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武兴华
武兴华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正式居民
经 验 值:114
魅 力 值:47
龙    币:128
积    分:107.5
注册日期:2011-05-12
 
  查看武兴华个人资料   给武兴华发悄悄话   将武兴华加入好友   搜索武兴华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武兴华发送电子邮件      

孩子成绩差异是怎么来的?
假设育新学校初一年级有一个班,这个班里有45个孩子。
我们给45个孩子按照下学期《不等式》这一章节的考试成绩,从第1到第45排一下名
——这个尽管是禁止的,但孩子们实际上都是很清楚自己的学习成绩在班里的大致位置和层次的。
排完名次,45个孩子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始学习一章新知识——全等三角形。
三周后,章节测试,继续排名——发现,孩子的成绩浮动不大
——相比上次,个别同学会有或大或小的波动,但整体状况没有那么明显的、大范围、大幅度的轮回现象,成绩排名会保持在上次考试成绩的基本框架内浮动。
这个现象,常见,但是,为什么?
在智力方面,初中、或者小学的孩子相互之间的差别,能大到哪里?
智商的差别是有的——每一个生物个体与另外的个体之间都存在差异,但是只要是智力正常的孩子,相互之间的智力差别都还不足以大到在学习方面对学习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个不是决定性因素。
学习效果的差别主要还是孩子在学习习惯、和自我心理预期上存在差别的结果。
第一、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对新知识的预习。
举个例子,两个同学,豆豆和丫丫,在那个《不等式》测验完毕的周五下午,老师说,我们下周学习《全等三角形》,大家回家先简单预习一下。
豆豆回家,开始预习,用了10分钟,大致知道了全等是怎么回事,SSA,SSS,不甚明白,但是心里存疑,10分钟后,玩去了。
丫丫回家,开始复习学完的《不等式》,完之后,看英语、语文等等。
但是她没有预习——没有那个习惯。
周一上课,老师开始讲解全等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豆豆因为存疑,所以听得比较认真——这个不难理解,当你想知道某件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别人讲,你自然会竖起耳朵来听——但你不会把每一句话都当做新东西来接受,实际上,很多比较简单的东西你已经了解过了,所以就像一个人第二次进动物园一样,只需要直接去熊猫馆看熊猫就可以了,路上的其他风景并都不新鲜,她也不想看,看完熊猫馆,她也不会累。
而对于丫丫来说,满堂都是新知识,相当于是满堂灌——第一次走进动物园、她抓不住重点,不知道往哪儿走,到处都是新玩意儿,在动物园儿玩不多长时间她就累了——大量的新信息、新知识会把她给灌得有些晕涨,听不多长时间,她会累,倦、由倦生烦——学习效果就这么降下来了。
不要小看了那短短的十分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琢磨琢磨祖先这些文字,几千年了,传承到今天,影响力依然很大,自有它高屋建瓴之处。
其次,是练习,大量的练习。
学以致用,然后才能有所收获。
只明白道理,不去练习,不去使用,不去实践,你就不会解题。数学不是靠背诵的,要靠练习,不是一道题两道题的练习,是大量的练习。
怎么才算是大量呢?
怎么算是大量,我也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我认为,一种解题方法至少要有5道以上的解答类题目才算是基本合格,如果要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恐怕至少要8道以上——当然这指的是基本的解题方法,不涉及综合类的运用。
事物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的积累是前提。
没有一个量的积累,想要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在解题能力上,有一个质的提升,是不可能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但是仅有量的积累也是不够的——要总结。
题海不总结,淹死也上不了案。
要质变,就要总结。
否则就是黑瞎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掰得越多丢得越多
——你会丢掉最为重要的东西——时间。
有了量的积累,有了题型、解题方法、技巧的归纳与总结,你还需要什么?
————温习
人的记忆有一个遗忘规律,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认为,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新知识接收后的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显而易见,复习的最佳时间是学习新知识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因已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
复习功课时,有时感觉碰到的好像是新知识似的,这就是因为复习的间隔太长了的缘故。
要有意识的运用这一规律,不是什么时间复习都一样。懂得这个道理的孩子恐怕不多(未完)

--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2011-05-29 21:06:5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20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