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MARY
MARY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2736
魅 力 值:2880
龙    币:3075
积    分:7456.9
注册日期:2003-07-09
 
  查看MARY个人资料   给MARY发悄悄话   将MARY加入好友   搜索MARY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MARY发送电子邮件      

骨盆测量 数据解读
骨盆测量:

(1) DC(骶耻内径):正常值为12.5-13.0cm。
(2) TO(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为8.5-9.5cm
(3) 坐骨棘间径:正常值为10cm左右。
(4) 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度。
(5) 出口后矢状径:若TO(出口横径)径值小于8cm时应测量出口后世状径,正常值为8-9cm。出口后矢状径长度可以弥补坐骨结节间径。只要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只要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大于15cm时,表示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

骨盆外测量 仅能间接反映骨盆腔大小,须测量下列各径:
髂棘间径(IS) 孕妇仰卧,用骨盆测量尺测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23~25cm。
髂嵴间径(IC) 孕妇仰卧,测两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正常值约25~28cm。
以上两径线可相对地反映骨盆入口横径的大小。
骶耻外径(EC) 产妇侧卧,上腿伸直,下腿弯曲,测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第五腰椎棘突下的距离,正常值18~20cm。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大小。

第五腰椎棘突下点的标志:
孕妇的腰直挺后,在腰骶部可见一菱形窝,称米氏菱形窝。菱形的上角是第五腰椎棘突,两侧角则相当于两侧的髂后上棘点,下角为两侧臀肌的交叉点。在两侧髂后上棘联线中点上约2~2.5cm处,即为第五腰椎棘突下点。

坐骨结节间径(TO)两坐骨结节内侧间的距离,正常值8.5~9.5cm,代表骨盆出口的横径。

耻骨弓角度:正常值约90°,小于80°为不正常;其弯度与角度反映骨盆出口大小


髂棘间径(IS)、髂嵴间径(IC)、骶耻外径(EC)、坐骨结节间径(TO),

骨盆测量的知识

胎儿从母体娩出时,必须通过骨盆。除了由子宫、子宫颈、阴道和外阴构成的软产道外,骨盆是产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娩的快慢和顺利与否,都和骨盆的大小与形态是否异常有密切的关系。

骨盆的大小, 是以各骨之间的距离--即骨盆径线大小来表示。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因各人的身体发育情况、营养状况、遗传因素及种族差异而不同。 因此,在正常范围内骨盆各径线,其长短也有一定的差别,目前在各种种资料中描述的骨盆径线值,是许多正常骨盆的平均数值。

胎儿能不能通过骨盆而顺利的分娩,既与骨盆的大小有关,也和胎儿的大小有关。骨盆虽然形态正常,如径线小,胎儿虽正常也可能难产;然而当骨盆形态异常,而各径线都足够大时,分娩不一定困难。若骨盆大小正常,而胎儿过大, 胎儿与骨盆不相称时,也会发生难产。若胎儿较小,即使骨盆小一些,也能顺利分娩。骨盆有大有小,胎儿也有大有小,即便是经产妇,每次妊娠的胎儿大小也不相同。

因此,为了弄清骨盆的大小和形态,了解胎儿和骨盆之间的比例,产前检查时要测量骨盆。有的医院在初诊时就测量骨盆,大多数的医院在妊娠28-34周之间测量骨盆,也有的医院在妊娠37-38周时,还要做一次鉴定(其中包括外阴消毒后的骨盆内测量或是经肛门测量骨盆),必要时进行X线骨盆测量,以判断胎儿是否能经阴道分娩。  (1)骨盆外测量仅能间接反映骨盆腔大小,

须测量下列各径:
1。髂棘间径(IS) 孕妇仰卧,用骨盆测量尺测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23~25cm

2。髂嵴间径(IC) 孕妇仰卧,测两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正常值约25~28cm

髂棘及髂嵴间径起止点

3。髂棘间径测量法
   骶耻外径(EC) 产妇侧卧,上腿伸直,下腿弯曲,测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第五腰椎棘突下的距离,正常值18~20cm(图32、33、34)。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大小。

4。仰卧曲腿,孕妇双手抱膝,测量两坐骨结节间距离
  第五腰椎棘突下点的标志:
  孕妇的腰直挺后,在腰骶部可见一菱形窝,称米氏菱形窝。菱形的上角是第五腰椎棘突,两侧角则相当于两侧的髂后上棘点,下角为两侧臀肌的交叉点。在两侧髂后上棘联线中点上约2~2.5cm处,即为第五腰椎棘突下点。
  坐骨结节间径(大夫一般用TO表示)两坐骨结节内侧间的距离,正常值8.5~9.5cm,代表骨盆出口的横径。

6。仰卧,用厘米心测量

7。仰卧,用拳头测量

8。仰卧,检查耻骨弓形状及 宽度
  耻骨弓角度:
  正常值约90°,小于80°为不正常;其弯度与角度反映骨盆出口大小

9。骨盆内测量 必要时测骨盆对角径及X线骨盆测量(现在不常用,因为X线的缘故)
最常用的是用一次性括宫器作内检(个人经验,如果有宫颈的毛病,最好不做,可以请求大夫以肛检代替)

骨盆大小及其形状对分娩有直接影响,是决定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因素,故骨盆测量是产前检查时必不可少的项目。临床测量骨盆的方法有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两种:

A:骨盆外测量:虽不能测出骨盆内径。但从外测量的各径线中能对骨盆大小及其形状作出间接判断。由于操作简便,临床至今仍广泛应用,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
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髂脊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脊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以上两径线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长度。
3)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Ocm。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此径线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相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挠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4)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使确关节和膝关节全屈。用柯氏骨盆出口测量器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也可用检查者的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手拳,则大于8.5cm,属正常。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长度。若此径值小于8cm时,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
5)出口后矢状径: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检查者戴指套的右手食指伸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尺放于坐骨结节径线上。用汤姆斯出口测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另一端放于骶骨尖端处,测量器标出的数字即为出口后矢状径值,正常值为8-9cm。若出口后矢状径值不小,可以弥补坐骨结节间径值稍小。出口后矢状径值与坐骨结节间径值之和>l5cm时,表明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6)耻骨弓角度: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两拇指间角度,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0。小于800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B:骨盆内测量:经阴道测量骨盆内径能较准确地测知骨盆大小,适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测量时,孕妇取仰卧截石位,外阴部需消毒。检查者戴消毒手套并涂以滑润油,动作应轻柔。主要测量的径线有:
1)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方法是检查者将一手的食、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尖触到骶岬上缘中点,食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用另手食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的手指,测量中指尖至此接触点的距离,即为对角径,再减去1.5-2cm得出真结合径值。真结合径正常值约为llcm。若测量时阴道内的中指尖触不到骶岬,表示对角径值>12.5cm。测量时期以妊娠24-36周、阴道松软时进行为宜。过早测量常因阴道较紧影响操作;近预产期测量容易引起感染。
2)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lOcm。测量方法是一手食、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的距离。也可用中骨盆测量器,以手指引导测量,若放置恰当,所得数值较准确。
3)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的食指置于韧带上移动。若能容纳3横指(约5.5-6cm)为正常,否则属中骨盆狭窄。
2007-05-10 21:07:2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66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