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儿童之家2007
儿童之家2007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高级居民
经 验 值:131
魅 力 值:126
龙    币:1421
积    分:541.7
注册日期:2008-12-08
 
  查看儿童之家2007个人资料   给儿童之家2007发悄悄话   将儿童之家2007加入好友   搜索儿童之家2007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儿童之家2007发送电子邮件      

混龄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混龄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前两天,一个家长打电话了解儿童之家的情况。当听到我们是混龄班时,她本来很热烈的语气顿时冰冷。她说不想孩子上混龄班,因为孩子小怕被欺负。同样,也有大孩子的家长会质疑:在混龄班中,我们大孩子是不只照顾小孩子自己却什么都学不到了。那么,在混龄班中,小孩子真会被大孩子欺负吗?大孩子又真的会“顾别人而失自己”吗?
恰恰相反,混龄教育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什么混龄教育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混龄教育能从哪些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怎样帮助混龄教育中的幼儿全面发展?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这些问题。
一、 为什么混龄教育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一、从生物学角度,生物以群体的方式生活在一起,在自然界中,没有哪种生物是分年龄段独自生存和发展的。在与不同年龄同类的交往与互动中,年长个体向年幼个体展示了更高的技能、以行为作出榜样,在一定程度上,年长同类是年幼个体成长的动力。
  动物行为学家康诺认为,幼儿在其生物结构上或许有一种先决性的安排,必须借着与不同年龄同伴的互动,才能达成身心各层面的健全发展。〔1〕美国动物学家、心理学家哈罗通过“恒河猴剥夺实验”(H.F.Harlow,1958)证明了亲子依恋关系和同伴关系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哈罗发现,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辈之间的群体经验对个体行为的正常发育有关键性作用,这种经验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亲子交往的缺失。反之,如果被剥夺了与同辈相互作用的机会,个体即使营养充足且亲子交往良好,仍然会显示出严重的病态行为。这些个体在成年后会表现出很多不成熟的行为,如过度的攻击性与恐惧以及缺乏合作等;而雌性个体成为母亲后也有异常的表现,她们不理睬、甚至攻击自己的孩子。
  康诺、哈罗等动物学家在动物身上所做的实验和观察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包括幼儿的)行为有所启发。好群是人的一种本能,幼儿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与其他动物种群一样,其生长离不开整个种群环境。在心理上,幼儿需要成人或年长儿童协助他们进入社会,需要与有权威的人一起学习、成长。儿童生活的世界越宽广,接触到的异质物和刺激越多,他们获得交流、学习的机会就越多,社会性得到发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将单龄幼儿群体与整个儿童群体割裂开,必将影响单龄群体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儿童群体的发展。从尊重人类和儿童生物本性的角度讲,“按年龄实行隔离是一个人能够做的最惭愧最不道德的事情之一”。

第二、人类发展的角度,社会由不同年龄的人组成,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与他人进行着这样那样的交往。人成长的自然生态就是“大小长幼”之间的交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只有在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和发展自我。在一定程度上,与异龄同伴交往是个体发展乃至生存所必需的。
  幼儿也是如此。交往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本身就具有混龄特征。蒙台梭利非常反对将儿童按年龄分组。她认为,社会生活的魅力在于一个人可以遇到不同类型的人,按年龄实行隔离是一种人为的隔离,它打破了社会的契约,剥夺了生活对儿童的滋养,会阻碍儿童社会意识的发展。
  
二、混龄教育从哪些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一、混龄教育能促进幼儿的体能发展。
  通过对混龄班中幼儿间日常活动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大孩子和小孩子互动时,大孩子会调整活动规则,使得这些活动可以适合大家的体能,不太超出年幼儿童的能力。通过这样的互动,大孩子不仅增强了自己的体能,同时也增强了与他们一起活动的小孩子的体能。如在混龄幼儿的户外运动中,模仿行为成为年幼者的主要行为,他们在模仿中挑战自己的动作,挑战自己的意志。所以,在户外混龄运动中,我们看到年幼儿童的运动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lunwentianxia.com

第二、对认知发展的益处
  在接触不同年龄、经验、个性和发展水平的同伴时,幼儿会发生认知冲突。由于互动双方年龄相差不大,认知冲突往往发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因此这种冲突促进了互动双方认知的发展。
  年长儿童作出的榜样、展现出的更高的技能、教授的新游戏玩法、提供的解决问题的线索或策略等,对年幼儿童的认知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年长儿童在与年幼儿童互动的过程中,例如在提出建议、教授方法的同时,自然也巩固了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之更加明朗、清晰。此外,年幼儿童通过鼓励年长儿童参与建构性和艺术性的活动,以一种轻松的、相对无竞争的方式促进了年长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三、对社会性发展的益处
  儿童需要一个真实的社会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他们可以学习如何成为社会的人。混龄环境为年长儿童提供了一个帮助他人和包容低能力年幼同伴的机会。这给了他们一些成为养育者的早期经验。
  此外,年幼儿童还为性格孤僻、社会性不成熟的年长儿童提供发展社交技能的机会。也就是说,与异龄同伴的互动对康复、矫正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失常具有潜在作用。在与年幼儿童玩耍时,年长儿童还练习了微妙的管理艺术,并通过维护规则、维持秩序和保障安全等活动增强了团体责任感和自控能力。
  年长儿童可帮助年幼儿童强化规则意识,为解决问题和冲突提出建议,在年幼儿童的活动变得具有破坏性或发生危险时及时介入,为年幼儿童创造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年幼儿童社会性和道德的发展。在混龄群体中,年幼儿童的社会性参与程度提高了。与此同时,年长儿童还为年幼儿童作出了助人、宽容的榜样。当那些得到鼓励、安慰和教导的年幼儿童渐渐成长时,他们也能通过模仿最终产生这些亲社会行为。


三、教师怎样帮助混龄教育中的幼儿全面发展。
第一、营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幼儿成长发育的大家庭,营造温馨、和谐、互爱、互助的环境,能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频繁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成长起来。在整个班级中形成和谐的同伴关系,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发挥幼儿园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与帮助下形成的,因此幼儿园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幼儿期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所以面对孩子,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幼儿一个学习的榜样。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善良、文明、礼貌待人、仪表大方的教师必将受到孩子的喜欢尊重。有的教师情绪沮丧时态度粗暴生硬,情绪愉快时就无原则地迁就容忍。这种情绪波动容易导致孩子子产生心理障碍。教师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影响着幼儿,在生活中教师应始终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引导孩子。
第三、教师要懂得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心特点,恰切的解决儿童之间的冲突,提高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
生命是一程漫长的经历与品味
事业是一种恒久的努力与坚持
教育是一项促进生命成长的事业
教育需要生命原初的热情去经历、坚持与品味
2009-06-04 22:32:37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48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