴啊!”

在长城之巅,这对“异国祖孙”都发出了快乐爽朗的笑声。转眼,娜达沙的签订到期了。她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中国首都北京。

到“基辅餐厅”打工,继续寻找奶奶的下落

2001年3月,乌克兰华人总会决定在北京市翠微路普惠南里13号投资开办一家乌克兰风味的“基辅餐厅”。刘奶奶立即把这一消息打电话告诉了乌克兰的“孙女”娜达沙,希望她能再一次到北京来,一边在基辅餐厅工作,一边继续寻找她失散多年的中国奶奶。

3月27日,娜达沙第二次来到北京,她与刘奶奶住在一起,等待着“基辅餐厅”开业。

2002年秋,笔者到华人总会北京办事处采访,有幸听到了这个故事,笔者赶到刘奶奶家,对这位“异国祖孙”进行了采访。娜达沙告诉笔者:她之所以选择在基辅餐厅工作,是因为餐厅接触人多,她会充分利用好这个方便条件,千方百计地寻找她的中国奶奶。

娜达沙向笔者透露,华人总会会长肖非先生还帮她在北京联系了一所大学,让她一边留学一工作,她对此表示衷心地感激。她还向笔者透露,她无论能否找到奶奶,她都会把刘奶奶当成自己的亲奶奶对待。她还让刘奶奶帮她找一位中国优秀的小伙子,她希望留在中国生活。
 
 
 
(此文由胖墩儿在2006-10-12 22:44:37编辑过)
2006-10-12 22:19:5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781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