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早忍不住打了孩子,一直在内疚,心里还是很困惑
女儿快四岁了,从出生6斤多的小肉团到1米多的漂亮小妞,我投入很多,也在学习思索,比较有信心能教育、引导好她。但是最近,我越来越没有把握了。频频发生的冲突和不快,让我十分困惑,难道我一直坚持的教育原则——“平等、民主、不压制、多引导”,是错误的吗?
1、 女儿很小时,我就和丈夫沟通,我们不打孩子,一定有比打更好的教育方法,所以我们总是和孩子商量着来,这种方法一直效果不错,女儿很自信,很珍惜我们的尊重,因为管的宽松,给的自由很多,女儿总是很快乐,遇到问题也知道协商退让,比如从未发生过她哭闹着玩具或零食的事情,我们告诉她家里有了,或不能买的理由,她就点点头懂事的接受;比如她也会发脾气淘气,我就耐心的等着她发泄完,等她平静下来告诉她这样不好,她也会不好意思的一笑。
2、 我们和老人在一起居住,我的工作压力很大,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更多些,老人对孩子非常疼爱,也娇惯,而管不了时就压制、吓唬,孩子和老人在一起时就比较任性、爱哭闹。不知不觉,我们家似乎形成两种氛围:妈妈在家,孩子就很懂事,妈妈不在家,孩子就比较淘气。我不知道别的家庭是不是这样,我也试着和老人沟通,希望他们和我目标一致,但是70多岁的老人,似乎无法接受我的观点,他们习惯于年轻时的经验,内心里更觉得孙女是自己人,而儿媳妇再好,也和他们不是一回事。所以逐渐我就想通了,老公说得对,孩子生在这样的家庭是她的宿命,凡事都有利有弊,不一致就不一致吧。也许对孩子是一种历练。
3、 女儿2岁半上了幼儿园的贝贝班(预备班),虽然早些,但是这家公立幼儿园环境好,她逐渐适应了新环境,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也不断给我们一些惊喜:会穿外衣了、带回一幅涂鸦的喜人小作品、主动抢着帮我干家务。。。。。。我的女儿一年多的时间变化真是大啊!
4、 今年的春节长假,女儿前后休息了15天,这期间我休息9天,我们玩的很高兴,我带她去看木偶剧、电影,或者我们在家里讲故事、做手工、玩游戏,她最喜欢的是角色扮演游戏,其中又最喜欢孙悟空(女儿现在把一本《西游记》书几乎倒背如流,目录的字也全部自学认识了),一说孙悟空,她就抡起泡沫金箍棒舞弄得团团转,腰上围起纱巾当虎皮裙,我们大家应她的邀请客串大小妖精或其他人物,她玩的投入,甚至乐此不疲。
假期结束了,我们发现孩子也患了节后综合症,不但不想去幼儿园,每天起床很费劲,哭闹不止。晚上不肯睡觉,哭闹着去找爷爷奶奶看电视,婆婆听见了,冲进来抱起孩子就走,早上跟我说“别送了,等开春暖和吧”。我说那以后上学呢?还是坚持吧。孩子在哭,我赶紧给她穿衣服,孩子蹬我,给她洗脸,小人儿还闹,尖叫声引来2个老人站在旁边紧张的瞪着我,我气急了,冲着屁股拍下去,啪啪打了五六下,老实了。老人一扭身走了,我把孩子拉扯着出门,一路上她抽抽搭搭。
这几天,每天要和爷爷奶奶睡,那就睡吧,晚上睡得晚,我躺着,听见女儿指挥老人干这干那,一会儿闹起来了,爷爷让盖厚被子,孩子要盖自己的薄被子,爷爷说这屋大多冷啊,孩子说我不冷,爷爷盖了孩子蹬了,爷爷急了孩子哭了,奶奶说你都让你妈惯坏了。。。。。
我的心里说不出的堵着,想起自己结婚6年从未忘记老人的生日礼物和节日礼物,想起4年来没有娱乐甚至从不看电视陪着孩子玩,想起6年没有陪自己父母过年天天张罗老公家的亲朋来了做饭洗碗看孩子,想起婆家亲戚聚会时都说大庆媳妇知书达理真难得啊。。。。。孩子的哭声终于停了,因为老公把孩子抱过来了,他把孩子扔在大床旁边的小床上,孩子还在抽搭,要找妈妈。老公说,你自己要去那屋睡觉,怎么还不听话?孩子又哭了,老公就听不了这个声,扬起胳膊就要打。我轻轻扯了他一下,他动了真气,冲着我就嚷嚷了:“不让打孩子!!惯成今天这样!”我说“你别动真气,大晚上咱们别吵了”。老公黑着脸去洗脸了,路过客厅时,婆婆说:“这孩子,欠尅!”。这一下,老公又怒了,孩子躺着还在抽搭,老公进屋就扯下被子,指着孩子的脸说:“你还哭!你再哭一个?!”女儿没见过爸爸这么凶,缩进被窝里大声哭起来,这次是吓哭了。。。。结果呢,老公没头没脑的大巴掌打上去,没头没屁股的打。。。。。我穿上衣服,问老公,你到底怎么了?他说“你老是不让我管孩子,不让我打孩子。我教育我孩子呢!”
我没说话,我想也许我的责任更大,是我的想法太理想了,没有考虑这个家庭其他人的想法,但是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就是父母啊,尤其是妈妈啊,不是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吗?”不是说“不自己教育孩子的母亲就不称职吗?”。
孩子的哭声逐渐弱了,蒙着被子睡着了,我掀开小被子,看见她的小脸通红,满脸泪痕和恨意。这不是我熟悉的那个孩子,有点儿陌生、有点儿吓人。
今天一早,孩子比往常闹得更厉害了,她说没有睡够,想在家里玩,我一说话,她就哭,给她穿衣服,就喊奶奶,喊爷爷。我不知道从哪儿来的邪火,对着她屁股打了下去。她不哭了,呆呆看着我,一直到穿衣服出门,都安静的没有再闹。
一上午,我的眼前都是孩子那种眼神,呆呆的看着我,没有表情。
一直以来我坚持不打孩子的原因是我从小有个爱喝酒爱打人的父亲,我从小挨的揍实在太多了,我忘不了那种滋味:恐惧、紧张、担心犯错、看脸色、到后来的憎恨、厌恶、想逃离,最后是叛逆、抵触,不想再说话。这个过程中,我变成了一个拒绝和父母沟通的孩子,在后来的很多事情上,我都是自己拿主意,即便错了,我也坚持和父母不沟通,因为从心底,我抵触他们,尤其是父亲,在他去世前住院的日子,我一直在医院照顾他,那是他因为突发心梗已经行动不便了,我坐在床前为他插满针管而淤血的手轻轻按摩,脑中却总是浮现挨打时那双手带来的痛苦,因为那几乎贯穿了我的童年。。。。。。
生命中需要尊严,无论老幼,我们结婚生子,不仅是我了传宗接代,还有未来祝福的承载,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带着脆弱不完整的自我和满心的焦虑,走向这个残酷的社会,我宁愿她有些骄傲、有些自负、有些任性,但是那是年轻人冲向梦想的前提。我想要面对一张快乐自信的脸,而不是面对一张昨晚那样充满委屈和恨意的脸。
我很困惑,是我的问题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