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游海滨和克瑞兹·道格
游海滨和克瑞兹·道格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游海滨和克瑞兹·道格个人资料   给游海滨和克瑞兹·道格发悄悄话   将游海滨和克瑞兹·道格加入好友   搜索游海滨和克瑞兹·道格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游海滨和克瑞兹·道格发送电子邮件      

我两岁
坛子里老人多,应该有人看过这部译制片《我两岁》吧,国内好像是1982年上映的。

日本电影剧本《我两岁》部分台词:
松田道雄原著,和田夏十改编

--你真伟大,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就伟大,不了解我的科长才是个混蛋。

--不爱人的人才爱狗呢。

--这个不倒翁就像我们科长,打掉它,打掉它。

--爸爸,去教训那个名叫科长的坏人去了吗?

--日本还是人少了好,哪怕少一个人也好。

--如果只有大人,那将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社会。

以下为转载:

在碟店里见到《我两岁》这张碟的时候,有些激动,忽然之间,关于这部电影的很多童年记忆浮现起来。
印象中,这部日本电影是讲述一个日本小孩从出生到两岁时的种种情况的,当时看的时候应该是跟着父母一起去的,那时住在杭州钱塘江边的电厂附近,那边有个闸口电影院,每个周末父母都会带着我和哥哥去看电影,《我两岁》应该就是在那时候看的,那应该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自己在10岁以下,奇怪的是,当时应该看了很多电影,但惟独对这部电影的记忆异常清晰。回想起来,d大概是那部电影中运用孩子内心独白的方式比较独特,才会给人的印象比较深刻吧。
然而,回来重看该片之后,却反而有些隐隐的失望。除了片头出现的以孩子的视角初看世界,出现的朦胧的母亲的身影,与自己的记忆完全吻合,还有“我”第一次偷爬台阶,第一次翻过防护木栏的镜头唤起了自己的回忆之外,其他竟显得异常的陌生。其实理由很简单,当初这部电影在国内上映的时候是经过配音的,而且配音异常出色,才使得那部影片当年在国内放映时也特别轰动。而现在的这个碟片版是完全原版字幕的,单纯想怀旧的话,显然是达不到要求的。更让人郁闷的是,这次这个版本质量不高,走碟极不顺畅,所以更大打折扣。
网上查了一下资料,这部《我两岁》居然是市川昆的作品,前几天还看到这位高龄导演要重拍他的经典作品《犬神家族》的消息,并由松岛菜菜子主演,创作精力真是旺盛,他1915年11月20日出生,是日本著名的古典派唯美导演,比较著名的作品是《细雪》与《古都》,国内观众比较熟悉的可能是他在1996年拍摄的《八墓村》。但当初他的这部《我两岁》才真正在中国国内形成一股观影热潮。
影片应该是1982年在国内上映的,该片的译制导演苏秀后来回忆道,《我两岁》语言诙谐,人物关系微妙有趣,带有浓厚的喜剧色彩,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却非常引人入胜,其中出现的情节和太郎大段的内心独白不仅使她们感到新鲜、有趣,而且使她们感到亲切、真实,也使得她们在译制的时候格外注意分寸的把握,而给影片中不到2岁的“我”配音的就是丁建华,苏秀还详细阐述了她们怎么样说服丁建华,在给这个不到两岁的小孩配音时,故意使用含糊不清的口音造成呀呀学语的独特幼儿语调,现在看来,当时无比敬业的配音效果是影片在国内引起巨大共鸣的一大功臣。
值得一提的是,《我两岁》在国内上映的时间是1982年,而事实上,影片拍摄于1962年,获得当年日本《电影旬报》(相当于我国的“百花奖”)十大佳片之首的荣誉时,市川昆也获得了当年的最佳导演奖。也就是说国内看到的是一部迟到了二十年的电影,然而现在看来,从影片中主人公的生活条件来看,1962年的日本的生活情况恰好与八十年代的中国非常相似,也许正是这种巧合的时间差,让当时国内的观众感同身受,觉得无比亲切。而等到现在看到这个完全原版的影碟时,离影片的拍摄已经过去了44年,离当初在国内放映这部电影也已经过去了24年。
而更让自己不胜唏嘘的是,当年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拉着我的手去看的母亲,已经不在人间,前几天清明去上坟时,蓦然惊觉母亲也已经过世近十年了。坟前青草萋萋,然而人事却早就非目。要是没记错的话,看《我两岁》的时候应该是我8岁时的记忆。
2008-03-28 10:13:1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63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