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33099 |
魅 力 值:2226 |
龙 币:9237 |
积 分:17123.7 |
注册日期:2003-06-21 |
|
|
|
有今年上学的家长吗?有人跟学校老师沟通有问题吗?一个家长写的.
从优点出发树立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才能产生克服缺点的原动力
我也曾经当过教师(中学),学校安排低年级的班主任应该非常慎重,因为低年级班主任不仅要付出辛苦,而且要特别细心、耐心,还要有方法。和高年级不同,和成人更不同,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不仅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这个阶段他们的大脑和身体都在快速发育成长,社会性格也会在这个阶段初步形成。就像每一棵小树苗不会在同一时刻长出同一片叶子,因为生长环境以及大脑发育程度的差异,低年级学生在各方面都会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所谓的“问题”,只是每个孩子表现不同而已。因此需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来对症引导,帮助其成长。如果忽略这些差异,对一些应该出现的常规“问题”都如临大敌,采用简单的打压、批评、羞辱甚至是惩罚来教育,那就不是在是帮助孩子成长了,应该引起学校的警惕。
一个教小学的特级教师跟我说,她跟学生偶尔也会经常装出很生气地样子,但她自己心里从来没真的生过气。有时候我经常想起他的这句话,在想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背后蕴含的是什么。虽然我没有做过小学班主任,但我觉得小学低年级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修养要求非常高,可能比中学还要高。
比如说一年级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可以说是天天都有的,那么教师要解决的首先是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同学友谊,比如让他们互相原谅,拉拉手啊,其次是鼓励他们自己通过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一定什么事都要报告老师来解决。班级的风气对于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甚至比学习成绩还要重要,应该形成互相关爱,互相宽容的和谐环境。看一个班级的风气好不好,比如说如果有同学回答不出老师问题的时候,有没有同学讥笑?有同学做错事的时候,有没有同学幸灾乐祸地起哄?是不是经常有同学跟老师打“小报告”?如果有甚至是常态那就说明这个班级的风气有问题了,教师的引导有问题了。反之,如果每个学生都在经常跟老师反映这个同学做的好事,那个同学今天的进步,同学之间大的照顾小的,某一方面比较进步的鼓励和帮助某一方面比较落后一点的,那这个班级的风气就是良好的,说明教师的引导是正确的。其实,从我的经验来看,引导的好,让学生之间互动起来,不仅这个班学习搞的好,而且还会给老师省好多事。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家长在批评自己孩子写作业不认真,边上另一个学习很好的同学(2班的)就说:“阿姨,你别着急,以后我跟他一起写作业,他肯定能写好”。由此可见这个班的风气是不错的。
再比如说学习上的问题,几乎每个低年级的学生都会有一些“问题”,有的不敢回答问题,有的上课不注意听讲,有的写字不认真,有的马马虎虎丢三落四,有的反应慢一些,有的想象力差一些,有的创造力差一些,有的喜欢语文,有的喜欢数学,等等。可以说,很少有学生在各方面都没有“问题”。对于教师来说,这都是正常的,也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步的地方。可是,到具体怎么“帮助”学生的方法上,就得看教师的智慧了。换一个思路来看的话,既然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问题”,那他们也就有不同的“优点”,同样的可以说很少有学生各方面都是缺点,同样的现象换一个说法就是:有的勇于回答问题,有的注意听讲,有的写字认真,有的非常仔细,有的反应快,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强,有的语文好,有的数学好,有的体育好等等。发现学生的优点也发现需要帮助的弱点,应该是低年级教师的责任,从优点入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小心地维护他们的自尊,然后才能够谈到帮助他们在弱势方面一点点进步。这是很显然的道理,一个没有自信和自尊心的学生,他怎么会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去克服他的缺点并且取得弱势方面的进步呢?道理是很简单,但有些教师所做的可能恰恰相反,常见的错误方法是针对学生的缺点打击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最后结果是除了少数几个各方面表现都还可以的“优秀学生”幸免于难,其他的学生都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和自尊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进步的原动力。其实,就是对少数的“优秀学生”而言,这个结果对其成长也未必是好事,在这样的环境里,“优秀学生”的心理也是不正常的,他们会非常害怕因为哪一次的失利而失宠,对于其他同学取得的进步也很难正常看待。
的确,鼓励和惩戒都是需要的。但教师要从内心里爱护学生,在做出任何批评和惩戒之前都应该想到这样做会收到什么效果?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是不是应该换个场合?换个方式?换种语气?教师不妨自问,如果校长在这种场合以这样的方法批评我,比如在全校大会上这样大声地批判我,或者宣布对我的处罚,我能接受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经常对学生说的话,自己也应该做到。 (此文由xiaoyaoma在2006-11-22 09:21:01编辑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