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范哈内亨
范哈内亨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593
魅 力 值:95
龙    币:200
积    分:344.7
注册日期:2015-03-09
 
  查看范哈内亨个人资料   给范哈内亨发悄悄话   将范哈内亨加入好友   搜索范哈内亨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范哈内亨发送电子邮件      

【回望童年忆中秋】+那些年,那些中秋,那些事

  中秋节在我们家乡是很重视的节日。也就是俗称的八月十五。地位仅此于春节。所以,风俗主要有吃饺子。另外最重要的风俗是走亲戚,看望长辈等,当然标志性的礼品就是月饼。

  先说下风俗吧,在那些年,拜金主义还没有那么盛行的时候。中秋节是检验人品的时候。往往一些老人在外面聊天,能炫耀的不是自己多么有钱,而是收到了多少人的月饼,或者是有多少人来看望他/她。尤其是后者,每每令人羡慕不已。也讲究礼尚往来,如王先生看望李先生的父母等长辈,李先生也要去王先生家拜访。这样多数是朋友级别的,也是后来风俗的演变。在我记忆里,比较早期的风俗就是五服以内的亲戚。在节日庆祝中,有吃饺子的风俗。大概是对于贫苦人家,饺子是奢侈品。所以过年吃饺子,八月十五包饺子,什么元宵节吃饺子之类都是表示庆祝。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奖不也是包饺子庆祝吗?哈哈。

  晚上照例是赏月。一般是家庭为单位,吃完晚饭,遥望那轮格外明亮的月亮。然后长辈通常会给孩子们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我那个时候比较想知道的是吴刚的那把斧头到底是何来历?看个桂树都砍不倒,估计是被铁匠蒙了吧?

  再说下月饼。我们那个地方,比较多就是现在被诟病的五仁月饼。但在那个时候确实是美食。因为本人确实不爱吃月饼,原因过会说。在那个时候,五仁月饼,枣泥馅,豆沙馅,还有就是白皮月饼,是比较常见的种类了。包装也很简单。跟春节时包装点心的盒子一样,只不过上面的红纸上印着中秋月饼四个字。到了九几年,我记得县城里出现了用鸡蛋和面的枣泥馅月饼,一下子抢走了很多农村作坊的生意。月饼常见有软包装和硬纸壳包装。硬纸壳包装的比较好吃的就是白皮月饼,至于白皮月饼是什么样的,就是一种白色酥皮,现在超市里的那张酥饼很类似。

  最后说下我和月饼的一些事情。有一年的夏天,我们兄弟两个在外乘凉,突然觉得肚子饿了。我慈祥的外公,一声不响去外面买了月饼给我们弟兄两个吃。距离八月十五还有比较长的时间,月饼还比较贵。我们饱吃一顿,然后睡着了。第二天就感觉不舒服。就是不能闻月饼的味道。呵呵,到现在也很少吃月饼,但在那个时候,月饼确实是我们的美味。另外,八月十五过后,我常常被祖母叫去拿月饼。也常常听到铃铛响声,那就是奶奶过来开门了。铃声的节奏是叮铃,叮铃铃铃,并不符合音乐的节拍,但对我确是吃美食的号角。月饼在奶奶家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用来串亲戚,另外是用来给神仙做贡品(祖母一辈子烧香磕头,九十四岁善终。我并没有鼓励封建迷信哈)但我那个时候照例是跟着磕头,求神仙菩萨保佑。祖母在一旁指挥,磕头作揖,求保佑等。然后照例就是抱着一大堆的月饼回家做零食。直到我读大学的时候,放假回家,还能再奶奶家看到留着的月饼,那个时候的工艺还真不错,硬的当当响,却没有发霉,当然是五仁月饼了。

  中秋节对于童年的我们就是月饼,客人还有饺子。另外就是大家聚在一起比谁的眼力好,能看到月宫里的嫦娥和玉兔。那时的中秋节是充满欢乐的,是充满欢乐的。

  现在,生活中磨砺了很多。中秋节也变淡了。股筹交错的酒肉朋友代替了亲人,但是,中秋节的到来,仍然唤起我的回忆,尽管往事如烟,恍惚中依然可以看到我的奶奶,我的姥爷,还有我的父亲,他们的面孔依旧清晰。

  另外插几句题外的话,祖母对我格外疼爱或许跟我童年在她家生活有关。祖母的钥匙上系着一个鸡蛋大的铜铃铛。我看着很是羡慕。有一次我忍不住问祖母要那个铃铛。但我那是并不知道对于耳朵不太好的祖母来说,铃铛是比较重要的,免得丢了钥匙。祖母便说:迟早是给你的,等我没了就给你。我那个时候不知道怎么的,就脱口而出:我不要奶奶死,我不要铃铛。祖母听了当时就红了眼圈,拿蓝围裙擦拭着眼睛。现在铃铛静静地躺在家里的一个盒子里,我依然盼望它能再响起,像从前那样的节奏响起:叮铃,叮铃铃铃……


(此文由webmaster在2015-09-23 17:01:47编辑过)
2015-09-23 16:46:3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7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