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6鹦鹉螺号核潜艇
从波士顿返回纽约的路上,我们顺路参观了潜艇博物馆,那里停泊着鹦鹉螺号潜艇。
整个博物馆大楼就是模仿潜艇的样子建造的,在楼里模拟驾驶舱中的潜望镜高高地伸出大楼,视野远及周边的群山与河谷。

(潜艇博物馆,门前黑色的大圈显示的是俄亥俄号的直径,小圈是贺兰德号的直径)
团副小时候最先听说鹦鹉螺号是在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这鹦鹉螺号纯粹是没有羁绊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产物,要知道,在法国凡尔纳[Verne]写作这本书的1869年,两万里不需要加油的潜艇真是天方夜谭一样的故事呀!

(潜艇内部构造展示)
小说发表仅仅几十年之后,核动力潜艇就出现在美国海军的序列中。1954年1月21日,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下水,水下续航50天,数万公里不需要更换燃料。凡尔纳的想象变成了现实。

(潜艇操控仓模拟)
美国海军把这艘核潜艇命名为“鹦鹉螺[Nautilus]号”,编号SSN-571,时任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参加了下水仪式。“鹦鹉螺”号核潜艇艇长90米,总重2800吨,全部建造花费5500万美元;平均航速为20节,最大航速25节,最大潜深150米,潜艇外形为流线型,整个核动力装置占艇身的一半左右。

(潜射导弹的展示和讲解)
1958年,鹦鹉螺号从海底成功穿越北极,开启了人类航海史上新的一页。1980年,鹦鹉螺号退役,2002年,重整过的鹦鹉螺号被安置在美国海军格罗顿[Groton]基地,供公众参观。
小说中的鹦鹉螺号太有名了,以至于很多舰船都以其命名。比如美国海军二战中驻珍珠港的SS-168潜艇也叫鹦鹉螺号。
要离开潜艇博物馆时,突然发现墙壁上《海底两万里》的大幅插图和凡尔纳的名言:“What one man can imagine, Another can achieve.”只要一个人可以想到,就有其他人可以实现。

(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大幅插图和凡尔纳的名言)

(停泊在码头的鹦鹉螺号)

(馆外也有不少陈列,包括多艘小型潜艇、潜射导弹发射架等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