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桂尼薇
桂尼薇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桂尼薇个人资料   给桂尼薇发悄悄话   将桂尼薇加入好友   搜索桂尼薇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桂尼薇发送电子邮件      

论坛与茶馆
今天读到一篇范烟桥先生的《茶坊哲学》,发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茶坊有很多类似于今天网络论坛的作用,或者说,当年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在今天有部分被网络论坛取代了。

比如,茶客们有时受了委屈,到了茶坊,和几个茶友谈天说地了好一回,顿时可以把苦闷全丢到爪哇国去,因为茶坊里大多数脸上总是浮起一点笑意的。我们社区的论坛里,不时地会有些网友发发牢骚诉诉苦,便有很多网友来或安慰或劝解一番,让楼主颇感欣慰。当然在这位楼主心情好时,也会去安慰劝解别人的。

茶坊里也能知道些市面,这几天蟹卖多少钱一两?美丽牌香烟哪一家贱一个铜元?哪里的牛奶最好?甚至什么地方有什么特产?这时候有什么时鲜东西?都能从茶客谈话中听到。尤其是商店大廉价,何种的确价廉物美?何种不过是欺人之术?听了可以不至上当吃亏。我们打算买什么东西之前,大可以先在坛子里做一番调查和咨询,会有很多热心的网友给出建议,平时无事时在论坛里转一转,也可以看看别人的问题和回复,了解了解当时并不太关心但以后可能会用到的信息。甚至我们的论坛里还能了解到,当下什么音乐最流行,什么电视剧比较好看,别人家的妈妈怎么带孩子,怎么处理婆媳关系等等。

茶坊里时常有茶客,把新见到的器物,介绍给茶友,比走到商店里去采办,更多一点实验的机会。小而言之,可以知道什么牌子的东西来得经久耐用?怎样用法可以事半功倍?这不正相当于我们论坛中的集采么?把既实惠、口碑又好的东西介绍给邻居们,自己从中享受一种帮助别人和“实验”的快乐。另有一种打着“集采”的名义的,其实是商家的“批发”,不过只要东西好,价格实惠,也是一种不错的营销模式。我就参加过几次集采,虽实惠,但是要自己跑去取,不如茶坊里的“集采”方便。

范先生说,最关重要的是一个问题的发生,倘然在自己家里一时不容易解决,可以到茶坊,和茶友去商榷。因为日常相见的茶友,总是很热忱的,很肯发表意见的。倘然身体上有些小毛病,要打听些“单方”,更是便当,几个茶客,可以凑成一部万宝全书的。另外,若是有茶客吃了官司,那么法律顾问也可以向茶客中义务委任的,因为有许多律师,常到茶坊来休息,有什么问题,可以不费一文谈话费,而向他们请教的。假使是失业者,没有门路可走,正宜常到茶坊,拣有势力有权威的茶友,和他接近。好在茶坊里是一切平等的,到他们家里,说不定要挡架,到茶坊里,是不能避而不见的。即使此法不行,还有出路可寻。哪里正在物色何种人物?哪里快要辞去何人?何人和某公司接近?何人和某机关的头脑熟识?何项位置有多少薪水?何项职务最有进展希望?差不多职业指导所就在那里。我们的论坛正在同时承担这些功能,君不见那些热帖,多数都是为人家解决各种感情纠纷、人事纠葛的么?我们的论坛甚至有专门的求职板块,比茶坊更好的是,今天上网,还能看到很多天前别人发的信息呢。

现在已经很少旧时意义上的茶馆了,虽有茶馆、茶室、茶楼等,也多作为亲朋好友的雅集之所,而失去了曾经的大部分的社交作用。陆文夫先生在《门前的茶馆》一文中分析,城里的茶馆店逐步消失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他自问:那些老茶客都遛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都孵在家里品茶呢,不全是,茶馆有茶馆的功能,非家庭所能代替。坐在家里喝茶谁来与你聊天,哪来那么多的消息?那些消息都是报纸上没有的。我不知道那些老茶客上不上论坛,不过时隔几十年之后,网络和论坛的飞速发展,不正是因为人们需要一个具备类似于茶馆的社交功能的平台么?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桂尼薇》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2007-10-18 11:18:57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2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