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龙脊儿
龙脊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高级居民
经 验 值:308
魅 力 值:68
龙    币:-17
积    分:152.1
注册日期:2011-11-03
 
  查看龙脊儿个人资料   给龙脊儿发悄悄话   将龙脊儿加入好友   搜索龙脊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龙脊儿发送电子邮件      

教育专家解读政府立法全民阅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表面上看来,阅读是个人的自我教育,别人很难也不应该妄加干预。然而,从国家民族的前途考量,政府不能也不该放任不管。一个人不阅读是没有前途的,一个民族不阅读是没有希望的。

阅读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一个人的竞争实力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习惯,只有这样的个性化学习才有的放矢,学有所用,有成就感,有动力,有乐趣,成本低,收效大,终身受益。在竞争日趋激烈和分工日趋专业化的社会,知识更替越来越快,工作岗位越来越要求跨学科背景,只有终生学习的习惯才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

而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审美品位、社会交往、社会归属感等精神享受更加重视,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人们不断充电,适应新的知识结构、社会环境和时代潮流。

只有每个个体乐思好学,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不是投机取巧走后门,偷奸耍滑占便宜,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凌驾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国家就不会腐败,民族就不会衰亡,个人就不会堕落,世世代代都会生活在美好和希望之中。

如果你去欧洲、北美以及日本等国旅游,你会发现火车地铁、景点草坪、都市广场或休闲咖啡吧等公共场所,总有老者或少年手捧书籍,沉浸在阅读的享受之中,丝毫不受外部干扰。而在号称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人们闲暇时光的常态或是看呆喧哗嗑瓜子,或是抽烟喝酒打麻将,在公共场合看书却被看作是作秀,不合时宜,人们总认为这种学习应该在自己家里或是在学校的课堂里才合乎情理。如此看来,这个民族的五千年文明是不是快到头了?我不禁打个寒颤。。。。。。

所以,国家立法全民阅读,意义重大,刻不容缓,虽然有些人觉得这很滑稽搞笑。

然而,全民阅读需要立法吗?立法真得能解决全民阅读问题吗?我不以为然。立法全民阅读虽然体现国家顶层设计的积极意图,但如何有效实施则意义更大。可悲的是,贯彻执行历来是中国社会管理机制中最薄弱的环节。

全民阅读确实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投入,但终究是要靠个人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社会阅读风气的形成,而一个人的阅读习惯,自主阅读习惯,终身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必须在12岁以前,而这关键又在6岁前与生俱来的旺盛的求知欲和不加遮掩的表现欲的满足。所以,只要孩子6岁前能识字看书,就会通过现学现卖获得成就感,这样孩子对阅读就有了动力和兴趣,兴趣久了,也就自然成了习惯。其实,只要抓住3-6岁快速快乐识字,6-12岁大量适龄阅读,终身阅读的习惯就无需立法就能自然形成,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这么简单的事弄得如此复杂呢?

如此看来,3-6岁快速快乐识字是个大课题。快速,需要儿童注意力集中,快乐,需要孩子兴奋和有激情,而只有喜闻乐见的游戏和活动以及感性的认知模式才能让孩子长时间保持激情和注意力。

家长一对一教学、小学填鸭式教学、幼儿园人多速度慢等都不能让孩子保持激情和注意力,只有小班游戏教学和感性认知的教材才是3-6岁孩子快速快乐识字的两大重要条件。

我们现在有很多识字培训机构,要么课堂形式小学化,死记硬背,孩子不仅不愿学,而且还忘得快;要么教材和认知模式小学化,用理性的笔画识字法和拼音识字法教3-6岁感性的学龄前孩子,枯燥无味,事倍功半,最终不了了之。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7岁是儿童由感性转向理性的分水岭;有的用儿歌识字或亲子阅读识字,识字速度极慢,很少能坚持到孩子自己能够看书的时候,最终无功而返。

因此,实现全民阅读就需要每个人都有终身阅读习惯,而终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就必须让3-6岁儿童能阅读,4-9岁儿童喜欢阅读,6-12岁儿童大量阅读并养成阅读习惯。而这一切的前提首先是要3-6岁识字而不是7岁上小学开始识字。同时,符合学龄前儿童感性认知的照相识字模式和集体游戏教学的课堂形式、高效系统的教材、训练有素的专业老师、书香童趣的环境以及配套的适龄读物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原文来自龙脊识字阅读学校官网www.longiant.com
2013-10-23 16:50:5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0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