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2231 |
魅 力 值:3456 |
龙 币:5235 |
积 分:4190.9 |
注册日期:2002-05-28 |
|
|
|
好文推荐:一个孩子的读书成长心路
这个题目乍看起来像一个故事,其实这是可以当成“哲学原理”范畴的讨论稿。
3、4岁的孩子是读图时代,即使孩子能够认识数百个字,都是把认识的字都当作图画来认。汉字是象形文字,认方块字骨子里就像认图。这个时期孩子读书的认知标志首先是图,然后才是和图像相近的字。一般逻辑性太强的文字结构,需要讲解以后才能记得住。我家小女的大名里有一个飘逸的“逸”字,不论怎么一笔一划的教她总是记不住,但是,孩子听过太多的兔子的故事,知道兔子的“兔”字,于是她名字里就有了“一只小兔坐船头,船上飘个小红旗。”一个故事记住一个字,这就是象形文字的功能。
这个时期的孩子,阅读是图形,游戏是文字。字认孩子,孩子不认字。有点猜着玩的味道,如果猜对了,大人会很高兴,大人高兴的样子是很好玩的,为了这种趣味游戏,聪明的孩子会把文字旁边的图和字联系起来,猜出来八九不离十。嘿嘿,一点小小的聪明就能把大人哄的高高兴兴、玩得团团乱转!嘿嘿......
所以,这个时期千万别着急让孩子认字,因为这样的结果充其量多认识一批图形而已。与其这样,不如多看多读图画书,多一点熏陶、多一点修养、多培养一些对书本的好感。足矣、足矣!
5、6岁的孩子是后读图时代,多了一些逻辑上的认知和辨别能力。从经验、从相似、从相关相连的套路来认字,毕竟大人的判别标准是认字越多越聪明,认字越少越狗熊。谁愿意小小年纪当狗熊啊。于是,经验!经验决定了认字的多少,后读图时代的孩子以经验的多寡取胜。图形和文字的关系,形和字同时出现的频率、形和字相互之间的方位、形和字相似的结构等等,无意中变成了经验的累积,无意识的行为变成有意义的经验。后读图时代的孩子修炼的是方法。
所以,这个时期真正需要教给孩子的是方法!而不是经常用掩饰不住的失望表情,在家里半遮半掩的议论谁家的孩子都、都认识一、两千字了。要像是这样,孩子再努力也是多认识一堆名词而已,于事无补、于事无补啊!方法论的掌握是终生的事情,早也行、晚也罢。晚一点掌握,多留一点童真稚气,你看那些老气横秋的孩子,肯定是方法论知道得多了一些,艺多就是压身嘛。
后读图时代的阅读,还是以图为主,图中自有其中的奥妙,也许大人读不懂的,孩子没准会读出来更多的内容和愉悦!
7、8岁的孩子是读图读字相交汇的时代,往往混沌时代都是最痛苦的时代。这时期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从图画中获取快乐的信息,他们知道文字能给予更多的信息,但是仅仅明白这一条还不够,能力上还远没能达到自由阅读的状态。就是已经认识一两千字的孩子,阅读经验还没达到自由理解的境地。他们所以困惑、所以痛苦。这个时期的孩子,阅读上会走向两个极端,拼命的读和几乎不读。这个时期的跨越是个自然的过程、或长或短。随着成长的步伐,自由阅读时期迟早会来到的。也许你的帮助正是时候。
读图读字相交汇的时代的孩子,读书和听读两者都不能偏废,有机的结合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千万不要孩子上了学就不再给念书了。因为上学而失去了听读的机会和乐趣。成长的过程,是在失去很多很多乐趣的过程。但是如果是因为大人的茫然而失去了这种乐趣那实在是太冤、太屈了。读书和听读都是一种乐趣、一种不同的收益。同样一个故事,自己读和大人读收效俨然不同。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听觉阅读能力是视觉阅读能力的好几倍,坚持给孩子读书,是正确选择。错误的想法会导致错误的感觉,比如给孩子读书很累的感觉。所以,选书就要有孩子自己读的和给孩子读的书两种,好家长就要一如既往的当下去!
9、11岁孩子是文字和图画漫游的时代。这时期的孩子,往往没有太多的学习压力,学校生活适应了,暂时还没到升学考试来真格时候。每个人都有太多太多的想法,有太多太多的爱好。一句话,这是一段会玩爱玩可以有机会大玩特玩的黄金时段。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能力的增加,对信息有着极度增长的需求和饥渴,促使孩子想尽设法找来种种能找来的文字类东西来读,甚至一张说明书、一角报纸、一页广告都会拿过来翻一翻。好奇心会促使孩子公开的或乘你不注意的时候去看一看他能读到的东西。对于大人不让看的东西尤其好奇,想尽设法地要弄到手。
读图的习惯还在继续,因为读图轻松、读图悠闲,读有趣的图画愉快。有些人甚至对图画的爱好和愉悦心里保持终生。爱看动画片是一个很可以佐证的例子。读动画片相关的书是一件有趣有益的事情。动画书和电视不同,书中的漫画还有很多很多的空白需要想象力去填充。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色彩的感知和敏感性要比成年人要强得多,所以读彩色的图画书要比大人更加专注、更加着迷。肯定会读得出比大人更多的收获,这也许就是童心的收获。
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是计划性的读书。引导读书是必不可少的。引导得法的,读书可以变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注意,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读书变成了一种惯性,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了生活乐趣的一个部分,是这个时期的努力目标。
可以给提供一个恰当的书目,不一定要全都照着这个书目去读,但是要有个基本的量。选择经典名著固然无可厚非,大多数肯定不是孩子喜欢读的内容。还有好多好多的可给孩子阅读的童书,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符合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情节上足以引发它们的阅读兴趣,篇幅上恰好能让孩子从容对付的。这正是书目里要考虑的标准。
12、15岁孩子是个性阅读、激扬文字的时代,这个时段的阅读者,已经在向成年人的阅读习惯和风格靠拢。同时,这时期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功力有多深,所以渴望着与人交流、与人共享,仿佛只有交流才找到阅读的感觉。
比较专注、系统的读一些自己选择的书,想尽设法收集、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这是很惯常的现象。当然,即使对于同一个作家作品也开始用评判的眼光来赏析。日积月累便有了一种冲动,一种想把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的冲动。也许会随意地写点什么,仅仅是为了一种记录,一种留给自己自得其乐的记录。文字再一次变成了游戏。什么叫游戏三味,也许到了这个时候,有些人就可以获得这种真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