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居民 |
经 验 值:12 |
魅 力 值:53 |
龙 币:84 |
积 分:56.5 |
注册日期:2013-10-30 |
|
|
|
儿童学习英语的误区
我的一个朋友,唐老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系,擅长英语教学,他自己6岁的孩子说英语就像母语一样流利(很长时间他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是英语)。唐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做英语和汉语的分类,孩子和人交流自然就会选择合适的语言。唐老师擅长观察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孩子的自然属性(自我认知)和社会属性(群体认知)有敏锐的洞察力,而且爱和孩子玩。主要的方法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方法,通过肢体运动、音乐、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对英语像母语一样认知,有利于英语思维。愿意在课余时间带一群孩子学习英语,收费50元/小时,性价比特别高。咨询电话13269427190,53660906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学习英语未必一定选择大品牌的机构。这些机构招收外语系的学生教英语,可能英语基础不错,但是未必会教)
儿童学习英语的误区
因为我的伙伴TD擅长的教学之一是外语教学,所以我把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又做了一番研究。期间好友Jacqueline给我推荐了一篇天涯上特别好的文章,是漏屋老师写的,将我之前对外语教学的不同理论之间互相冲突的困惑做了很好的解释。同时,看了那篇文章,我又特别惊叹于TD的直觉,虽然他自称很少去研究理论方面的书籍,但是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选择了一条最合适儿童初学者(包括成人的初学者)的英语学习方式: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简称TPR学习法,中文翻译是全部身体反应法,也有叫自然体验法)的。漏屋老师的文章主要是针对成人学习外语的误区和正确做法。我斗胆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篡改一下,精简的分享给大家,有兴趣的人去看漏屋的原文。
对于成人学习者长久以来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记忆语法规则很重要,我们都有背语法规则的痛苦经历。现在对于幼儿的英语已经不那么强调语法,而是从听说开始。但是只要上了小学,还是会要求记忆语法规则。漏屋老师文章里有一句精辟的话:其实学英语基本用不到语法,即使考试也不需要对语法熟悉,就是看着哪个选项读起来顺就好了。通过背单词和语法规则来学习英语不仅慢,而且听说读的效率都很低下。为什么这么说呢?简单的说来,如果我们需要使用语法去听、说和读,那我们是在进行翻译的过程,翻译的过程相当于逻辑运算。人脑逻辑运算的速度是很低的。譬如我们想和办公室的英国同事搭讪,“今天早晨挤地铁人特别多,我差点没挤上去。后面的人推了我一把,把我推进车厢,但我几乎撞到柱子了“。然后你想,这句话怎么说成英文呢?今天早晨容易,this morning,地铁也容易subway,人特别多怎么说?crowded? 好像不是特别顺,但一时也想不起其他了,那就用这个词吧,this morning the way is very crowded,第一句给拼出来了。我差点没挤上去呢?I was almost XXX, 憋了半天没憋出来,卡住了。脑子灵活的想到换个容易的说法,I almost can't get on the train. 听着别扭也混过去了。后面的容易,someone behind me pushed me and I get on it. 但最后一句呢?I nearly ... the column. 描述出这个场景你可能需要三十秒甚至更久,中间也顾不上时态啥的。别人在旁边耐心的等你说完,然后同情的说“wow, it must piss you off" 。你又傻眼了。然后尴尬的沉默。而不通过语法换算而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人描述这个场景就是十几秒,而且用词准确无误。
说话自己还可以控制。但是听就不行了。一段复杂的句子,就算每个单词其实都是你学过的,但是很可能除了最开始的两三句你翻译过来听懂了,后面的都过去了。所以说,如果每句话需要通过语词语法翻译来进行处理的话,速度慢,而且出错的几率高。漏屋的文章里说语言学家的事情,而不是外语学习者的事情。语法在高级阅读和高级写作的时候会有用。譬如读复杂的长句子,你可以用语法的知识来判断一下哪个是哪个的从句。而写作的话,语法能够帮助你更精确。
除了必须学习语法这一条, 儿童学习外语还有其他几个误区:2) 只要敢于张口说,就能练好口语,所以要给他创造对话的环境,譬如参加英语角 3)给孩子听大量的英语 4)最好跟着外教学。5)从认字母和单词开始学习英语、
关于张口说这点,我从中学时就参加过英语角,大学时也参加过,到美国以后也是强迫自己和别人对话。 但是我发现自己翻来覆去的说的就是,what sports do you like? what books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your job? what do you want to in the future? 等等。想就某个话题深入交谈一下,就卡壳了。或者生拼硬凑的弄出一堆Chinglish的东西出来。有人认为是词汇量不够。但是我四六级优秀,去美国之前也背过新东方的红宝书,自认一万个以上的单词量是有的,但说的时候怎么就总想不出那个词呢?其实道理和上一条类似。我们说英语的时候,是从我们的词汇库中去搜索和对应意义相匹配的词,再拼接起来。但这是人脑所不擅长的,这方面计算机比人脑强多了。就算说得再多,每次说的还是错的,反而是错的不断得到强化了。回想我们说母语的时候,是没有这种去记忆中翻腾的过程的,即使在我们大脑不清醒的时候或者极度困倦的时候,用母语和人进行对话都是没问题的。
关于听大量的英语这点,有些家长给孩子放新概念英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BBC广播等,觉得听多了孩子就有感觉,甚至可能潜意识里有了英语的积累。其实大多数时候这种灌输属于无效输入。漏屋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很有意思。譬如在你的办公室里两个人成天讲阿拉伯语,按说这是很好的阿拉伯语环境啊,可是保准你听了几年对阿拉伯语还是完全屏蔽。很多在美国呆了好多年的人,上班的同事都是说英语,环境已经够好了,但还是听不懂。为什么呢?漏屋举了i+1理论,和Vytoksky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类似,就是说比现有的水平稍微高一些,输入才是有效的。譬如听或者读,在素材中新的单词量的比例不能超过20%。
关于对外教的迷信,很简单,会说外语的人不一定会教外语。就像我们汉语说得很好,我们未必知道怎么教会一个阿拉伯人说会汉语。外教也未必口音纯正。来自英国美国的人也可能有各种地方口音,更别说其他国家的了。当然,如果有一个口音纯正又懂得教学的外教,是很不错的。关于口音,我觉得也不必那么执着。我在美国认识在我听来口音起怪的印度人和日本人,但他们用极怪的口音和美国人交流一点问题没有。倒是我,虽然口音纯正,在美国的头两年和他们说话还是磕磕绊绊的。
最后,关于要先认字母和单词的误区。其实,听、说、读、写 ,这正是学习外语的正确顺序。从听开始,然后是说(想想我们学习母语的时候是从婴儿起听了大量的父母的对话,然后到了一岁多我们突然开始“冒话”),然后才到读和写,这样有利于培养用要学习的那门语言进行思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