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尖尖
尖尖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正式居民
经 验 值:229
魅 力 值:98
龙    币:496
积    分:289.4
注册日期:2002-10-15
 
  查看尖尖个人资料   给尖尖发悄悄话   将尖尖加入好友   搜索尖尖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尖尖发送电子邮件      

为什么选择华德福学校?
去年暑假我回国探亲,接受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采访,记者问我,华德福是私立学校,家长要付不少学费,为什么愿意把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当时我只知道一个例子。在中国广西农村推广华德福教育的卢安克,被记者发现后,在媒体上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13岁时,他在普通学校精神几乎崩溃,他的父亲试着把他送到华德福学校,不同的教育环境拯救了卢安克,已经45岁的父亲,目睹儿子的变化,深深被触动,于是从一名建筑师改行做了一名华德福老师。

重返英国后,我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多问几位家长。由于女儿和我一起回到英国,我从学生宿舍搬到村里的房子。房东麦德琳太太有5个孩子,令我惊讶的是她把5个孩子全送到华德福学校和幼儿园(当地名称为麦克荷)。最大的儿子今年16岁,最小的女儿4岁。有一天麦德琳太太让我搭她的车去女儿的学校。路上我问她为什么喜欢华德福学校?

她说:“我年轻时学过一些人智学(华德福教育的哲学背景),对华德福学校的教育思想比较了解。我觉得华德福学校的学生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接触的范围更广泛、更开放,孩子们也更有自信。学校不为考试而强迫学生们学习,他们反对任何竞争,鼓励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相互交往。”

“我在国内介绍华德福教育,经常被问到如果学校不鼓励孩子竞争,长大后怎能适应社会?”

“社会中充满着竞争,为什么成人要把竞争压力过早施加在小孩子身上?童年的时间是短暂而又宝贵的。父母和学校应该把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放在首位,而不要把竞争看得那么重要。”

“在没有竞争压力的学校,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较差呢?”

“不!”麦德琳说,今年6 月份,她大儿子参加的全国统考,麦克荷学校名列东萨塞克斯地区第三名。麦德琳还特别强调,华德福学校的老师了解每位学生的需要,而公立学校却不是这样,他们按大纲、教材、考试来要求学生。但麦德琳的第二个儿子却不适应华德福学校,小学毕业后,母亲帮他选择一所规模小,仅700多名学生的公立中学。

在英国生活,开支很大,我尽量利用业余时间打工挣钱。去年年底我找到一份看孩子的临时工作。母亲玛格瑞特有3 位孩子,最大的女儿10岁,在麦克荷上小学五年级,二女儿6岁,在麦克荷刚上小学一年级。最小的儿子还不满3岁。平时她接我去看孩子时,总是很匆忙,直到有一天麦克荷放学时,我看见玛格瑞特正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长凳上晒太阳,我走过去和她在阳光下交谈起来。我问她为什么把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

她回答:“华德福教育能够培养孩子多种兴趣,而不是仅仅智力训练。公立学校及一些私立学校,还有大多数父母,尤其整个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期待就是智力学习,将来上大学。这样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能有一天他会感到迷茫,考上大学,研究生,这一切为了什么?我真正的喜爱是什么?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华德福学校的学生,由于广泛的接触和了解人类的艺术、手工、农业等各个领域,没有单一的发展智力,这有助于他们寻找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是被动地由父母或社会来决定。”

她的大女儿最初上的是另一类私立小学,渐渐她发现女儿不愿上学,后来越来越严重,为了上学,经常哭闹。不得已她把大女儿转到了华德福学校,从此再也没有为上学苦恼过。她告诉我,每天接小女儿放学回家的路上,她经常听到女儿唱歌。她说只有当小孩子高兴时才会不由自主地唱起歌,女儿在学校一定过得很开心。

麦克荷一年级的主课老师劳拉就是玛格瑞特小女儿的老师,我在她的班上听了3 天的课。我问她为什么会当华德福的老师,她谈起自己的经历。她的大儿子开始上的是蒙台梭利学校,他的功课很好,却问妈妈为什么要上学?他不喜欢上学。女儿喜欢艺术,到了上学年龄,劳拉决定为她选一个有艺术特色的小学,结果发现了华德福学校,如她所愿,女儿很喜欢这所学校。于是她又把大儿子转到华德福学校,一直上到高中毕业。现在大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女儿正在读大学,而第三个孩子还在华德福学校读书。看到孩子们在华德福学校健康成长,她决定接受华德福教师培训,6年前成为麦克荷学校教师。

劳拉作为母亲和老师,对华德福教育的喜爱有四个原因。她说:“一是让孩子成为孩子,不要过早地剥夺孩子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改变孩子的天性;二是重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艺术化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三同时也大量的学习各种知识,不是单纯的从书本上学习,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体验。虽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比其他学校少,但几年之后不仅能到同等水平,在某些方面还会超过,我的两位孩子都顺利地考上大学就是一个证明。四是认识到自己是整体的一个部分,是集体中的个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个人对集体、对大自然负有责任。华德福教育注重培养有责任感的个体,而不是自我主义的个体。”

我的邻居有两位日本母亲,她们的孩子都在麦克荷上学,她们不远万里来到英国,就是为了孩子能上华德福学校。横山今年40 多岁,她是我的同班同学。70年代一位日本的母亲到德国留学,经朋友推荐,送女儿上了当地的一所华德福幼儿园,然后又接着上华德福小学,期间她对女儿发生的变化又惊又喜,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结果大受欢迎,成了日本畅销书。横山读到这本书时还没有结婚,感慨自己已过了上学年龄,只有等将来有了孩子,发誓一定要让他或她上华德福学校。3 年前,她如愿已偿,带着9岁的女儿只身来到英国,她的丈夫为母女提供大部分的资助。而另一位日本母亲洋子,却没有这么幸运,她早已离婚,也是受到那本书的影响,先是把儿子送到日本的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儿子大了,当时日本还没有华德福学校,她带儿子到美国去上华德福小学。3年前又带上儿子来英国上华德福中学。今年她已经54岁了,每周要打工20个小时,支付高昂的住房和生活开支。但她乐此不疲,只为儿子能上华德福学校。

帮助我出国学习华德福教育的Jim Willetts先生,对我说:“我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哭着回家,我问她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她说不是,老师教她进位制,她怎么也不会,老师批评了她。我去找老师,女儿学得慢,用不着去批评她,怎么能要求每个孩子学习进度一样?没想到老师态度生硬,如果不愿达到老师的要求,那就别来上学。我一气之下,就让女儿退学了。在四处寻找学校的过程中,朋友向我推荐华德福学校,我参观之后就决定把女儿送进去,女儿再也没有为上学哭过。我也从此对华德福教育产生了兴趣。”从那时至今,对华德福教育的兴趣持续了30多年,他一方面做商人,一方面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钱投入到华德福教育中去,成为华德福协会的核心人物。由于女儿的一次不愉快经历,像卢安克父亲一样,改变了他的一生。

遍及世界50 多个国家的华德福幼儿园和学校,其中不少是家长们开创起来的。我参加英国教师会议时,曾遇到过一位母亲,由于喜欢华德福教育,而当地没有华德福的幼儿园,她就和其他几位母亲凑在一起,边学习华德福教育,边在孩子身上实习。我还听说也有些母亲在为华德福教育理想艰苦奋斗的几年后,终于当地建立了华德福幼儿园或学校,而她们的孩子却已经长大,不需要接受华德福教育了。

在麦克荷幼儿园实习时,我遇到三位保育员,她们的孩子都是麦克荷的学生,有的毕业多年已经工作了,有的正在上幼儿园。她们告诉我,她们尤其喜欢华德福教育中对美的重视,当时我们正站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她们指着周围的环境说:“你到别的幼儿园里就会感到差别。也许人心里都有天然的对美的追求,美的环境特别打动我们,可以设想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灵也是美丽的。”

1999年9月我随“自然之友”代表团考察德国的环境保护,我们参观了汉堡市一所华德福学校。回国后,我写了《参观华德福学校》一文,在结尾处写到:“离开德国已经8个月了,每当看到女儿走向水泥构筑的小学校,我就会想起记忆中的那个学校:美的花园、美的教室、美的孩子。每当我看到她坐在书桌旁,做着那写不完的作业,我就会想起记忆中的那个学校:孩子们在花园里游戏,在春光下播种,在秋天收获,他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女儿一天天地长大,到哪一天中国也能有华德福学校?”

吴 蓓
2003年 9月26日

--
万物皆有时
2006-11-07 20:59:0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45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