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世世代代
世世代代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3534
魅 力 值:1500
龙    币:10185
积    分:5219.1
注册日期:2005-08-18
 
  查看世世代代个人资料   给世世代代发悄悄话   将世世代代加入好友   搜索世世代代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世世代代发送电子邮件      

我在澳洲N+1----医疗,上学,工作,幸福感
最近看了几个写移民的帖子,不知道怎么评论,就算是同样的事儿每个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何况是体会生活这么复杂的课题。。。。。。写写我现在的感受,给想移民的人一个借鉴!

我俩刚来的时候可以说每天惊喜不断,被接踵而来的福利砸的晕乎乎的,因为我俩申请的时候并没有深入研究福利什么的,也没对比那个国家好啊,不好啊,随便看了看网上的介绍,就选了澳洲,阿德莱德,直到现在还有人问我们为什么选这里,我一般都回答:“I really do not know. But it seems I made a correct decision.”
来之前很多好心的朋友,把道听途说的信息不遗余力的转达给我们,好的少,不好的多,弄的我俩登录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儿忐忑的,但是当我们脚踏上阿德莱德的土地,开始真正生活的时候,感觉还是挺温暖的,所以说开始总是晕晕的,好像每天天上都掉馅饼一样。。。。。。下面我说几个当时吓住我们的谣言:

1. 医疗保险
来之前被几个人告知,澳洲医疗免费,但是就是等的时间长,有夸张者说你要是感冒了,不用去医院,等轮到你你已经好了等等,说小病拖死你,快死了医院才管等等,说医生都是印度人,很不喜欢华人等等。。。。以上几种言谣言被几拨人先后传达给我之后,我觉得澳洲太差了,还不如北京和新加坡了。至少在北京我们都有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看病的钱90%都能报销回来,在新加坡我们作为家属,某人的公司给我和孩子上了全额的医疗保险,看病直接就不用交钱,所以相比之下澳洲太差了。但是,来了之后,经过了几次看病的体验,完全不是那么一码事儿嘛。。。。。。

首先说等的时间长的问题。澳洲这点和新加坡一样,小病去看GP,和家庭医生差不多,感冒发烧拉肚子的,一般人也就这些呗,GP给看看,开点儿药回家自己吃吃,就好了,这个基本不用等,找好了一个家附近的GP很方便。新加坡也是有病先看GP,GP看不了的才给你预约到大医院,急症直接就去急诊,慢性病是要等几天才能预约上,但是没有那么夸张。如果没有GP,像我们因为一直在张罗买房子,属于“居无定所”的,就没有着急固定一个GP,还可以去医疗中心,其实就是好多GP在一起,不过医疗中心设备比较全,做个B超啊什么的不用再去大医院了,预约B超什么的,也不用很长时间,我刚刚做了一个B超,不是急诊的,提前3天就可以了,而且可以商量,有什么情况尽管说,以人为本。。。。。医疗中心的另一个好处是不用交钱,有的GP还需要自己把钱交了,然后政府再给报销。

再说大病,这个我也是听说了,听医院的医生说的。因为刚来没几天的时候卫坨坨发烧连续7天,在第3天和第5天的时候我们分别去了两个大医院的急诊,登记初检5分钟之内就完成了,但是等着看医生等2个小时以上,医生见了我们就说其实你们来这里就是等的时间长,因为这儿一般都是救护车拉着躺着进来的,你们孩子欢蹦乱跳的进来,所以肯定等的时间长,如果生很严重的病,就会马上救治。。。。所以说这个部分谣言是真的,但是感冒发烧干嘛要去大医院呢?????我们当时是因为刚来不熟悉,后来就再也没登过大医院的门。。。。。。

还想说一下医生看病的态度和方法和北京及新加坡完全不同的地方。首先医生护士的态度那是相当的好,热情的我以为我进了饭馆了呢,边看病边聊天,偶尔有听不懂的单词,医生还给查字典,护士给打个针抽个血做个B超,那叫一个嘘寒问暖,开始我着实不适应了一阵儿,受宠若惊,不停的说谢谢,咱哪儿享受过这待遇啊,跟贵宾似的,估计这个在中国就对院长他家亲戚有这态度,新加坡的医生也还好,客客气气的,不过比起澳洲的来还是差那么一点点。。。。。所以我暂时么遭遇什么白人至上,歧视华人等等。。。。。

还有看病的方法,在北京只要去医院,一般都逃不掉验血,验尿这一关,所以刚到新加坡看病的时候,对于医生只是看看,摸摸,照照就开药水,我很是质疑了一阵儿,后来到了澳洲,对于医生只是看看,摸摸,照照连药水都不给开,就让回家喝自来水,我到现在都没适应,卫坨坨也不适应,每次看病回来和我说该吃药了,我说没有诶,喝水吧,他还哼唧说我骗他。。。。。新鲜吧,我家孩子爱喝药,尤其爱喝新加坡开得彩色的甜甜水,幼儿园老师说每天到了喂药的时间,小朋友们都排好队等着吃,比发水果的时候都积极。。。。。。

跑题了,不过澳洲看病不要钱,买药是要钱的,而且有点儿小贵,这个我以前说过,所以不能说他医疗免费。。。。。。如果你有政府发的concession卡,最多只需要出24块钱,不幸的是我们的卡只用了一回就由于收入增多,给吊销了。。。。。

总之,医疗么样传说的那么恐怖,正常生病看病不用等很久,但是也没有传说的那么好,因为不是全免费的。。。。。。


2. 上学
来之前被忽悠说上childcare很难,孩子多学校少,还死贵死贵的,死贵是真的,但是拿完政府补贴后和新加坡差不多,我自己一个月要出六七百,等5岁开始上小学的学前班,一年10000澳币学费,越大越贵,加上乱七八糟的,20000澳币左右吧,我说的是私立学校,据说公立全免费,但是学校什么都不教,三教九流都有,小男孩也容易受欺负,这个也只是听说,我现在已经不再随便相信谣言了,所以有待考证,不过我们准备给孩子上私立了,就这一个我也不打算生了,也还负担的起,刚刚在一个挺好的私立学校附近买了房子,下个月搬过去就从幼儿园开始上了。。。。上childcare也没有传说的那么难,city里边的几个确实名额紧张,出了city就很好找了。。。。。。

3. 找工作
来之前最让我揪心的就是找工作了,因为听说了太多的辛酸的故事,不光是中国人的,新加坡很多认识的人,给我们讲了好多新加坡人,马来人,印度人,香港人,台湾人的血泪史,说第一代移民就是做牛做马的,说刷盘子洗碗的有活就先干,说找中介找工作中介要从中提成,每月都提,澳洲工作都是合同工,半年合同都是长的等等等等,给我向往美好生活的跳动的心蒙上了不太小一层灰尘。。。。。

实际上,找工作这事儿真分人,据说我们算出奇幸运的,某人来了第二天就找到了不错到让人惊叹的工作,然后6个星期后又跳槽到了更惊叹的地方,从此在小范围的华人圈里被传为佳话。。。。也有不那么幸运,一直找不到正经工作,不得不打零工,做labour,五六年没翻身的机会的。我的一个同学,据说以前是500强大公司的会计,技术移民出来一直没工作,后来为了生存开叉车,现在加了公民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开始半工半读,希望读完了master可以重回会计岗位。。。。。一个朋友,以前做进出口,移民出来一直没正经工作,现在打两份工,卖东西,照顾老人,一个朋友,以前做贸易的,出来后没工作,现在也是卖东西,这样的例子很多,当然也有比较好一点儿的,一个朋友的朋友,也是被传为佳话的,说是有澳洲local degree,然后去美国工作了一年,现在又回到澳洲,不到一个月找到了一个年薪8万的临时工,不上保险,半年合同到期解聘等等。。。。

跑题了,我其实想说,找工作,别被吓倒,英语第一重要,信心第二重要,我是俩都不灵,所以回学校回炉重造去了。

4. 幸福感
这个我不知道怎么说了,最近看了很多什么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什么城市幸福感指数分析什么的,不知道怎么评价。。。。。我只说我看到的。。。。。。
认识的这些人里,谁最觉得自己幸福呢?不是我啊,我还挺知足的,但是还没达到北京的幸福指数,是一个做水管工的朋友和一个做电工的朋友。他俩在国内就是做这行,出国干的还是老本行从职业上说没落差,而且这俩工作在这挣钱很不少,澳洲虽然不可避免的也分三六九等,就像我说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一样,但是总体来说比中国强百倍了,至少没人叫你民工啊什么的,所以人格上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最关键的,他们说在老家,他们是没有医疗保障的,他们的父母也没有,但是他们出来了,把父母也带出来,本来没有退休没有医疗的老农民,现在至少看病免费了,父母不会说英文,去大医院看病政府竟然还给配了免费的翻译,(GP帮忙约的,他们都没听懂),这规格,把老太太给感动坏了。。。。。并且说在老家,他们买不起楼房的,挣的太少,在这人,俩人,一人买了一块地,盖了200多平米的房子,另外一个买的unit,总之生活舒服多了。。。。他们说不会再想着回中国发展了,都已经加了公民,孩子也都起了外国名字,在出来的中国人里,他俩是我见过的最满足的,对生活,对自己都满足,他们的家人也都很感恩,每天说感谢上帝给我现在的生活等等。。。。。

外国人的幸福感,我们不太懂,就像我们不懂往草地上一坐一躺有什么可享受的,不懂一堆人搬着桌椅板凳炉子往野外一坐吃喝有什么舒服,所以我们也不懂为什么他们看起来每天都那么高兴。。。。。配钥匙的,卖咖啡的,窗口收银的,别管是做什么工作,他们看起来都那么满足,有时候看见一个五大三粗的男的,坐在窗口收钱,卖火车票,我觉得是我肯定觉得憋屈,但是人家是热情的,开朗的,让我嫉妒的。。。。。。我有点儿想留下来,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将来我儿子,就算去卖火车票,也要有人家的幸福感。。。。。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歇了。。。。。。其实我是写我finance的作业呢,跟挤牙膏似的挤不出来,一走神就写了这么多这个,差距啊。。。。。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世世代代》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2011-09-19 11:35:4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771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