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英语在应试制度中的淡出?
如何看待英语在应试制度中的淡出? 知乎匿名网友 高考取消英语是我听过关于高考改革的最愚蠢但又呼声最高的建议。我认为英语的确是最有用,最必须,也最需要尽早打下基础的学科之一。 高考取消英语就是标准的因噎废食,不过我们还是仔细看看有哪些认为英语“噎人”的论点,这样才能展开有效反驳: 1、因材施教 & 英语无用论 这大概是听到最多的观点了,有几个版本,我逐个反驳一下: “大多数人一辈子用不到什么英语”:99.9%的人一辈子用不到古文;大多数人一辈子用不到高中数学…… 这种论调对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两个世纪以前,他们想要的不是教育,而是培训。如果我去新东方学厨艺,结果我学到的东西对我做厨师没有帮助,那就是差评;如果我去新东方学托福,结果对我考托福没有帮助,那就是差评。但教育,至少大学二年级以前的教育就应该是通识教育,是为之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做人打下基础,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用到什么,如果没有这些基础,那就是对学生(未来发展机会)和社会(各类人才资源的数量和素质)的不负责。如果你不认同,那就可以选择不上高中不上大学,去学更实用的技能和手艺,但既然上了高中,就别怪高中教育不如技校“实用”。 “大多数人学了这么多年还是不会真正使用英语”:这跟英语无关,跟如何教英语学英语有关,我不认为取消英语会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任何帮助。有些人认为,如果英语学习社会化了,没有应试的压力学生应该会真心因为兴趣和需要学习英语,回归英语学习的本质。但问题是,在其他学科都仍然应试的情况下,学生就算知道英语的重要性也往往要给高考需要考的科目让步,在实用主义深入骨髓的当下,高中学生的一切活动都以高考为中心,一旦英语取消或者比重下降,期望他们在课外自主学习英语是不太现实的。比如,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谁都知道,身体健康比英语重要多了,但仍然有很多学生为了做题,从来不锻炼。整体的应试教育下,人的选择都是畸形的。 “很多硕士博士因为英语没过毕不了业,教授因为英语不行评不了职称”:仍然跟英语无关,是政策灵活性和英语考查形式的问题。说实话,到了硕士博士教授级别,除非是什么中国特色的学科,否则英语水平不行怎么可能做研究?各类文献和前沿进展都是英文的,你若不看能做出什么研究?所以硕士以上的英语应该主要考察阅读文献之类的能力。 评论中一些观点认为:“既然英语这么重要,那就算不高考大家也会学啊,再加上市场调节,没什么问题啊”。那么既然义务教育这么重要,那即使不强制大家也会学啊,干吗还要‘义务’呢?” 问题就在于,完全放任人的自由选择和依赖市场调节有时候会对个人和社会整体产生危害,这就是公权力和公共资源存在的意义。如果真的放任十几岁的孩子选择上什么课,大多数会选择什么也不上,教育政策不由学生投票表决是有原因的。其实要说受厌恶程度的话,英语和数学还真是难分伯仲啊... 另一些观点认为英语的重要性明显不如语文和数学。那我们来看一下:互联网上每天产生的英文信息量可能比其他所有语言相加还多,世界上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都使用英文,英文是科学、国际贸易、外交、航运、航空等领域的通用语言,是国际交流的默认语言。在许多领域,添加翻译这一环节是会大大降低效率的,比如在科学领域,一本书还没等翻译完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在信息时代,能够及时获取一手信息和必须等待二手信息之间的差异可能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更别说学习英语还能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历史、政治、社会,消除对世界的偏见和误解,这对中外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化不会问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要傲娇自己一边玩去,想通了自己慢慢追上来。这样说也许有些绝对也有些悲哀,但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英语就是方向,英语就是世界。也许高中英语的确对于一些人来说根本用不上,但高中数理化也是同理。它们都是基础学科,是为了将来打下基础,不是为了有直接兑现的实用功能。 强调英语教育的另一方面原因和语言学习本身的特殊性有关。其他一些学科,比如政史地,甚至数理化生等,只要有了一定基础,那么学生有机会在短时间内通过密集学习,相对好地掌握学科下某个细分领域(特例当然也有)。但是英语要靠积累,让大脑持续获得训练,进行适应和强化,所以突击式学习的效果一般比其他学科差(说的是真实掌握情况而非应试能力)。也就是说,对于一些其他学科,即使你在学校里没学到某方面知识,那也至少有一定机会在工作中自学补救,但英语到要用的时候才发现水平不够,再设法提高就格外地困难和缓慢了。再加上人脑学习语言的天赋随着年龄增长不可逆地迅速下滑,如果不在小学中学打好基础,寄希望于大学、工作时再弥补再按需学习,是一件非常低效和痛苦的事。所以放松中学英语学习,吃亏的还是学生自己。从中学就开始赌自己这辈子用不到英语,到底是“理性选择”,还是心理暗示自我安慰? 2、公平性 这一点说的人很少,但我觉得其实很重要。城乡之间英语水平的差异大于其他任何科目。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一直存在,但英语这个学科的特殊性拉大了这种差距。人类学习语言的天赋是随年龄增长不可逆地下降的,所以接触英语越早,基础就越好,农村孩子很多十几岁才开始学,但城市孩子一般七八岁甚至更早就开始接触了,这个起跑线就差了很多。英语听说读写中,至少听说读都对客观条件有较高要求。农村孩子可能一个学校只有一个录音机,一周听一两次英语,城市孩子每堂课都能听,能把音频放在手机里随身听,还能看各种美剧英剧电影,听各种英美流行歌,所以根本没法比。农村孩子想说英语也没人做对话,没人纠正,甚至因为考试不考而不根本不鼓励他们开口,城市孩子情况相对好一些,再不济也能背背课文。农村孩子除了课本就没啥英文读物了,阅读量不够,也不利于培养兴趣,城市孩子只要想读,就有资源,多少孩子捧着哈利波特原版硬啃,这种热情在农村是几乎见不到的。更别提城市孩子能在互联网、游戏、大街上接触到和学到大量英文词汇,日积月累差距就大了。有人觉得英语口语听力既然不考,那不学也不会对笔试产生影响。但一门语言是一个整体,听说读写少了任何一环效率都会大打折扣。英语往往不是靠学出来的,是靠听出来、说出来、用出来的,有足够的输入和输出训练,英语想学不好都难,反之,没有足够的输入输出,再怎么死记硬背语法和单词效果都不大。所以,英语的确是对农村学生非常不公平的一个学科,而他们较差的英语基础也会在他们之后的学习工作中造成各种障碍。 当然,如果废除高考英语,差距可能会更大。如果高考不考,农村孩子估计就根本学不到英语了,而如果想到了大学或者工作了再学,难度就非常大,吃亏就更多了。就像高考和招生虽然对农村学生各种不公平,但如果没了高考,就更不公平了,连争取公平的机会都没了。如果高考是600和500的差距,那么如果没有高考大家纯拼资源,那可能会是600和200的差距了。 3、母语和国学 一些人觉得学英语使学生中文水平下降,不重视中文学习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前者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语言学常识和对语言的狭隘理解。人脑是个很牛的东西,两种甚至多种语言并存根本不算什么,不会存在学一种语言会把另一种语言“挤出去”的情况,更何况那种语言还是母语。那为什么有些人英语学多了偶尔会想不起中文词呢?道理很简单:用进废退。可以类比打字多了不会手写汉字。问题不是英语学太多或者打字太多,而是汉语用得太少和手写汉字太少的问题。解决办法(如果你觉得这是个问题的话)不应该在英语上开刀,而应该鼓励学生除了日常简单交流外,用中文进行一些相对正式的公共演讲,开展一些诸如话剧、辩论的活动,并在平时尽量克制用英文词代替中文的习惯。 再来说说许多人对语言的狭隘定义。一般对语言“标准用法”的定义有两种:prescriptive (规范式) 和 descriptive(描述式)。规范式就是人为规定,中文应该这么说,A用法是对的,B用法是错的。描述式认为,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习惯的用法就是正确的用法。一般这两种定义是互补的,保证一种语言在具有稳定性、统一性的同时,也能与时俱进,保持活力。但一些人似乎只认同规范式,否认语言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认为现在的孩子说的话和自己当年说的话不一样,就认为不对,然后把黑锅扣给自己不会说的英语。但孩子们说的话,不管是朋友间的私下话语系统,还是各种网络语言,都是正常的中文。在网络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如果中文不受任何影响,没有任何改变和适应,那才值得焦虑,因为这说明中文是过时的将死的语言。大家想一下自己的方言,近十年来是否还在产生新词新用法,有多少词汇和概念越来越无法用方言表达,然后再对比一下普通话的活力,就知道为什么方言正在消逝。 后者一不小心就落入民族主义陷阱了。我只想说,如果传统文化和国学因为孩子们每周学几小时英语就面临危机了,那到底是英语的问题还是传统文化和国学的问题?扣黑锅最容易了,难的是寻找自身问题,认清潮流,与时俱进。 4、减负 又是选软柿子捏。在中国的教育现状下,哪怕是教打麻将,都能给学生带来负担,让他们失去兴趣。即使把除了语文之外所有科目都取消,学生负担也不会有半点减轻。况且英语还算是比较能教出趣味性的一个学科,放点电影、美剧,让学生排点小短剧什么的,兴趣很容易调动的,也算是一种减负和调解了。追着英语打不排除有排外情绪在作祟。 5、民族主义 & 意识形态... What a big surprise... 看了一些新闻才发现,这事情到最后可能还是政治挂帅,为政治服务的结果。我们来看一些来自官媒的话语: “当英语一路狂飙的时候,中国的汉语言文化却显得有些步履蹒跚” 之前说了,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问题跟英语没半点关系,你自己步履蹒跚,非要把别人也拉倒? “学不学外语、用不用外语,还是应该让市场来做决定” 敢不敢让市场决定学不学政治和中国近现代史?义务教育、通识教育是每个社会的根基,市场有什么说话权?平时随心所欲践踏市场,要用了就甩出来挥两下,真是方便啊。 “年龄过小在学习的时候并没有自己的意识,在这样的阶段让孩子中文、英语一起学,在两种语言之间频繁切换,难保会对孩子本身应当具有的第一交流系统发生混乱” 这种没有半点二语习得常识的东西就别拿来误导人了。幼儿习得语言时的大脑是人一辈子语言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真正的双语人一般都是在幼年开始接触双语的,二语学习开始越晚,成为完全bilingual的可能就越小。新加坡许多孩子3岁的时候就已经习得二语甚至三语了。按照原文逻辑,这些新加坡孩子应该什么语言都学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认知模式想当然地套到幼儿身上,怎能不闹笑话? “民族语言与外语的传承或学习,总该有个轻重缓急之分吧?” 典型的“两难推理”逻辑漏洞(false dilemma),凭什么汉语外语只能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好好的语言一定要扣上“民族”这个前缀来占领道德制高点,这到底是有多不自信?怎么不说英语还是世界语言,学术界通用语言呢。 “或多或少会给孩子一种崇洋媚外的误导,无法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中国的学子们个个学有所成,却一心想着出国,甚至移民。如此享受着中国的资源,促进着外国的发展,花着自己的钱帮别人养孩子,我们大力投资教育的意义何在?” 实在忍不了了,移民和人才流失也能怪外语?!标准的治标不治本,避重就轻,自欺欺人。难道每年几十万人出国是觉得自己英语学得太好,不出国浪费了所以才出国的么?不反思下国内对人才的不尊重、环境恶化、对知识产权的侵犯等等问题,竟然怪外语?就相当于自己孩子喜欢去邻居家玩,你却觉得问题出在孩子有腿,打断了就不会跑了。这种鼠目寸光,缺乏全球化时代基本常识,夹杂着排外/仇外、民族主义的反社会人格自卑心理竟然又跳了出来占据主旋律,真是令人叹息。另外,“崇洋媚外”这个词也是时候该淘汰了吧,仔细品味一下,那种天朝上国傲视蛮夷之地的气息还在。 “某种意义上说,从全民英语热到冷静对待英语的地位,谁说不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呢?” 这神逻辑绝对是在搞笑吧,明明都已经通过舆论造势,政策打压,还祭出了民族主义大旗,就为了打倒英语这个莫须有的假想敌。这不是懦弱和自卑是什么?竟然还敢说这是自信的表现,能再不要脸一点吗? 6、其它:这个只能算是吐槽... 听过一句话很经典:一百年前,我们学英语是为了认识世界;现在,我们学英语是为了认识中国... 话说回来,现在的外语教育确实是有很大问题的,但如果选择性忽视背后的结构性问题,而片面认为这是过分重视英语所导致的,那就是虚伪和荒谬。甚至可以说,问题不是过分重视英语,而是不尊重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外行指导内行,制定出僵化落后的教学大纲,把文史哲和数理化的教学方法生硬地搬到英语教学中。对英语教育不了解,也不尊重,这种无知和傲慢,是教育最大的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