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闻行
闻行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居民
经 验 值:47
魅 力 值:39
龙    币:36
积    分:49.1
注册日期:2010-02-21
 
  查看闻行个人资料   给闻行发悄悄话   将闻行加入好友   搜索闻行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闻行发送电子邮件      

我是这样理解诲人不倦的:
有一天看孩子们下课后打打闹闹的,实在危险,他们玩起来就不顾什么的样子。

于是提前上课吧。就问他们,弟子规讲父母呼应勿缓什么意思啊?一直问到父母命父母责父母父母教,他们都基本理解。

我就接着问那“身有伤贻亲忧”呢。
大龙说:就是身体受伤了父母会担心。
我问大家,还有吗?
小凤说,还有就是身体有病的时候父母也会担心。我说对,不能局限在伤上。
我问还有吗?说没有了。
我说,这一条是说我们的身体,身体有伤有病父母会担心,同样的如果我们的身体不强壮,父母是不是也会有点担心啊?
我们天天念感恩父母,就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论语上那句话都会背了,“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要我们体会当我们生病的时候父母的那种担忧的心情。用父母对待我们的这种心情去对待父母才算是孝。
我问:我们身体有伤有病的时候,父母是不是很着急很关切啊?大家说对,七嘴八舌说自己病了父母如何如何。
“那我们怎么才能尽量避免身体的受伤,尽量的不去生病啊?”
大龙说:我们不打桇,就不会受伤。我说很对。大龙又说,还有不跟坏小孩玩,他们爱打人。
我说很好,论语上不是讲了 “不友不如己者”吗?我们是上进的,学习礼仪、讲规矩的,那些不愿意上进的,没有什么礼貌和规矩,不听父母的话,不孝敬父母,就知道任性、贪玩的那种小孩,我们不和他们做朋友,和我们不是一类人。交友不慎对我们影响会很大的,你们现在还不太懂。好,还有吗?
五岁的小龙说走路的时候要小心些,否则就受伤。我说很好啊,弟子规后面专门讲谨,就是小心谨慎的意思。那你们刚才那样疯玩,是不是容易受伤啊?小龙声音低低的说,我刚才摔了一跤。我说,是啊,你的头离音箱就差那么一点,多危险啊。
我接着问,那你们说弟子规为什么要说“身有伤贻亲忧”,而不是“身有病贻亲忧”呢?
小凤身体不太好,来我家的时候就感冒了一个多月的,他对病可能体验多。他说,不是我想得病。我不知道怎么就有病了。
我说:很对啊。伤,很多的时候是我们自找的,不小心啊什么的。病就复杂一点。所以伤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弟子规要我们先从容易的开始。至于病嘛,也不要怕它,没什么了不起。
我问,你们觉得怎么才不得病或者少得病呢?
大凤说:要听老师的好好学功夫,练功的时候不能偷懒。
小凤急着说,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身体就好。我就问,那如果挑食呢?你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的,能行吗?
小凤静了一下,慢慢好,好吧,以后有啥吃啥吧。
小龙说,不能挑食,也不要吃麦当劳。我说太好了,大家看了光盘,赵霖爷爷不是讲那些是垃圾食品吗?

我一看大家还讨论得挺热烈、挺深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就说:我们来这里读书第一就是要学孝,不要让自己受伤,尽量不要得病,就是很大的孝。老师看到你们那样玩会担心,父母看见你们这样玩也会担心的,这就成了不孝了。更不要说受伤。
实际上父母和老师担心的是你们毛毛躁躁的。也就是心没有定力。
我们的行为、甚至健康情况都和我们的心有关系。如果我们心有定力还会毛毛躁躁吗?
我们多读经典,心的定力就不断增强了,也有了是非判断的能力了。所以归根到底我们还是要好好跟着老师读书、练功夫啊!

这一课,我根据具体的事情来稍稍的讲点弟子规,讲了因果讲了孝,小孩子听了会很欢喜的,说不定对他一生都有用。也不怕他们反复,也不怕他们忘记,慢慢的一点点的教,教小孩要有耐心,不能着急不能上火。

我有个师父,别人向他请教问题的时候,总是要反问你:那你是怎么认为的?或者你是怎么看的?然后根据你的回答,他再来引导你,引导你自己找答案,关键的地方他提示一下。
你一张口,他才会知道你的程度,你真正的问题在哪里,他才好有针对性的回答。
别人不问的时候,他较少主动的跟你说什么。

我另一个师父,见面会主动问些问题,然后就会慢慢的讲到很多问题。他跟你讲一天,听的人都累得不行了,他却是越讲越兴奋的样子。这个师父的讲课技巧是很高的。

我两个师父我都喜欢。他们都应该是诲人不倦吧。

你一张口,他才会知道你的程度,你真正的问题在哪里,他才好有针对性的回答。
别人不问的时候,他较少主动的跟你说什么。

--
博客:http://blog.sina.com.cn/fotuye
2010-02-24 09:15:3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31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