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等 级:长老 |
经 验 值:99 |
魅 力 值:48 |
龙 币:3631 |
积 分:1152.9 |
注册日期:2010-10-07 |
|
|
|
  含笑的荷来看,其他当娘的也可以一并进来学习
关于含笑的荷儿子作文的建议。N次回帖都无法显示,只能单独发了。观网现在总出问题,估计竞争鸭梨很大,鲶鱼们虎视眈眈
1、首先肯定孩子对此命题作文的看法,这既是对这件事本身的客观评价,也是对孩子具有独立思想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就孩子的观点进行引导。
2、让孩子知道,这是作业,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当这项任务和他所的情感认知发生冲突时,可以采取这种做法:在完成老师的作业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把他认为隐秘的、属于个人情感的、不便对外公开的感动的事情以个人日记等形式写下来。注意,在提此建议后,要就此做进一步的引导,具体如下:
a、关于作业:在今后的学习中,类似的冲突还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假如这种冲突发生在考试中,甚至是升学考试这种重要时刻,应该怎么办?是仍然隐藏真实的东西以虚假的东西应对还是拿出真实的东西来?答案是:都不是。正确的做法是一切以能够取得高分为标准。让孩子知道,在这种场合,即使写的不是真实的东西,如果能够得高分,也是正确的。反之,晾晒出真情实感,如果得不到高分,也是不好的。如果孩子就此产生情感乃至道德方面的疑问,则告诉孩子,作文不仅仅是作文,其实是文学,文学不像他想象的遥不可及,他此前的每一篇作文都是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作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纪实、可以写实、可以白描、可以虚构,可以源于生活,可以高于生活...因此,应该带着文学创作态度对待这个问题。
当然,关于如何得高分,肯定是那些迎合命题人心理的作文会得高分,这就涉及到一个揣摩出题人心理的问题,就应试教育而言,这貌似是一给诟病,其实不然,老师及命题人,不仅仅代表他们个人,更多的时候是代表一种大众心理和判断,都是站在大众道德、大众心理基础上来评判的,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大多数时候都要迎合或者至少不能排斥社会主流,即使这种主流存在某些严重瑕疵,所以,在学习上学会迎合是必要的。让孩子知道,老师让写的其实一种大众文学,他认为的其实是一种小众乃至个体文学,二者并不冲突。一个优秀的学生既要有能力写好大众文学,也应该保留自己的那一部分。
b、关于让孩子以日记形式记录那些个人情感片段:让孩子知道,人应该有自己的秘密,而且应该记录下来。不要轻易相信时间,也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和心灵的敏感度,很多东西不记录下来就会淡忘,所以才有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一说。拿感动来说,很多时候就是一瞬间一闪念甚至一眨眼一抹泪的事,不记录下来就错过了。人生中会有很多感动,没有最,都是平行的,会随时出现的。
说的太好了,给自己鼓个掌!!!!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开开同学》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