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周六的色彩课后,一点感触:
上周六晚在陈围老师的色彩课上,当我在画纸上涂抹出自己调配的美丽的淡淡粉紫时,心里真的很快乐。
对会画画的人,会塑像的人,会雕刻的人,我历来是怀着羡慕、怀着钦佩,怀着向往。画儿,小时候我多么爱看画儿呀。那时候有本杂志叫《中国儿童》,一遍一遍地我看上面的画。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些封面上的鲜艳的、活泼的、幸福的孩子。再长大一些,我爱看《连环画报》,印象深刻的有繁复细密的《红楼梦》,简洁典雅的《奥德赛》,眼角嘴角都流露出坚毅的张志新,还有好多改革的故事,画中有和家乡一样的农村。中学有段时间,我把家里积存的老画报翻出来,学着画,可是画不好,很沮丧很受挫。
我受的教育,在美术、在音乐,在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上,都有欠缺。在画室度过的这两个小时,让我有一种涌动:重新开始,30多岁了又怕什么?!^_^
出了画室,心头还漾着刚才调和涂抹色彩的快乐,手里提着老师赠送的各式画具,耳边响着妈妈们对服装的热情洋溢的讨论——妈妈们对穿衣服的热情真的很高很高哦,呵呵,尤其是逍遥马带来了西曼色彩的讯息。(逍遥马真是光彩照人哪。)
感谢做美育的人们!
陈老师提到我们国家曾经有过的非常重视美育的阶段,让我记起以前读到过的一些文章,下面贴几个片断:
丰子恺:
近来我的习惯:晴天空闲时喜看画,雨天空闲时喜读文;白昼空闲时喜看画,晚上空闲时喜读文。自己觉得这习惯非出于偶然,有着必然的理由。这理由是画与文的性质和晴昼与雨夜的感情所造成的。画与文性质各异:看画不必费时,不必费力,一秒钟即可看出画的大意;多看几分钟也尽有东西看得出来,时间和眼力脑力都很自由。读文就没有这么便当,一篇文章大意如何?思想知何?非从头至尾通读一遍不能知道。就是“一目十行”也要费一歇儿时光;而且你试想,“一目十行”的目,相当地吃力呢!讲到人的感情,在晴天,白昼,若非忙着工作的时候,窗外的风日有时会对我作种种诱惑,使我的心有些儿动摇不定。若是没有出游的勇气与地方,不得已而要找几册书消闲,势必找画册,看时可以自由一些。倘找书看,若非很有兴味或很轻快的书,往往不易潜心阅读。能潜心读书的,只有雨天,或晚上的空闲时光。那时外界的诱惑都消失,窗外的景色对我表示拒绝,我的心才能死心塌地的沉潜于书中。——但这也不是常事,疏懒之极,雨夜也无心读书,只是闭目掩卧在床上看画,不过所看的是浮出在脑际的无形的画。
李叔同:
浑浑圆球,汶汶众生,洪荒而前,为萌为芽,吾靡得而论矣。迨夫社会发达,人类之思想浸以复杂。而达兹思想者,厥有种种符号。思想愈复杂,符号愈精密。其始也蟠屈其指,作式以代,艰苦万状,阙略滋繁。厥后代以语言,发为声响,凡一已之思想感情,佥能婉转以达之,为用便矣。然范围至狭,时间綦促,声响飘忽,霎不知其所极,其效用犹未为完全也。于是制文字、尚纪录,传诸久远,俾以不朽。虽然社会者,经岁月而愈复杂者也。吾人之思想感情,亦复杂日进,殆鲜底止。而语言文字之功用,有时或穷。例如今有人千百,状人人殊。必一一形容其姿态服饰,纵声之舌,笔之书,匪涉冗长,即病疏略,殆锋不毋遗憾。而所以弥兹遗憾济语言文字之穷者,是有道焉。厥道为何?曰唯图画。 图画者,为物至简单,为状至明确。举人世至复杂之思想感情,可以一览得之。晚近以还,若书籍、若报章、若讲义,非不佐以图画,匡文字语言之不逮。效力所及,盖有如此。 说者曰:图画者娱乐的,非实用的。虽然,图画之范围綦广,匪娱乐的一端所能括也。夫图画之效力,与语言文字同,其性质亦复相似。脱以图画属娱乐的,又何解于语言文字?倡优曼辞独非语言,然则闻倡优曼辞,亦谓语言属娱乐的乎?小说传奇独非文字,然则诵小说传奇,亦谓文字属娱乐的乎?小说传奇独非文字,然则诵小说传奇,亦谓文字属娱乐的乎?三尺童子当知其不然矣。人有恒言曰:言语之以达,与社会之发达相关系。今请易其说曰:图画之发达,与社会之发达相关系。蔑不可也。人有恒言曰:诗为无形之画,画为无声之诗。今请易其说曰:语言者无形之图画,图画者无声之语言,蔑不可也。若以专门技能言之,图画者美术工艺之源本。脱疑吾言,曷鉴泰西一千百五十一年,英国设博览会,而英产工艺品居劣等。揆厥由来,则以竺守旧法故。爱憬然自省,定图画为国民教育必修科。不数稔,而英国制造品外观优美,依然震撼全欧。又若法国自万国大博览会以来,不惜财力时间劳力,以谋图画之进步,置图画教育视学官,以奖励图画。而法国遂为世界大美术国。其他若美若日本,佥模范法国,其美术工艺,亦日益进步。夫一叶之绢,一片之木,脱加装饰,顿易旧观。唯技术巧拙,各不相捋,价值高下,爱判等差。故有同质同量之物,其价值不无轩轾者,盖有由也。匪直兹也,图画家将绘某物,注意其外形姑勿论,甚至构成之原理,部分之分解,纵极纤屑,靡不加意。故图画者可以养成绵密之注意,锐敏之观察,确实之知识,强健之记忆,著实之想象,健全之判断,高尚之审美心。(今严冷之实利主义,主张审美教育,即美其情操启其兴味,高尚其人品之谓也。)
此图画之效力关系于智育者也。若夫发?审美之情操,图画有最大之伟力。工图画者其嗜好必高尚,其品性必高洁。凡卑污陋劣之欲望,靡不扫除而淘汰之,其利用于宗教教育首选上为尤著,此图画之效力关系于德育者也。又若为户外写生,旅行郊野,吸新鲜之空气,览山水之佳境,运动肢体,疏瀹精气,手挥目送,神为之怡,此又图画之效力交通系统于体育者也。
鲁迅:
美术为词,中国古所不道,此之所用,译自英之爱忒。(Art or fine Art)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是有九神,先民所祈,以冀工巧之具足,亦犹华土工师,无不有崇祀拜祷矣。顾在今兹,则词中函有美丽之意,凡是者不当以美术称。 希腊之民,以美术著于世,然其造作,初无研肄,仅凭直觉之力,以判别天物美恶,惟其为觉敏,故所成就者神。盖凡有人类,能具二性:一曰受,二曰作。受者譬如曙日出海,瑶草作华,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既有领会感动,则一二才士,能使再现,以成新品,是谓之作。故作者出于思,倘其无思,即无美术。然所见天物,非必圆满,华或槁谢,林或荒秽,再现之际,当加改造。俾其得宜,是曰美化,倘其无是,亦非美术。故美术者,有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缘美术必有此三要素,故与他物之界域极严。刻玉之状为叶,髹漆之色乱鑫,似矣,而不得谓之美术。象齿方寸,文字千万,核桃一丸,台榭数重,精矣,而不得谓之美术,几案可以弛张,什器轻于携取,便于用矣,而不得谓之美术。太古之遗物,绝域之奇器,罕矣,而非必为美术。重碧大赤,陆离斑驳,以其戟刺,夺人目晴,艳矣,而非必为美术,此尤不可不辨者也。
言美术之目的者,为说至繁,而要以与人享乐为臬极,惟于利用有无,有所牴牾。主美者以为美术目的,即在美术,其于他事,更无关系。诚言目的,此其正解。然主用者则以为美术必有利于世,傥其不尔,即不足存。顾实则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沾沾于用,甚嫌执持,惟以颇合于今日国人之公意,故从而略述之如次: 美术可以表见文化。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此诸品物,长留人世,故虽武功文教,与时间同其灰灭,而赖有美术为之保存,俾在方来,有所考见。他若盛典侅事,胜地名人,亦往往以美术之力,得以永住。 - 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趣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又安。 - 美术可以救援经济。方物见斥,外品流行,中国经济,遂以困匮。然品物材质,诸国所同,其差异者,独在造作。美术弘布,作品自胜,陈诸市肆,足越殊方,尔后金资,不虞外溢。故徒言崇尚国货者末,而发挥美术,实其根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