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无将大车
无将大车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3284
魅 力 值:620
龙    币:6386
积    分:3539.4
注册日期:2006-04-12
 
  查看无将大车个人资料   给无将大车发悄悄话   将无将大车加入好友   搜索无将大车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无将大车发送电子邮件      

为了看着方便,转贴过来吧。
自然而然的教育观

——日日新学堂幼儿园园长张冬青


主持人:各位下午好,这里是由中国人·幼儿园主办的“爱与尊重,关注学前教育”幼儿园园长系列访谈,今天很有幸请到日日新学堂幼儿园园长张冬青女士,您好!

张冬青:您好!

主持人: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咱们幼儿园的概况,以及教学理念。

张冬青:好的。日日新幼儿园创办于2006年9月,到现在已经3年了。日日新的建立是我们几位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教育而组建起来的,起初只有四五个孩子,租了一套三居室供孩子们学习生活。后来随着亲朋好友的口耳相传,孩子越来越多,空间不够了,我们在风景优美的沙河水库边上租了一块大的地方,有三千多平米,按照自己的理想设计修建了房子,风格很独特的。拥有了自己的美丽新校园后,孩子们活动的空间有了,越来越多可爱的孩子开始充实进来。现在我们刚刚搬过来三个多月,已经有40、50个孩子了。

主持人:当初这几个家长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其实幼儿园也是挺多的,为什么又办了一个幼儿园出来?

张冬青:幼儿园是很多,我们的孩子也都曾经上过其他的幼儿园。但是因为我们有几位家长是从事教育的,对教育也了解一些,感觉目前的教育现状还不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得以充分发展的空间。从我自身来讲,我做了母亲,也做了20多年的老师,我认为现在的教育至少缺乏两个东西:一个是爱的教育,一个是美的教育。而这些东西仅仅依靠家长补充给孩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孩子上学之后,他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学校里、幼儿园里,他在那里接受的东西可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甚至可能对他的成长产生伤害。我们希望给孩子提供一种更理想的教育。所以在我们有共同的想法之后,我们说:“我们互助一下吧。”实现一下自己的教育理想,就做起来了。很感谢我们的孩子给了我们这样一次机会。

说到我们的理念,首先是从现在教育的一些问题入手的,因为他有问题,所以才有了我们的相对应的理想。我觉得目前教育主要的问题是过度教育。随着经济发展,物质资源丰富,生活水平提高,家长有了关注孩子教育的经济基础,尤其像北京这个地方,家长普遍都愿意花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在孩子的教育上,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

主持人:精力上谈不上吧,其实有的时候家长花大量的钱,有些时候也是为了自己省事。

张冬青:家长们感到竞争得非常厉害,都不愿意自己孩子在竞争中落后。比如说奥数,过去四五年级开始学,现在在一年纪开始学奥数,甚至有的幼儿园已经开始介入奥数了。很多家长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庭有经济的条件,除千方百计让孩子吃好穿好外,他们更是非常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过度的关注就像孩子饮食过度一样,导致消化不良,所以现在就有吃出来的营养不良。

主持人:现实生活中真是有这样的孩子,是吃得太精了,还是太挑了。

张冬青:因为你吃得好了就越吃越挑,越吃越精。其实生活中是这样的:要想孩子安,就要三分饥与寒。现在家长恐怕吃少了影响身体,甚至说影响智力的发育,有些孩子胃口比较壮,吃多了也可以吸收,但是有些孩子胃口没那么大,吃多了不一定能吸收。这个比喻放在教育上是一样的,教育也要量体裁衣,知识的学习,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有的孩子早慧,主动学东西,给他点没关系,但是有些孩子某些方面没有到该接受这个教育的时候,强迫给他,最后他就厌食,或者他老学不好,老失败,他就自卑,或者产生什么心理问题。

主持人:可能家长偶尔会刺激他一下,怎么这都学不会呢?我想这种情绪会一直带到成年,然后一生都是这样。

张冬青:对。这是过度教育,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教育过于功利,目的性太强。比如我学钢琴就是学习考级,我学习就是为了高考,什么东西有用我就学什么,其实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学习的本质应该是能给你带来快乐,为什么快乐?因为你通过学习成长了,有了本事,而这个本事可以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因为我通过学习越来越能干了,他会很幸福的。

主持人:其实目的肯定是有,但是这个目的是通过学习带给孩子一种幸福感,而不是通过学习带给孩子太现实的问题,为了别人制定的规则让你学习。

张冬青:对,教育应该使人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而现在的教育只剩下知识灌输了,而且,目标都量化了,英语要达到几级,学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自己的视野,进行国际化交流,吸取西方的精华。我们任何学习的目的应该更长远一些,也更应该回到人生本身,现在都变成为了考试了。比如学习音乐是不是为了让你热爱音乐,能从音乐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但现在多少琴童,多少人学音乐的结果是最后他痛恨音乐,这一辈子再也不想弹琴了。

主持人:对,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我本身也是学音乐的,因为很多家长为了考级让孩子学习,考级又是为了升学考试加分,所以,有些朋友在考完试以后,等加了这次分以后,再不碰这个琴了,觉得很开心,终于可以放弃弹琴了。

张冬青:对,杜威说得好,除了成长,教育没有其他目的,一个人成长了就达到目的了。

主持人:如此简单的一句话,简单的规则很难让现在的环境接受。

张冬青:如果告诉家长说,教育是没有目的的,他一定会问:那教育是干什么的?

主持人:没有办法,这种环境绝对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家长很难改变,因为他们也是生活了四五十年,三四十年,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人生观、价值观,有时候他们也很困惑。

张冬青:对,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样一些问题,也有很多家长意识到了但是改正不了,这样更痛苦。现在的教育还有一个问题,把孩子分裂了,分割式教育,教育不把孩子当成完整的生命体,而被分解成由各项能力构成的非主体的被动的教育工具。

主持人:我可能有一点点理解了。

张冬青:就是把孩子当作实现家长、或者实现社会的教育目的一个教育工具,孩子成为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为了证明教育的成果,孩子们变成了展示成果的道具。最近我们家邻居就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家孩子今年是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都考了80多分,不是很糟糕吧?但是他们班老师想争年级第一,依然认为他的孩子拖自己班的后腿,让他的孩子留级。实际上现在的规定小孩子不能留级的,但是这个老师竟然给家长施加压力,那才是一年级的孩子。这个孩子就变成了老师证明自己教育成果的工具。很多的时候,家长也把孩子当成自己去展示的一个工具。

主持人:跟别的家长展示我们家孩子就跟神童似的。

张冬青:既然把他当工具了,于是就可以把他分割。昨天我还碰到一个家长,他给孩子报了一个注意力与思维训练班,问我有没有用?我说你的孩子真的有这方面问题吗?他说:没有,我们孩子进去测试了,人家说我们孩子注意力挺好的。

主持人:拆分出各种各样的班,各式各样的能力。

张冬青:对,单纯识字,单纯学珠心算,等等。一般的幼儿园教育,经常讲说“五大领域”,我觉得这样一分本身就是把人给“非人化”了。人是完整的整体,就好比一颗树,不能分成这根树枝是想象力的,那根树枝是逻辑思维的,这根树枝的能力差一点就打一针营养剂……这就像龚自珍写的《病梅馆记》中的病梅了。再比如,大家都知道单向补充维生素是起破坏作用的,一个瞬间可以缓解一下,最好的办法是你的进食要全面,营养丰富,而不是少了这个维生素,进食这个,最后永远不均衡,此消彼长。

所以我们崇尚自然而然的教育,说到它的内涵,首先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它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把孩子健康的成长当作教育的使命,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根本不是教育的对象,孩子更不是一张白纸,孩子是种子,有着天然的成长的欲望和能力,自身就积淀了人类进化的各种基因。很多时候,是孩子在教育成人。

主持人:首先尊重生命,尊重这个孩子。

张冬青: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既尊重他的完整性,又尊重他的个体性。我们要保护这个完整性,而不是要破坏他的完整性,而且要尊重他的个体性,而不是要把他给同化。自然而然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这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感受成长的所有快乐和烦恼,我们成人陪伴他们跨越一个个障碍和战胜所有生长之痛,使他们自尊、自信、宽容、坚韧。

主持人:然后第二点。

张冬青:教育就是做环境,给孩子一个能让他们感受到自我发现和自主成长的乐趣的环境。教育者的境界是润物细无声,融进环境,成为环境。

主持人:那么日日新是怎么营造环境的?

张冬青: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爱与美,充满自由与智慧的物质与精神环境。一种雅正、丰盈、浑厚又自然的风格,从地点的选择,到房屋建筑、院落布置、教室设施、生活用品,都渗透着这种风格。最重要的环境是教师,教师不应该是教者,而应该是学习者,陪伴和引领孩子一起成长的亲密伙伴。

主持人:首先我有个疑问,物质环境很美我可以理解,物质环境与爱,与自由智慧的关系怎么理解?就是说如何体现爱与自由?

张冬青: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一个东西被设计得很人性,它就有爱了。东西好用、美观,有一种圆润的光辉,它就有爱了。一个东西有了精神内涵,它就是有了智慧。凡是自然中存在都是有精神内涵的,东西在制作过程中再加入人的精神气质,这个东西就是智慧的。自由,一个大的空间比一个狭小局促的空间对孩子来说有更多的自由感,有一个日本建筑师说过,房顶有多高,人的灵魂就有多高。

主持人:那精神环境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张冬青:尊重和信任。说到爱,这个字太庞大了,以至于陷于虚无。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爱?我这里有两个原则和两项内容。两个原则,一是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二是爱应该是理性的。两个内容便是尊重和信任。这里我们需要改变一下观念,因为,我们有一个很不好的传统观念,就是孩子是我的。其实,孩子是他自己的。我们中国的父母很难做到与孩子平等,不是以权威的面目出现就是以奴仆的身份存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样孩子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我们有多少成人自己就缺乏自律和坚守操守的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特立独行的勇气,其原因即在于我们本身就缺失独立人格。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这个观念确立了,才会有真正的尊重和信任。

主持人:真正的尊重和信任是什么样的呢?

张冬青:真正的尊重就是要能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走进他们的心灵。不要用成人的意志强迫孩子,不要干扰孩子的自由,多关注少干预,甚至适当忽略。帮助孩子取得成就,使之自信。纠正他的时候要给他一个明确的界限和一个深刻的理由。要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要接纳孩子的不同的个性和孩子间的个体差异。说到信任,我们成人远远做不到像孩子信任我们那样信任孩子。试想想,我们对孩子说“不”的时候多还是说“可以”的时候多?甚至有很多家长不相信孩子饿了会自己吃,渴了会自己喝。在生活上过度照顾,在物质上过度满足,对孩子的弱点过度保护,在能力上完全不放心,在精神上全面忽略,导致现在的儿童生活在不被理解的环境中,一个个貌似被爱撑成了肥胖儿,但实际上却情感上营养不良。要知道,孩子根本不是被我们教育的对象,孩子更不是一张白纸,这个说法是非常不信任孩子的。我觉得孩子更像是一粒种子,他有着天然的成长的欲望和成长的能力,这个种子给他种在地上,不管他他也会发芽,遇到合适的温度,合适的机会就会发芽,所以成长的愿望和能力自身就有了。

主持人:你刚才也提到自由,其实自由也算是一个问题,我们对自由的定位是什么呢?

张冬青:就是思想上要开放,心灵要开放。开放的心灵意味着你更加的宽容,思想的开放意味着你更有创造性,我们的自由更多不是指行为上的自由,因为行为上的自由很容易导致一个孩子任性和放纵。

主持人:精神上的自由其实未来对孩子有很多好处的。当然你刚才也说到行为上有一定规则的,如果这种规则孩子不去遵守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这种规则,因为很多规则和规律其实是社会上必须必备的东西,我们老师如何帮助他们呢?

张冬青:老师更多的是用两个方法吧,一个是谈心,面对面的跟孩子谈心,有时候大人会觉得孩子那么小听得懂吗?其实孩子不要问他听不听得懂,但是你这样坐下来跟他谈心的方式,对他就是一种尊重,站在和他平等的地位上,因为他获得了这种尊重,会诚心诚意,比你上来批评他要人性得多。本来错了还有点内疚,结果一批评反而没有这点内疚了。

主持人:我小时候也有这种心理,被批评了心情非常不好,但是总觉得我有那么大的错吗?还要这么说我。

张冬青:还有就是用自然惩罚法,就是自己承担错误的结果。其实孩子是有权利犯错的,这种教育其实一点不伤害孩子,但是让他知道任何一个行为都有后果,你要有承担的能力,有承担的意识。

主持人:这样,孩子抗压能力也会提高,每次做完一件事一定会想这个后果我要承担了,没有办法只能去承担这件事情,而不是怎么办?问我爸妈吧。对了,刚刚少说了一点关于儿童的智慧,这点怎么做的。

张冬青:智慧说起来很空的,聪明好了解,孩子反应快,记忆力特别强,这肯定是聪明的。智慧是高于聪明的,智慧是在精神层面的。人向外看会聪明,向内看会智慧。向外看是增长见识,见识多,人会聪明。向内看,就是反身内观。要教会孩子们向内看,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反思不是为了让孩子自责,而是让他学会认识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和周围的关系,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怜悯心。要反思自己,是不是伤害了别人,要认识到他人感受什么样,他的感受是与你相同的。

主持人:这应该是进入到道德教育的范畴了,在这方面学堂有什么特色?

张冬青:好,这就涉及到自然而然教育的第三个层面,即儿童道德的发展要符合人性的自然趋势,千万不要让儿童的道德圣人化。传统道德教育的圣人化倾向是从儿童开始的。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这是道德教化的一个典型文本。其实,对于选择大梨吃还是选择小梨吃,孩子本身是没有价值判断的,他只是凭直觉的喜好去选择。大梨好、小梨不好的价值判断来源于大人的教导,恰恰这种教导才是最庸俗的价值体现。所以,这个故事首先反映了成人过早地将大人世界的狭隘庸俗的价值观念传递给了孩子。其次,如果孔融不幸已经掌握的成人的判断法则,知道大的好,小的不好,那么,为了获得道德的自足将大的让与别人,这就意味着孔融从四岁开始就不能真实地生活了,就套上了美德的枷锁;如果他不是为了道德的自足,而仅仅是为了获得长辈的称赞,那就更加可怕,因为,他已经学会虚伪了。再次,孔融把大梨让给了哥哥,获得了赞扬,那么,他的哥哥吃还是不吃?这岂不是把哥哥置于不道德的领域?以他人的不义获得自己的义,这样道德吗?我们日日新很重视孩子心性的养正,但这个正是天性的素朴之正,我们的孩子们保持着蓬勃的活力和最诚挚的天真。

主持人:请你再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做自然而然的教育,好吗?

张冬青:好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认为,教育有教育之道,不能因为现在出现了过度教育问题就放弃教育,走向自然主义。怎样的教育之道才是正确的呢?符合孩子本性的、符合人性发展规律的便是正确的。这就是自然之道。道被抽象出来后,还要返回到孩子身上,其作用于孩子必须是无形无名的,是随意赋形的,这就是道法自然。

主持人:咱们时间也不够了,一会儿要结束了,访谈最后,您对我们广大的家长做一些育儿的忠告吧?

张冬青:谈不上忠告。

主持人:建议。

张冬青:做一个家长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你想孕育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然后又把这个生命带大,尤其像现在很多父母只有一个孩子,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充满了焦虑,充满了新奇的带大一个孩子,首先要感谢这些家长们,人类最有创造性的活动就是养育自己的孩子。但是我是希望家长能够静下来想一想,在教育上不要太随波逐流,因为社会有一种大趋势,这种功利趋势真的是伤害孩子的,很多家长说我没办法呀,其实不是没有办法,是太不自信了。

主持人:是太不自信了,可能真的是害怕。

张冬青:我希望家长自信起来,真的为孩子撑一片天空,比如很多家长开完家长会后,会把老师的批评马上转嫁给孩子。试想,如果一个家长从老师那里知道了孩子很多缺点,回家后却能告诉孩子老师肯定了他的进步,本来沮丧的孩子也许就有了一个上升的动力,家长能不能承担一些东西,这是你对孩子最伟大的一种爱了。

主持人:不要把社会的压力重新施加到孩子身上。

张冬青:对,家长不要做导电的电线,把社会的、学校的压力没有损耗地传导给孩子。

主持人:把压力全给了孩子,同时你们还在觉得我很辛苦啊,我养你很辛苦,其实可能做得还远远不够。

张冬青: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大的能力,不要以为这个社会人人都这样,关键要怎么认识自己,怎么认识自己这份责任。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园长,也感谢张园长给我们带来自然而然的理念,我们今天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张冬青:谢谢!

--
孩子是一粒种籽,做教育本质上即是做环境。
做一个好环境,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成长。
2009-08-31 11:03:5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1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