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nothingzhang
nothingzhang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321
魅 力 值:158
龙    币:2886
积    分:1073.2
注册日期:2004-10-22
 
  查看nothingzhang个人资料   给nothingzhang发悄悄话   将nothingzhang加入好友   搜索nothingzhang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nothingzhang发送电子邮件      

回龙观一家长择校观
回龙观一家长择校观
背景:回龙观是北京最大的小区集中区,观中人员大部分都是IT行业人员。宇妈曾经同事至少50%以上都住在回龙观。
以下转一回龙观一家长对如火如荼的小学择校的观点,发人深思。

回龙观居民的整体素质本来也不低,大多受过大学本科以上的教育,有不少还是名校毕业,硕士、博士、大学教师的人数也相当可观,但遗憾的是,他们一开始就对回龙观自己的学校缺乏信任和信心,这种不信任当然并非全无道理,一个年轻的小区,一所年轻的小学,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果大家能对学校像对自己的家园一样投入热情,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耐心,回龙观的小学本来也是非常有希望像回龙观小区的交通、商场、环境一样不断改善、越来越好的,但不幸的是,那些稍微有点门道的人在自己的孩子一出生甚至还没出生时就规划着如何让孩子在海淀区在中关村上学,为此,一些人不惜买房租房举家搬迁,另一些人则每天不辞劳苦起早贪黑长途跋涉,自己和孩子都心力交瘁。
据我所知,有些把孩子送到名校的家庭家境并不宽裕,日常生活省吃俭用,但在支付6万、8万甚至10万的择校费时却斩钉截铁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其果断和坚决让人以为他们是亿万富翁,倒是有些真正的亿万富翁反而不怎么在乎自己的孩子上什么小学(山西的煤老板除外,据说北师大附小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这些煤老板的子弟)。前辈们的抉择不仅使家门口的学校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而且成为后来者效仿的榜样,那些对他们择校的英明抉择津津乐道的人士使得后来者更加相信回龙观的学校和海淀的名校是天壤之别。问题已经不在于是否择校,而是如何成功择校,也就是如何找到送钱的门路。

我以为,对一所小学顶礼膜拜到这种地步已经是非常疯狂的事情了,稍微有点头脑的人就应该明白,把那些择校的费用节省下来可以请到多么好的家教来弥补师资的差距,把那些浪费在路途上的无聊时光节省下来可以增添孩子多少游玩的乐趣,把那些择校的心力节省下来用在家长的自我提高上可以给孩子树立多么光辉的形象。
不幸的是,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了学校,为此不惜完全牺牲自己,好多家长的口号不正是“我这辈子就这个样子了,我要全力把孩子培养成才”,殊不知这样的心态和见识是根本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才的。
所谓耳濡目染,所谓熏陶,所谓教养不过是要家长创造一种有益于孩子的氛围,让孩子在自然而然不知不觉中成长,如果家长每天能挤出一两个小时来读书,孩子自然就会觉得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如果家长沉湎于电视和麻将,孩子就会认为电视和麻将就是生活。如果家长不思进取游手好闲,那么孩子无论在学校接受多少正面的教育也会毁于一旦。学校和各种兴趣班所施加的教育永远只是一种外在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它会内化于孩子的灵魂。一个孩子是否高贵,是否显得有教养,不是取决于他的学校,而是取决于他的家庭。因此,家长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显得尤为关键,这种学习不以教育孩子为目的,但却无形中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现在大家都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但多数情况下效果似乎不如预期的好,这正是因为家长在这些领域缺乏基本的素养,如果家长懂得并热爱围棋,孩子在围棋的学习上就会轻松得多;如果家长是个音乐爱好者,孩子就很容易被音乐所吸引;如果家长能自如地讲英语,孩子就不会觉得学习英语有那么吃力。紫水晶的幼儿园就有这样一位家长,这位可敬的妈妈的英语本来很平常,但为了教育孩子,她下了很大功夫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其结果是不仅自己的听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孩子也可以自如地用英语来讲故事了。

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家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好的家长成就了好的孩子,好的孩子成就了好的学校,那些企图通过上一个名校来给孩子头上增添光辉的想法是最要不得的,须知,房子因主人而增色,而非主人因房子荣耀。起点的优越感是最不值得追求的一种优越感,因为这种优越感的获得跟当事人无关,而不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的优越感是虚妄的优越感,它很容易在孩子身上种下虚荣和轻浮的种子。
因此,当一些人对那些在昌平实验一小或二小的孩子和家长以一种沾沾自喜的心情投去同情的目光时,我倒更愿意对他们发出由衷的羡慕和敬意。的确,我觉得这样的家长是清醒的、理智的、有气度的。那些天资卓异的孩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脱颖而出,挡也挡不住的;而那些寻常之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超凡脱俗。就北京小学的整体状况而言,我觉得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可以胜任的,不论是名校的还是普通学校的,名校的老师也许整体水平更高一些,但千万不要寄予太高期望,因为我没有听说哪所名校的教师可以做到让孩子不上课外的奥数班、英语班而进入一个同样有名的中学,那些在北京实验二小、中关村一小、史家小学上学的孩子们同样为了奥数和英语而疲于奔命。

中国似乎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但也是教育最失败的国家,我们经常津津乐道于中国的基础教育,似乎中国的基础教育乃至大学教育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落后的只是研究生教育。其实最大的问题恰恰出自基础教育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创造性、独立的人格就已经被扼杀了,研究生阶段只不过收获了这种失败的基础教育的残花败果。
这里有教育体制特别是政治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也与家长的不成熟不理智和急功近利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有些家长愿意把择校的原因归结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认为其出路在于削平差异,我认为这是个坏主意,自然形成的优势不仅不应该扼杀,而且应该鼓励,把所有学校都固定在一个水平线上,既不现实,也无益处,竞争永远是需要的,取消竞争不分高下只会导致一种整体的沦落。
关键在于机会的均等,要制定出一个方案来让大家不分高低贵贱贫富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名校,这个方案其实也给了名校一个更好地证明自己的机会,在丧失了生源优势的情况下,你能做得比别的学校好,才是真正的优秀。不过,要改变目前疯狂择校的现状,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改变家长的心态。学校总是有好有坏的,但不要把这种差异无限放大,两千年的专制传统使得国人已经完全失去了自信力,总是习惯于把希望寄托于一个机构、一个组织、一个权威身上,而惟独不去考虑在教育的问题上原来自己是可以大有所为的。说到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国外也是有的,甚至可能更大,但我很少看到他们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小学而四处奔波,倒是中国的家长无论到了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在到处打听哪个学校更好,他们不停地让孩子转学,不停地搬家,不停地奔波,已然成了华人世界的一大景观。




一个三四岁以上的孩子报五六个兴趣班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已经是家常便饭,其他城市也不会有多大差别。据说这样做是为了赢在起点和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殊不知,全面发展的真义并不是样样都去尝试,而是追求一种整体的、和谐的、均衡的、健康的发展,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如果缺乏一种借以安身立命的东西,其生命仍然可能是支离破碎的;而一个一辈子埋头于一件别人看起来单调枯燥而自己却乐在其中的事情的人却有可能是完整和自足的,因此,郭沫若未必比陈景润更高明,刺猬未必比狐狸更不幸。在盲目的追风潮中,我们这个国度造就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钢琴学习人群和钢琴销售市场,却也成为了世界上最缺乏音乐修养和音乐氛围的国度,因为每个人都想自己成为音乐大师,而忘记了学会欣赏别人也是一种美德,而且是最容易成就的一种美德。

据说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精华,可是在今天的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到处是对极致的追求,上大学上不了北大就算是失败;钢琴考级过不了十级就不值一提;开汽车开不上宝马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买房子买在回龙观就抬不起头来。
其实,认真想来,我们的孩子们已经足够幸福,他们有幸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已经占了天大的便宜,如果你想学围棋,国家围棋队的专业棋手就在胖墩儿那里等你;如果你想学舞蹈,北京舞蹈学院的研究生就在小区的门口向你微笑;如果你想学乐器,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一个电话就可以来到你的家中;如果你有表现的欲望和才能,中央电视台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如果你想感受一下艺术的魅力,国家大剧院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在向你招手;如果你什么也不想做只想休息放松一下,那么开车不过两三个小时你就可以置身于密云的水库和怀柔的云蒙山。
难道这还不够吗?北京的魅力在于其整体的氛围,这个氛围使得那些对于外地孩子来说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为我们活生生的现实,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贪婪那么不知满足?高考的便宜还嫌赚得不够吗?与河南和北京的差距比起来,昌平和海淀的差距算什么?我们还有什么不平衡的?我们有什么必要为了跨越北郊农场这个桥而去苦苦奔波?那些仍在为择校而焦虑不安的家长们,那些试图到北大附小去为孩子寻求快乐的家长们,他们迟早会明白,希望和快乐不在遥远的天边,它就在你的身边,它就在你的心中,只要你愿意付出同样的努力,你身边的学校同样可以实现你心中的梦想。



每年一过春节,亲子小屋关于择校的帖子就多了起来,而今年的景象尤为热烈,它确凿地宣示着回龙观小区第一批居民的后代进入了入学高峰期。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该去接受学校教育这本来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就像人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在我们这里(不仅是回龙观,也不仅是北京,而是全中国),却仿佛成了一件关系到终生命运的天大的事。小屋乃至所有的幼教网站所弥漫着的期待、焦虑、矛盾、疯狂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孩子小学入学把家长折磨到这种地步,不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有病,就是我们的家长有病,最大的可能是都有病。这种病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整个民族都将在一种愈演愈烈的疯狂状态下畸形运转,几乎没什么希望可言。不过,我这里不想讨论教育体制,尽管它也病得不轻,作为专门为社区论坛写的一个帖子,我希望把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家长。

说起来,择校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些忙于择校的家长们的逻辑简单而清晰:要有一个好的生活就必须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必须上一个好的大学;要上一个好的大学则必须上一个好的高中;要上一个好的高中则必须上一个好的初中;要上一个好的初中则必须上一个好的小学。但这个逻辑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这就是人都是要死的,死才是人最终的永久的归宿,而好生并不必然导致一种好死。如果不幸你的好生的结局却是一种坏死,你的所有的努力岂不白费了?这个道理听起来似乎不容易被接受,其实我想说的是,人要学会活在当下,人生固然是一个链条,但这个链条随时有可能断裂,如果你的每一步只是下一步的准备和铺垫,你的人生岂不是只为最后一步活着?而之前的每一步都丧失了自身的意义。如果你有幸实现了预期,那么你的幸福只在那实现的一瞬间,如果你未能实现你的预期,那就意味着你的整个人生都落空了。而现实的逻辑也正是如此,上一个好的小学完全不能保证你上一个好的中学,上一个好的中学也完全不能保证你上一个好的大学,上一个好的大学也完全不能保证你有一份好的工作,有一份好的工作也完全不能保证你有一个好的人生。

如果我们不考虑工作以后的事情,就上学而言,其实好的小学和好的大学的关联系数是非常低的,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哪一所重点小学有底气拿出一份统计数据表明自己的毕业生上清华北大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如果重点小学和重点大学的确有如此明显的关联,恐怕它们是不会放弃这样的宣传机会的。至于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之间,的确还是有某种关联的,我曾专门与北京几所重点小学的领导交流过这个问题,但他们给出的解释让我大吃一惊,他们说重点中学主要靠的还是实验班,普通班的水平与普通学校没有什么差别,而有能力把自己的孩子弄进重点小学的家长也同样有能力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重点中学(至少是普通班)。那么重点小学究竟好在哪里?如果仅仅是徒有虚名,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家长一掷千金不顾一切地把自己的孩子往里送呢?难道它的名声仅仅是一个虚幻的泡沫吗?似乎不尽然。我想好的小学和普通的小学之间差别还是有的,但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生源上,在这里,生源甚至主要不是学生本身的资质,而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资质。教师的素质当然也有差别,但没有一些家长想象得那么大,道理很简单,文盲是没有资格在小学任职的,而饱学之士是不会选择在小学任教的。再则,老师水平的高下我认为主要是个体之间的差异,而不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整体差异,在同一所学校,教师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教学理念有时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重要的不在于你是否进入了一所名校,而在于你是否遇到了一个好的和适合你的老师。以为进入名校就万事大吉一切可以放心地交给老师的想法是非常幼稚和可怕的,因为你很难想象,一所需要各种关系孩子才能进入的小学在引进老师时可以完全排除人情、关系和金钱因素。那些知名度较高的小学一般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生源广泛,这是就地缘而言的,这就保证了它可以在较为广阔的范围内选材;二是高知家庭多,这就意味着家长有可能提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那些传统的名校基本上很少有完全划片招生的,而育新这个97年才成立的学校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一所在海淀区小有名气在回龙观炙手可热的学校则是得益于它几乎是若干所知名大学的子弟学校,那里的孩子们不仅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家长们一开始就没有对小学给予过多的关注和期望,大多把孩子就进送到那里,这自然而然地促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好的生源促成了好的校风和好的成绩,也吸引了好的师资,这又反过来吸引了更多更好的生源。

《吕氏春秋》中有句话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它被很多中国人奉为人生的座右铭。依照这个古训,在孩子的问题上,就是要追求最好的教育。其实吕氏这里讲的是方法而不是追求,我认为在教育问题上重要的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而是给孩子最必要的教育。共产主义的道德教育好不好?我觉得很好,但教育了这么多年,大家反倒连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排队上下车等都无法遵守,就是因为过高的目标有时不仅不会取得最好的成效,反倒会摧毁最低的准则,近一二十年,好多伦理学家在谈论底线伦理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底线法则不仅适用于伦理,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对于现在的老师和家长来说,考试如果不是满分就算不得好学生,而90分以下就更是难于启齿了,他们灵魂深处的口号倒是与我们的国歌高度一致:向着100分前进前进前进进!为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寻求各种窍门、捷径和秘笈;而孩子则不敢有丝毫懈怠,不得不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殊不知,在这种不顾一切地冲向100的进程中,在追求完美的重压下,孩子逐渐丧失了对知识本有的兴趣,因为这个疯狂拼搏的过程已经没有任何乐趣可言,学习的过程本来是可以享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的,但在我们这里,分数成了唯一的目标,这个目标使得求知的过程本身失去了任何意义。我们总是习惯于在所做的事情之外悬设一个目标,读书不是为了享受读书本身的乐趣,而是为了上大学;下棋不是为了享受对弈过程本身的刺激,而是为了让孩子领悟人生;音乐不是为了让孩子陶醉和宣泄,而是为了附庸风雅。甚至连单纯的玩耍也被赋予了额外的意义,每一个玩乐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目的,都服务于某个秘而不宣的任务,美其名曰“在玩中学”。
在形形色色的幼教机构和五花八门的幼教书籍的蛊惑下,不少家长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却荒诞无比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要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去开发。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人跟大自然一样也是不能过度采伐的,有些资源如果不恰当和过分地去开采也会导致枯竭和毁灭。开发的时机和尺度都很重要,绝非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如果我们掌握不好这种时机和尺度,可能就会把本来很有天分的一个孩子毁掉,看看吧,有多少孩子因为被强迫学习钢琴而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要多少孩子因为上学而失去了对读书的兴趣。因此,在我看来,当务之急不是去“开发孩子的潜力”,而是保存好孩子的潜力。

为了培养某种单一的技能,却最终让孩子丧失了对一个领域的兴趣,这是最得不偿失的事。可是我们偏偏有一种赌徒似的心理,不是去尝试最有可能成功的事情,而是冒险去做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甚至亿分之一成功概率的事情,他们让孩子学习钢琴不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欣赏音乐,而是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潜在的朗朗和李云迪,逼得孩子谈琴色变、苦不堪言,有哪个爱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吗?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我们的孩子哪怕摸不准钢琴上任何一个琴键的位置,但却可以在音乐厅安静地欣赏一场高水平的演出,也不愿意选择把汤X练得滚瓜烂熟,却在音乐厅呼呼睡大觉甚至根本没有进过音乐厅。

自己庸庸碌碌,却幻想自己的孩子惊世骇俗;在自己的问题上鼠目寸光,在孩子的问题上却显得极富远见卓识。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滑稽现实了。有多少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规划好了通往北大甚至哈佛的道路,各种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的假冒伪劣之作一直位居书店最畅销书籍之列,孩子的母语还讲不利索,却已经开始和外教面对面;20以内的加减法还要搬手指头,却已经开始为奥数做准备;幼儿园还没上,却已经开始为小升初发愁。如此匆忙急迫焦虑的心态又如何能期望自己的孩子高贵、从容、优雅、自信?拼音、汉字、加减计算本来是上学之后的事,但是家长们恨不得3岁之前就把一年级的课程学完,结果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进程,而且使得孩子在上学后失去了接触新知的新鲜感。所谓的“幼小衔接”也是急躁情绪的产物,对小学的适应当然有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应该在实际入学后完成,而不是专门搞一个学前班来进行这种衔接,因为学前班并不能取消这个过程,而是将这个过程人为地提前,本该晚一年进行的体验却提前一年来做,这无疑是加剧了这种不适应。
2010-02-21 15:01:1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69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