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102164 |
魅 力 值:4065 |
龙 币:101858 |
积 分:73455.5 |
注册日期:2000-09-05 |
|
|
|
老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
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老年有成熟之乐、天伦之乐、发展个性之乐、领受兴趣之乐,还有孤独之乐。孤独时有广阔的思想空间,有充分的行动自由,有全额的可支配时间,有不受干扰的心灵天地。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苏东坡写过:“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很多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的不朽作品往往是在孤独的境遇中创作出来的。
我不是提倡老人过孤独的生活,而是说明孤独也是一种享受,一种美。要善于享受孤独,不必惧怕。
无所求,也就无所失
上面谈到养老主要还是靠自己。我们既应强调社会关心老人,更应强调老人自己关心自己。老年生活过得好不好,部分在社会,多半在自己。老人越是希望社会关心自己,越是难以感到满足;越是不要求社会关心自己,越是容易感到幸福。如果迷恋于“发挥余热”、“子孙孝顺”、 “弟子尊师”、“公众敬老”、“社会回报”,往往容易产生失落感。无所求,也就无所失。大彻大悟后,自然就免除了大悲大痛。
“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主观感受。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好日子也过苦了。有的人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得到快乐,乐其所乐,甚至苦中作乐。应该学会随遇而安、知足常乐、自得其乐。知识界的老人更可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和对人生的感悟获得更多的快乐。有作有为有馀欢,无欲无求无烦恼。
最近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同志谈到要做到老年三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快乐的高度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无处而不乐,无时而不乐了。
笑对归宿
死亡既然是最后的归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害怕了。一切顺其自然,交给“命运”就是了。
我参观过英国圣?克里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已有100多年历史。那里的病人大多时间在活动室里看书、打毛衣、玩牌、祷告、唱诗、看电视。每周有志愿者来陪他们聊天。医生却对我说,这里的大多数人生命大约只剩一个月左右——临终前一个月他们还可以无痛苦地享受人生。
我惊叹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关怀的进步,我也坚信中国不久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我已经向家人和学生交待,将来我走时,不必开追悼会,因为我不喜欢那种里面哭哭啼啼,外面嘻嘻哈哈的尴尬场景。到时如果无法推辞,非要安排一个遗体告别仪式的话,也不必奏什么哀乐,而要播放一段舒曼的《梦幻曲》或萨克斯管演奏的《Going home 》,并告诉大家,我走得很愉快,很舒坦,因为我曾是一个长寿而快乐的老头儿,我充分享受了人生,我知足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