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疫苗打不打?抽茧剥丝,关于疫苗的是是非非
日前,“疫苗事件”牵动了无数父母的心。面对此类事件,特别提醒大家,遇到种种传言,不必恐慌,首先要冷静冷静再冷静,了解相关知识,擦亮眼睛,懂得甄别,做智慧父母。特为您聘请到各类专家,来就大家一直所关心的疫苗有关的知识性话题做个科普,还希望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关于二类疫苗,这些知识要了解! 1、 什么是二类疫苗? 本次事件涉及到的都是二类疫苗,那么到底什么是二类疫苗呢? 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相对于一类疫苗来说,二类疫苗由于是付费自愿接种,因此利润空间更大。此次事件中涉及的疫苗则是条例中规定的二类疫苗。 2、 二类疫苗需要接种吗? 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关于二类疫苗(即付费疫苗)的接种建议: 家长在选择接种二类疫苗时可以根据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的身体情况等做出决定。家长在选择前,还应了解各种疫苗的特性、适应证及禁忌证。 如孩子机体抵抗力较低,平时极易患病,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应选择接种流感疫苗。 来自专业医生的建议: 如果您的经济条件允许,宝宝又没有接种付费疫苗的禁忌症,那就给宝宝接种吧,因其实就是需要您付费,另宝宝接种疫苗会疼痛或出现一些副作用,但疫苗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这些。 专家连线:正常情况下打疫苗后孩子会出现哪些反应?什么情况下家长需要带孩子紧急上医院? 孙美平(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说到疫苗不良反应,首先要明确概念。疫苗不良反应包含两个方面: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主要有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一般不需要临床处置,可以自已恢复,发生率低。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主要有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极个别的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等,疾病程度严重的,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接种后家长主要注意观察哪些情况? 孙美平(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一般打预防针后发热很少超过38.5℃,往往烧烧就会降下来的。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以不用特殊干预;若超过38.5℃,可以给孩子服用不含阿司匹林成份的退热药一次,即可退热。如果是感染疾病引起的发热,即使服用退热药后,体温可以再次上升或者持续高热不退,此时家长应特别警惕,要及时带孩子就诊,但特别提示,有的家长容易忽视这一点。因为,有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前,已感染了一种疾病,但处于无症状的阶段,接种疫苗后,随着感染疾病的发展而出现了发热,由于医生告知接种疫苗后,孩子可能有一过性的发热,家长误以为是打预防针所致,而贻误疾病的治疗。实际上,这种情况属于偶合,即疾病发病时间与接种疫苗的时间,发生了偶合。 另外,如果孩子在接种疫苗前身体不适,家长不必急于带孩子打预防针,先观察1-2天后,疾病不发展后再确定是否接种,尽量避免发生预防接种偶合的不良反应。 如注射了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可能会造成局部硬结。处理方法:可以从注射第二天开始用毛巾热敷,因为第一天刚打完针,需要让针孔闭合,以防止发生感染。热敷时要注意,孩子皮肤比较细嫩,不要烫伤孩子,温度要适宜,每天热敷3-4次,一次15分钟,可以改善促进局部的组织吸收。 联合疫苗与普通疫苗有什么区别吗? 郑东旖(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医师): 五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五种疾病,接种联合疫苗还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减少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发生的风险,二是减少了孩子院内交叉感染的几率。 温馨提醒:哪些情况下不宜打疫苗 首先,在接种的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治愈这些病后再接种。其次,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的儿童,应查明发烧的原因,治愈后接种。 因为打防疫针会出现体温升高的反应,加重病情,另外,发烧往往是流感、麻疹、脑膜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接种疫苗不仅会加快发病,还会加重病情,使病情复杂,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 同时,疫苗中的抗原成分与致病的细菌可互相干扰,影响免疫力的产生。此外,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2周,处于恢复期的儿童应缓期接种防疫针;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也不宜接种。 因为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体质往往较差,对接种疫苗引起的轻度反应也承受不住。他们有病的器官不能增加额外的负担,故接种后往往会发生较重反应。另外,接种疫苗后肝脏的解毒、肾脏的排泄等功能都要加强,影响有病器官的康复;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这些儿童由于形成免疫因子的原料缺乏或免疫器官功能不好,不能产生免疫力,故不宜接种; 有过敏体质及哮喘、荨麻疹、接种疫苗曾发生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极其微量的过敏原,对一般儿童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对体质过敏的儿童来讲,由于其敏感性极高,也会发生过敏反应,给儿童带来危害。 腹泻的儿童,大便每天超过4次者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减毒活疫苗。因为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掉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 在传染病流行时,密切接触了传染病人的儿童,不宜马上接种疫苗,必须经过该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后未有发病再接种。不宜接种疫苗的儿童而又必须接种时,如被狂犬咬伤者必须接种狂犬疫苗,这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和密切观察下方可接种。
内容来源自搜狐母婴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