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BMW7
BMW7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版主
经 验 值:11496
魅 力 值:2955
龙    币:37278
积    分:17259.3
注册日期:2005-02-28
 
  查看BMW7个人资料   给BMW7发悄悄话   将BMW7加入好友   搜索BMW7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BMW7发送电子邮件      

推荐一部蔡礼旭老师的教育讲座:《幸福人生讲座》
视频版
该网址不再展示
文字版
该网址不再展示

蔡礼旭老师,生于台湾,曾任小学教师,课余从事儿童经典教学。在教学相长中,有感于圣贤教育为人生首要教育,遂辞去公职,远赴澳洲净宗学院研习传统文化并师承儒学耆老徐醒民老师学习儒学。2003年10月,于海南岛和杨淑芬老师一同创办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2004年年底在香港开办10天的「幸福人生讲座」,以德行教育为主要科目,更是获得热烈肯定。

教孩子孝,首先要告诉他,为什么要孝?所谓知恩才懂得报恩,所以我们会引导孩子去念父母的恩德。一开始我们会说,在两三千年前有位圣者叫佛陀。有一天他带着他的学生走在郊外,刚好看到一堆白骨,佛陀把这白骨分成两堆,一堆颜色比较洁白,一堆颜色比较灰暗。学生也很好学,他们知道「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所以懂得学问学问,要懂得发问。佛陀接着就跟他们说,他说,为什么这两堆白骨,一堆比较洁白?一堆颜色灰暗?这堆颜色灰暗是女人的骨头。女人的骨头为什么比较灰暗?因为当母亲要怀胎十月,在怀胎十月过程,孩子所有的营养都必须从母亲的血液中输给小孩,当小孩的钙质不足,就必须从母亲的骨头当中渗出来。所以怀胎十月很辛劳。
我们曾经就给孩子做过一个活动,叫他们拿一个鸡蛋,然后放在身上,叫「一日护蛋活动」。就告诉他们,你今天感受一下保护一颗蛋的感觉,只要一天,看你能不能把它保护好。结果孩子一开始小心翼翼,差不多过了一、两个小时就差不多忘记了。所以就听到很多声音,「啊」!到当天最后一节课,剩下没有破的寥寥无几。老师就引导他们,他说你看,你们才守一天就守不住,假如你妈妈像你一样,每天蹦蹦跳跳,你一生出来这边青一块,这边紫一块。你看母亲十个月都要很谨慎地保护你,而且你的体重一天比一天重。
母亲在怀胎的时候会有生理反应,会呕吐,吃不下饭,但是母亲吃不下饭的时候,还勉强自己一定要把食物吃下去。诸位小朋友,为什么母亲都没胃口了,还要把食物吃下去?为什么?为了让她的身体有营养可以输给你,所以纵使她很难过,她也会勉强自己把食物吃下去。所以诸位小朋友,你可不可以偏食?你看妈妈为了你,都愿意把食物吃下去,你也应该回馈妈妈,不要偏食,该吃的、营养的要吃下去,让身体强壮,让妈妈欢喜。我们这样引导,孩子就会感同身受。
怀胎十月的时候体重很重,走起来都不容易。我们也曾经拿篮球给孩子放在身上,让他去感觉,因为很多你要去感受才生得起那个感触。接着我又会引导学生,我说:老师曾经了解到,产房生产的那个床旁边有两条钢柱,这么粗,结果那么粗的钢柱都弯掉了。诸位小朋友,什么力量让这个钢柱弯了?小孩就说痛的力量。因为母亲生产很痛,所以抓着这些钢柱,这两条钢柱日积月累,钢柱都被这些力量给拉弯了。生产的痛是比癌症还要痛,很多癌症病患为什么自杀?痛得受不了。结果母亲居然是承受比癌症还要辛苦的痛。结果母亲把孩子生下来,第一句话、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孩子健不健康!母亲对你的疼爱可以把这么样的疼痛完全拋在脑后,这样的恩德我们这一辈子都要记在心上。
接着养育、教育,那更是辛苦。有一位朋友她说,还没生孩子以前,常常想赶快把他生出来,结果生出来以后,觉得很想把他放回去。所以养育的功劳大过生育!因为多少的夜晚都要跟这些孩子耗,他假如晚上不睡觉,家里的人就必须怎么样?轮番上阵,做接力赛,因为我也做过。刚好外甥不睡觉,我也排到班,但是我接棒差不多二十分钟就撑不下去了,手都快断掉了。我抱着我这个外甥,我就对他说:以后你对你母亲不孝,我就第一个好好地责罚你。因为多少的夜里都是母亲辛劳让他入眠,陪着他熬夜;多少次的生病,都是父母在半夜当中带着孩子去看医生;多少天担心着孩子的下一餐怎么办。这些生活的压力,教育的重责,时时都担在父母的身上。
所以佛陀告诉学生,父母的恩德我们这一生是不可能报得了,我们应该尽心尽力来做到为人子的孝道。我们跟孩子讲整个父母的辛劳,在讲的过程,有些孩子也会感动地掉下泪来。我们进一步就跟学生说,对父母的辛劳我们很感动,掉了眼泪之后要怎么办?你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恩德,你就要起而去做孝顺的行为。当你能够做到《弟子规》里面的一条,你就是尽到一分孝心;当你把《弟子规》统统做到了,你的孝就做得很圆满。当孩子起了知恩之心,我们进一步引导他要报恩。从哪里力行孝道?我们来看《弟子规》这一段经文,我们一起把它读一遍: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2012-02-13 16:47:4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63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