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居民 |
经 验 值:107 |
魅 力 值:16 |
龙 币:868 |
积 分:311.2 |
注册日期:2014-08-28 |
|
|
|
学龄前幼儿的心理卫生
学龄前期指3~7岁这一时期。学龄前儿童的神经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给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的前提。一般来说,3岁以前儿童的大脑内抑制过程发展很慢。约从4岁起,内抑制的发展就很快,为儿童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和更好地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行为提供了生理条件。但这时,抑制过程还比较弱,而兴奋仍占优势。所以,这时期的儿童容易兴奋、激动和喧闹,因而要他们坐得过久不行。“爱动”似乎是这一时期的普遍现象,要求他们从事过分细致的作业,常不能胜任。因此,家长在安排他们的学习活动时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游戏是这一时期儿童的重要活动形式,孩子在游戏中不仅丰富了知识,而且还了解了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受到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儿童的游戏需要得到成人的指导,才能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儿童在游戏中能反映出他自身的生活情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游戏来发泄他被压抑的情绪。
夜惊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儿童在睡梦中突然哭喊惊叫,两眼直视或紧闭,表情紧张。儿童夜惊的内容往往是反映恐惧性的情感体验。这时期儿童的情感还很不稳定,可以破涕为笑;也出现冲动性,在不如意时可发脾气。还有一个特点是易感性,他看到妈妈伤心流泪,他也会哭起来。正由于这时儿童的情感不稳和敏感,家庭中各种恐惧情景、父母的粗暴行为和错误教育方法,均能引起儿童的强烈情感反应。
到了学前期,幼儿园的教师不断向儿童提出要求,并受到集体生活的影响,加上父母不断地引导,孩子开始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成人和集体的要求。这样,儿童的个性就逐渐培养起来了。在孩子5岁以前,父母和家庭的影响是主要的。如教育正确和引导得当,儿童从爱父母、爱小朋友和爱幼儿园老师而逐渐培养起爱祖国、爱学习和爱劳动的初步的个性倾向。学前期培养起的个性倾向虽尚属雏形,但对今后的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