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1486 |
魅 力 值:890 |
龙 币:7188 |
积 分:3195.8 |
注册日期:2003-01-11 |
|
|
|
复杂的早教,简单的美德
复杂的早教,简单的美德
在早期教育的问题上,我们现在存在两种危险倾向。一是对教育理论(理念)的过度阐释,即把一切与孩子有关的问题无限地夸大和引申,把教育神秘化、垄断化、模糊化。搞得年轻父母们在教育这一“高深莫测”的问题面前束手无策,不知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生怕自己哪里做错了,动则焦虑,不安,紧张。电视报纸上到处是口吐泡沫的早教专家,所有的超市里都摆满了来路不明的教育专著。弄得许多家长心神不灵,失去了自我,过份依赖“专家”的说法,过份盲从和跟风。
另一种危险倾向是成人意志论,因为父母们太爱孩子,恨不得把自己认为的一切好的东西都给他,而且这些他们自以为是的好的东西一般有两种来源,一是自身经验所得,二是道听途说。这类家长嘴巴上一定是华德福、蒙氏或自由教育的拥护者,而其实则走向了其反面。
上述两种倾向在本质上存有内在的共性和相似的成因。即家长们一方面有着对孩子无限的爱,一方面又缺乏支持这种爱、正确表达爱、和有效付出爱的智慧和训练。
只要一凳上任何一个教育论坛,我们的大脑立马就会玄晕起来,各种传奇案例,专家解答,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应接不遐,这就是学界所说“经典焦虑”在早教领域的再现。在这样的氛围下,你想要不焦虑都不行。因为大家都在焦虑,大家都在以令人吃惊的方式表达爱,在以超乎想象的热情学习和研究教育问题。
学习的热情肯定是值得鼓励和发扬的,一个不愿意学习的人就没有资格当家长,问题出在该怎样学习,学习的出发点和参照物是什么,也就说是我们应该带着清醒的意识和独立的判断去学习。盲目学习是非常危险的,身边不乏这种事例,好好的一个人,只要他去参加了一个什么培训班,参加了一次或者宗教或者成功学或者冠以各类美名的学习活动,其思想和行为就会巨变,他就会在被催眠之后做出与常识相去甚远的事来。
哲人塞内加在批评这一现象时说过:“教育的作用,是将简单的美德改造成一门晦涩难懂的难以捉摸的科学”。教育被神秘化和夸大之后,家长们就失去了自我。如果全社会需要付出以成人的焦虑和失去自我这样的代价来换取孩子们教育表面上的成功和安全感,那就太荒谬太可怕了。这种盲从和跟风直接反映出的问题是家长们对自我认知的缺失、对人生真义的偏见、对个人成长的无知。如果一个成人自己没有建立起健康和相对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光想通过临时抱佛脚似的学点早教知识、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下一代,这看上去还真有点不靠谱。作为家长,其实更应该去补上自己价值观的重要一课,因为早教问题不过是“如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如何面对生活”等这样的文化母题的一个小分枝。
其实教育并不可怕也并不神秘,教育问题上并没有什么普世的真理,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教育问题上没有什么普世的真理”。可是现实是专家们真理在握,大有你听我的,便有光明,顺我则昌,不顺我者后果就难料了的驾势。试想一下,教育史上最易理解的共识是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培养个性,但我们常常忽视这些简单而朴素的常识,去追寻那些花里胡骚的教育玄学,岂不谬乎。
家长们的每一次学习,换来的就是孩子们自由生长机会的某种缺失。很多人由于缺乏起码的人文积累和心灵素养,他自身的灵魂尚且无处安放,他自己的生活尚且缺少精神之光的照耀,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难道不危险吗?
在子宫里播下一颗精子,就种出了一个孩子,在孩子心里种下一些阳光,就会收获健康和光芒。
多行使一些“简单的美德”,比如真诚、朴素、热情,少学些玄乎的“教育秘笈”,我们就得到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和喜悦……
(整理文档时发现的旧文。2007年11月)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曾知寒》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