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信愿持名
信愿持名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高级居民
经 验 值:94
魅 力 值:70
龙    币:1227
积    分:440.7
注册日期:2010-10-12
 
  查看信愿持名个人资料   给信愿持名发悄悄话   将信愿持名加入好友   搜索信愿持名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信愿持名发送电子邮件      

诵读国学经典做有根的中国人----建议您的孩子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多读诵经典!不然,孩子的好时光一去就不复返了。
诵读国学经典做有根的中国人

海南省教育厅在全省6个市县区中小学试点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未来3年将逐步在全省中小学校铺开

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从今年秋季开始,省教育厅率先在全省6个市县区中小学试点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我市龙华区和美兰区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全体学生将成为“国学”课程的首批受益者。未来3年国学教育将逐步在我省中小学校全面铺开。

□本报记者 陈新卫《海口晚报》

  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新学期开始,美兰区英才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三字经》。据校长谢立可介绍,该校自2003年起,已经在“读书活动”中融入了国学课程,让一至六年级的学生每年背诵20首古诗词、20首经典名言警句和《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如此一来,英才小学毕业的学生都能背诵120首古诗词、120句名言警句,还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可以说,该校在国学教育的探索已经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走进英才小学,记者随处都能看到国学经典的影子:教学楼一楼的墙面和立柱上镌刻着《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每一层正对着楼梯口的墙面上也写着“孝亲敬长”“惜时好学”“爱国立志”相关的名言警句或古诗词。

  人们常说,不懂得传承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而国学教育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我们让“文化上墙”就是让孩子们在校园内随处都能看到国学经典,让孩子们认识它,加强对国学经典的印象。英才小学把国学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核心内容,借助国学教育培养学生思想品质,让每一名学生通过读经典、诵经典、演经典等多种展示国学活动的平台,实现了“仁、义、礼、智、信”的培养目标,养成了“勇、勤、俭、廉、洁”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教会孩子做人的基础

  作为试点学校之一的海口市第十一小学,该校副校长杜文君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而国学经典是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中国人的“精神底子”和做人的根本。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长辈呵护,有父母关爱,在这种成长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小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教会孩子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而国学经典是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典范,如“百孝善为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一直到今天,还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

  另外,通过诵读经典,不仅能给孩子们树立一个行为规范的榜样,而且还是奠定孩子一生儒雅人格的基础,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理解和领悟国学经典的含义,传承国学经典。“我们试点国学课程,不要求孩子们一定要在现阶段理解透彻所学的国学知识,只要熟读成诵就行。随着孩子们慢慢成长,人生阅历和经历的丰富,幼时打下的国学经典基础将会让他们受益终身。”杜文君这样说。

   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试点的中小学校计划每学期安排16课时,每周安排1课时,由语文老师或其他专职、兼职老师进行讲解。同时,学校每周要安排1个早读时间或1节课余时间进行集体经典诵读。杜文君称,国学经典朗朗上口,有韵律、有节奏,具有很强美育功能。学生们通过集体诵读经典,既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又可以增强相互间的团结协作精神。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国学经典朗读实验,让我省广大青少年在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所积淀的精美华章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09-13 10:54:1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40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