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幸福丁丁妈
幸福丁丁妈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1355
魅 力 值:779
龙    币:4079
积    分:2155.2
注册日期:2005-12-27
 
  查看幸福丁丁妈个人资料   给幸福丁丁妈发悄悄话   将幸福丁丁妈加入好友   搜索幸福丁丁妈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幸福丁丁妈发送电子邮件      

读书会活动报道
原本计划一个小时的读书会,进行了2个多小时。
到场12位妈妈,讲座结束后,一位妈妈激动地对我说“太谢谢了,你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读书会上的收获。



本期主题是“绘本中的教育理念”,希望我们能够在陪孩子阅读成长的过程中,和孩子共同成长。



第一本讲的是《和甘伯伯去游河》, 先介绍了这个大师级的图画书作家约翰伯宁罕。

当我打开书,叮嘱妈妈们,我要开始讲了,注意,一定不要看字哦。(因为我们大人们看书,总是控制不住要去看字,即使是别人给讲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睛)。然后简单为家长讲解了一下图画书环衬、书名页信息也是不容错过的。接下来,就像给小孩子讲故事一样,我们从头到尾讲了这本图画书,当讲到最后大家乱作一团,船翻了的时候,妈妈们都笑了,很单纯的笑了。一本给2岁宝宝看的书,我们成人依然会被打动,这就是绘本的魅力。
接下来讨论了,既然说到教育理念,这本书除了单纯的好玩儿精彩外,作者试图传达给成人的信息是什么呢?或者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后,能够获得什么信息呢?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当船翻了后,甘伯伯没有任何不满,而是,让大家晒晒干,跟我回家喝茶去。而一桌子牛奶,蛋糕,水果的款待,让孩子们美美的享用了一番。甘伯伯对孩子的包容,最是我们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特别是在孩子答应了前面说的种种规则而违反规则之后,甘伯伯依然能够给与最大程度的包容。接下来的,大家注意到,甘伯伯尝试让孩子和动物们上船前,答应不能吵闹,不能蹦跳,这些事先的规则却是违背孩子或动物的天性的,而这种违背天性的规则最终也是被打破了,最后到了船翻了,掉进水里这样一种混乱状态。几个妈妈讲述了自己在和孩子相处的情况,清晰地呈现了甘伯伯最开始的模式,强调自己的权威性,给孩子订下不符合孩子天性的规则,然后违反规则,然后就是批评和教导,而像甘伯伯那样宽容的妈妈,还是极少数的,通常都是经过无数次失败和对孩子的伤害后,才能够悟出其中道理。而在甘伯伯那样的宽容之后,孩子和小动物们能够那么乖乖,人模人样,猫模人样地坐在餐桌前吃东西,也正体现了,在极大的宽容之后,孩子们是能够感到内心的不安而变得自律的。有妈妈就讲,“其实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是知道自己错了的,至少他是知道自己违背了家长的规则的,然后就特乖,我小时候就这样。”后来妈妈们又针对这些问题各自讲了一些自己和孩子互动关系中的情况,也表示有时候自己知道不应该,但是还是控制不住,但我想,既然大家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愿意去认识自己的不足,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父母们还是会一点点地改变,而那个改变,孩子也是会第一时间感受得到的。

当然了,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如果光是研究的教育意义那就没意思了,所以接下来,我带着妈妈们,一起跟着甘伯伯,划着小船,欣赏沿途的风光,猜测船是正着划还是倒着划,孩子们动物们落水的先后顺序等等。一本图画书,我们讨论了好长时间,很多妈妈都是已经给孩子讲过很多遍了,可今天,依然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感受,这也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收获。



第二本讲的是《莎莉,离水远一点》,也是伯宁罕的经典之作。而对我来说,我也有新的发现,后面会仔细到来。



依然是打开书,这回大家一起先研究了一番环衬,一个大大的俯视图,小小的海滩上爸爸妈妈的身影,和近两幅页面的海面和天空的云,到底作者想传达什么信息。我们只是猜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距离感,爸爸妈妈离得那么远。

接下来开始从头到尾讲,讲完以后,问大家看明白了吗?一个妈妈说,看明白了,可以写两本书了。我们笑了,作者通过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画面,却呈现了三个画面,那个没有看到的画面通过妈妈的话语表现出来了。然后我又带着大家阅读了那个没有文字的画面,莎莉想象的那个探险旅程,一个文字没有,忽然发现,讲起来,居然那么精彩,那么兴奋。也许我们成人的生活离想象太遥远了,忽然发现了孩子心理的世界后,才会有久违的那种感觉。

接下来是讨论了,我自己读了好多遍之后,我最强烈的感受是,距离感,爸爸妈妈只顾自己在沙滩织毛衣睡觉,完全不知道莎莉内心里的故事,甚至没有尝试走进莎莉,听听她的心声。看了好多遍之后也都是这样的感觉,觉得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就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事情之后,越来越远了。而看到莎莉最后不愿意离开海滩,被妈妈拽着胳膊的样子,也强烈感到了爸爸妈妈对莎莉的不理解和内心的忽视。然后我们就围绕着这个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感讨论开了,也有些妈妈开始讲自己和孩子(8岁)之间的关系。这时候,忽然一位妈妈说,我的感觉和你们不一样。我的感觉是,我觉得在整个过程中,莎莉并不在乎妈妈和爸爸的不关注,因为她很陶醉于自己的想象世界中,在海边这个过程她也并没有因这种距离而感到孤独。反而这里最难受的应该是妈妈。在整个下午,妈妈本来是要织毛衣的,但是妈妈却并没有享受在纸毛衣这个过程,而是,一会儿嘱咐莎莉这个一会儿嘱咐莎莉那个,一会儿要莎莉喝水,一会抱怨爸爸不陪莎莉玩儿。这里最不在状态的也就是妈妈了,爸爸本来是要抽抽烟,看看报纸,但是妈妈总在身边唠唠叨叨,最后也干脆躺在椅子上睡觉了。这时候,我仿佛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确实呢,之前我还问妈妈们,华德福教育里面提到,孩子在一边玩儿,妈妈可以在一旁织毛衣,做针线活等。我问这样怎么能算作高质量陪伴呢?当这个妈妈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感觉到,那个陪伴是心的陪伴,想象一下,那个下午,水有些凉,不能游泳,不能晒太阳,但是孩子在沙滩蹦蹦跳跳,想象一个精彩的探险,妈妈在一旁安心的纸毛衣,时不时地给孩子一个关注的眼神,爸爸懒懒的看看报纸愁抽烟,这也是一个很惬意的海滩时光呢。但是,原本可以惬意的一次度假,都被妈妈的不安占领了,自己也没有纸好毛衣,还总是打扰莎莉。所以这样想,最该看这本书的该是妈妈了,我们是不是真地在生活中,能够给孩子一个心的陪伴,能够给孩子一个祥和的氛围,那个氛围里,没有不安,没有焦虑,有的只是信任,和包容。



下面讲的是《卡夫卡变虫记》,待续
(此文由幸福丁丁妈在2009-12-04 14:10:17编辑过)

--
该用户签名已经被关闭
2009-12-04 14:08:5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76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