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meideyou
meideyou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高级居民
经 验 值:117
魅 力 值:210
龙    币:1387
积    分:567.9
注册日期:2009-02-13
 
  查看meideyou个人资料   给meideyou发悄悄话   将meideyou加入好友   搜索meideyou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meideyou发送电子邮件      

教育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给现代家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现代的家长们(尤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子女的宠爱可以说是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面对子女的教育则往往陷入下列四大误区。

误区一:经济方面。在学习中,家长为了鼓励孩子上进,当子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时,往往以经济奖励为主,甚至一次比一次多,日子一长,容易使孩子误认为要为“钱”而读书,而没把孩子引导到为自己的将来、为社会服务和为祖国未来建设而读书的轨道上来。有的还在给零用钱上,孩子需要多少就给足多少,不加以限制。不指导其合理利用,使孩子形成乱花钱,多花钱的习惯。中国有句古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人们听惯但没有引以为戒。即使现在的家庭经济富裕了,但不能在给孩子零用钱上形成随意性和提供更多的方便,应使孩子尝试“穷”的滋味,慢慢养成“俭”的习惯,从而悟出“经济来之不易”的道理,使之养成珍惜和俭用的习惯。

误区二:生活方面。众所周知,现代家庭的经济富裕了,生活充实了,加上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想把孩子培养成高素质的人,适当给孩子造就一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是无可非议。但不能因此而变成无度的宠爱,如爸爸妈妈宠着,爷爷奶奶护着,外公外婆疼着,在吃、穿、玩上孩子要求什么就千方百计满足什么,惟独不用心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自立能力。不但不让小孩子参与适量的家务劳动,就连穿衣、盛饭等生活小事也全由家长(或保姆)包办代替。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怎不令人对孩子的前途、祖国的未来担忧?古语有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执绔少伟男。”作为父母者,应该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让孩子适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其学业是无坏影响的。即使初次做得不理想或不成功,都要耐心引导,让他们大胆偿试,接受失败的教训。不能因孩子做得不满意而插手代劳,要让孩子自觉地接受现实和勇敢地面对困难,提高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到成功的滋味,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夯实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父

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甚至子女犯错误时,父母都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

误区三:沟通方面。现代人的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变得越来越丰富,小学生在家里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家庭给予他安全感、归属感、满足感。这些是自尊、自信产生的良好基础。现在社会关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家庭经济状况不很理想,家长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焦虑、烦恼使良好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变得伤痕累累,小学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心理难免不受伤害,许多小学生心理变得很自卑、易敏感、易激惹,言行退缩、喜欢独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心理变得傲慢、喜显示、炫耀、影响控制他人的欲望较强等。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应多与孩子心理沟通,父母应耐心倾听孩子讲的话,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尊重孩子的一些权利(如玩、交友、隐私等),不以成人功利标准衡量和约束管制孩子,让孩子在有适当压力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让孩子理解父母的疼爱之情,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感激和敬仰之情,这样孩子就能自觉自愿与父母相配合、协调,采取适宜行动来学习、做事。心理出现问题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不能与父母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同时要鼓励孩子合理的交友,现在的独生子女和封闭的家居环境,使交友问题更加重要。年龄相近的同伴在一起游戏,能使孩子在许多方面增长见识,孩子的兴趣、注意力、语言、思维、情感、意志、动作、人际沟通、自信心、自尊心等诸多方面获得发展。孩子的模仿能力使他(或她)更容易接受同伴的影响。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误区四:教育方面。现代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无疑是十分“重视”的,但有些家长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他(她)们主要负责把孩子准时送到学校上课;或以“无文化”“无时间”为理由,聘请了“家教”,就完成了对孩子教育的任务。从来没有主动与老师沟通。虽然父母已付出代价和心思,但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业情况长期不闻不问、毫不了解,误认为已请家教,表示对孩子的学习已尽父母责任,父母可以万事偕休。当孩子在学习上进步了或取得好成绩时就高兴,是我的孩子聪明、是应该的;当成绩下降或取得差成绩时,为父母者就会认为是老师教不好。常以“不信任”老师的态度出现在孩子面前,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一些老师不好的言语,使老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朦上阴影,大打折扣。使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对该老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厌学的心理现象。

其实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小孩的第一位教师而且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和心理教育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和谐融洽的家庭人际关系及氛围.很多事例和资料都表明,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与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行为个性有直接关系.如果家长能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觉主动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有利的学校(家庭)学习环境;并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帮助、影响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那么,就会起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能起到的作用。可见,家庭教育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学生的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合作的必然要求.

所以,奉劝跨世纪的现代家长们,在重视对孩子教育的前提下,注意避免陷入误区,防止家庭教育人浮于事,既要重视教育,又要善于教育,使自己真正成为负贵任的父母,孩子真正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
我有我经典,我梦故我在……
2009-03-03 20:44:2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02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