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解真正的延迟满足,坑娘,坑爹,坑孩子
文/桐阳妈 不少父母咨询过,孩子到底应该延迟满足还是及时满足?我今天详细写一下延迟满足。 先了解一下延迟满足得理论起源: 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得比英幼儿园主持了著名得“棉花糖实验”。在32名成功参与了实验得孩子中,最小得3岁6个月,最大得5岁8个月。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得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 这项实验最初得目得,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律能力。然而,18年之后,在1988年得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得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孩子,在青春期得表现更出色。1990年第二次跟踪得结果提供了更客观得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 1976年,米勒和蕾切尔(Miller,Dale T.; Karniol, Rachel)小组发表论文指出:当孩子觉得“自己在掌控着延迟的过程”(即他可以随时停止延迟),那么他主动延迟的时间会更长;相反,如果孩子发现“外人在控制延迟”(即自己是被动的),那么他的延迟时间会大幅缩短。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对此的解释是:被动感,会激活愤怒情绪系统(先天的本能情绪之一),进而干扰了自控能力。 2011年,当初参加实验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接受了最新的大脑成向检查,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延迟满足再研究”小组,于2012年发表了他们的成果:他们把实验改为两步,在第一步中告诉孩子,如果等待,将得到“更好的蜡笔”,第二步则沿用传统的棉花糖实验。实验者把孩子分成两组,A组由“可信的大人”主导,即在第一步中兑现了“更好的蜡笔”的承诺;而B组孩子则由“不可信的大人”主导,这个大人在第一步中食言了。结果在第二步的实验中,A组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B组只有3分钟。 现在,米切尔团队正在更广泛地调查他们的家族遗传性以及养育方式等,希望找到调查结果呈现出的种种现象的原因:遗传的、后天养育的、脑神经结构的等种种影响因素。 以上是关于延迟满足的相关实验。 以下是我关于这个实验的分析,属于个人观点: 1.参与实验的孩子年龄:3岁到6岁。 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 3岁之前的孩子没有参与,说明3岁前的孩子,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还不完善。同陌生人的信任感不足,同陌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不完善。 大部分国家规定,孩子满3岁上幼儿园,孩子才逐渐能够适应外在环境。3岁前的孩子主要靠父母无条件爱和接纳,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觉得自己足够好。3岁前,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听不懂,很正常。 科学家选择3岁半以上的孩子,做实验不但严谨,还符合人性。 2.孩子有主动选择权。 这个实验的行为主体看起来是实验员在操控。但是实验员告诉孩子可以做选择,你选择吃,就会少得到糖果,选择等待15分钟,就会多得到糖。 所以,这是孩子主动,自愿的结果,换句话说孩子决定忍,就能忍。孩子不想忍,就会选择吃。不取决于实验员的控制。当孩子决定忍,就会想办法实现他的目标。 3.孩子与实验员和环境的信任关系。 四五岁的孩子,性格差异,天性喜好,思维能力差异,与实验员的信任关系等,决定了孩子后面的行为。 从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每期5个孩子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表现状态,完全可以看到孩子的差异。 所以,实验员进入房间后,孩子什么状态,听懂实验员的话了吗?相信实验员吗?我有一块尝尝就可以了,还是选择再吃呢?对于孩子来说,15分钟已经很长了,孩子可能想,你不是说等一会吗?怎么我等了5分钟,你还没出现呢。为了多吃一块糖,我等待这么长时间,值得吗?得到后快乐吗? 有些孩子本身就不喜欢糖,这个实验如果大女儿参与,别说15分钟,让她等几个小时都可以,因为她至今也不喜欢吃糖。还有些孩子就是相信权威,即使心理想吃,也不敢吃。所以,这里边也会涉及到孩子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4.孩子动机与需求决定了实现目标。 这个实验的关键不在与延迟,忍耐和意志力,而在于满足。就是满足眼前的利益,还是得到更多的利益。 而实现这个满足,孩子拥有选择权,并且愿意为自己的选择付出长时间的努力,这就会涉及到孩子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并且为实现这个目标想办法。比如孩子通过哼歌、踢腿等方法转移注意力,来达到目的。 5.实验的本来目的发现孩子自律规律。 我认为这个实验的目的在于:如果孩子在4、5岁时发展出自律能力。我为什么不用自控,因为自律和自控的区别在于自律能够自我约束。自控需要控制,需要忍耐,受外在压力。 显然,这个实验没有外在约束,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如果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能够自律,随着年龄的成长,可能在长大后更容易自我约束,取得成就。 整个实验下来,没有提到任何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也没有说,经过训练的孩子,能够取得成就。 6.自我延迟满足到底那些因素决定的。 2011年,扫描成像那些自我延迟满足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问题的关键大脑前额叶的相对发展完善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是遗传,是后天养育,是脑神经结构还是其它等因素?现在还没有结论。 关于自我延迟棉花糖视频
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会断章取义。认为“不要马上满足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等待”,目的是培养孩子控制内心的欲望,拥有意志力,忍耐力。你想培养孩子自控力,你培养去吧。还引用延迟满足实验,估计沃尔特·米歇尔看到这些人曲解他的实验,也很无奈。 那问题来了,孩子的欲望到底是及时满足还是延迟满足。 那我们先看看欲望是什么? 饿了想吃、渴了想喝,有尿想尿,不想吃不吃,想玩就玩,想睡就睡,需要父母的关注和爱,这些都是本能,不被满足就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超出本能需求之外的东西,属于欲望。 细想一下,3岁之内的孩子有多少欲望呢?其实孩子就是想满足当下的吃喝玩乐和心理需求,没有涉及到什么贪欲。 所以,人为的给孩子实现延迟满足,哭了不管不抱,有需求责怪孩子,只能让孩子认为我的需求是不对的。我变得听话,变成乖孩子,才能满足我。孩子由此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这就是孩子不自信的根源。 对于孩子来说,不高兴,不满足,孩子就会哭闹。我们只需要判断孩子哭闹的背后需求是什么? 在1岁之内,孩子寻求关注,寻求爱,妈妈去干别的事情,孩子会认为妈妈不关注我了。有需求我都会及时满足,甚至上厕所都会带着孩子,做饭也是等孩子睡着,孩子醒了,我宁可晚做,或者抱着孩子炒菜。 就这样一点点和孩子建立安全感。过了一岁之后,我把孩子放在厨房,孩子能够学会等待,知道妈妈做完饭,就会关注她。 现在二女儿2岁半了,她自然能接受等待,她知道妈妈不是不关注她,妈妈做完事情就会陪伴她。 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怎么做? 1.允许孩子哭,不责怪,不评价。 别说孩子控制不了情绪,就是大人也经常控制不了。看到孩子哭闹,经常朝孩子发泄。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如果妈妈能蹲下来,倾听孩子背后的需求,能够和孩子说,你的需求没有错,你没得到很难过,妈妈很理解你。孩子的情绪被父母看见和理解。孩子仅仅是难过,情绪会来也会走。妈妈的接纳,妈妈的理解,孩子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需求。 2.给孩子选择权。 同样的事情,给了孩子选择权,效果完全不一样。 我每天带孩子出去给每个孩子2元,这2元怎么花由孩子决定,选择吃零食还是选择玩游戏,是孩子的事情。孩子感受到自由,很少多要求,偶尔一次多要求,我会满足。 去超市同样由孩子决定,每人可以选一样东西,因为是孩子自己喜欢的。孩子很满足,一点也不贪。 孩子拥有选择权,就会感受到自己可以掌控,自己可以满足。 3.平时不限制孩子是自律的基础。 孩子想玩水,想玩沙子,大人觉得特别脏,限制孩子。孩子不吃饭,不停的要求孩子吃饭。孩子不想穿衣服,大人一次次的要求。孩子在外边想玩石头,想捡树叶,大人不断的阻止。 孩子不写作业,不预习作业,大人不断的监管。 当平时总是去限制孩子这些小事时,孩子内在的基本欲望不满足,这样恰恰激发了孩子其它方面的欲望。 4.对于不能满足的需求,采用温和而坚定的拒绝。 很多孩子要玩具,刚开始父母不满足,但是孩子一哭闹,父母就会动摇,动摇之后,边责怪孩子,边给孩子。 孩子得不到玩具,会失望,会难过,这很正常。我们大人得不到的东西也会难过。结果父母愧疚心疼孩子,立场不坚定,这让孩子从失望看到了希望。父母改变了当初的决定,开始满足孩子。 前几天,有个妈妈咨询。她女儿想和几个小伙伴,春节后去滑雪。父母觉得那个时间点不合适,拒绝了孩子,孩子很难过。 持续了两周,女儿基本能接受拒绝,后来,在学校听到小伙伴们安排滑雪的住宿,回家有些难过。妈妈开始动摇了,看到孩子那么想去,她开始偷偷联系去的那些小朋友家长,结果被女儿听见了,女儿看到了希望。后来,孩子爸爸不同意去,孩子落入二次失望,二次难过。 她没办法,问我怎么办?孩子到底该满足还是拒绝。我说,首先,先问问爸爸有没有去的可能,如果你们能安排开时间,实在非常愧疚,可以听听孩子的想法,这次满足也没关系。 但是从此以后和孩子商量好,妈妈爱你,你的需求也没有错,但是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满足你,下次拒绝的时候,不会改变主意。 为什么这次先满足,因为之前都是需求不满足,孩子难过,哭闹又满足。这次满足让孩子事先知道你们以后的规则。这样孩子下次哭闹的时候,就不会纠结父母怎么变了,怎么不像以前那么爱我了,她会想到你们的事先约定。 后来这位妈妈倾听了孩子,孩子说非常想去,愿意放弃去加拿大的机会。我告诉她,这正好是一次改变你承诺的机会。她和孩子许诺去加拿大,但是至于能不能去,她还没想好。对于没有确定的事情,不要给孩子承诺。 我说,那你给孩子一个选择权,问孩子真的愿意放弃加拿大的机会。孩子说,愿意放弃。我说这个时候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下次别的小朋友组织去加拿大的时候,你立场坚定,情绪平和,并告诉孩子,妈妈尊重你上次滑雪时候的放弃选择。 没有责怪孩子,也没有评价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上次决定。 所以,孩子的贪欲不是靠控制,靠忍耐,靠的是自己的主动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下次孩子看到别的小伙伴去加拿大,肯定会难过,但是父母只需陪伴孩子难过。 父母拒绝了孩子,也要为自己的拒绝承担责任。孩子哭泣,孩子吃不下饭,孩子没心思写作业,孩子甚至关进自己屋子不出来,这些都可能会发生。因为这一切都是孩子调整难过情绪的方法。父母只需像平时一样表达爱,不责怪孩子,给孩子足够的难过时间,孩子调整情绪肯定比大人快的多。 如果父母纠结难过,愧疚,这不但对孩子没帮助,反倒激起孩子的希望,让孩子从失望中看到希望,从希望中又回到失望,在难过的情绪上叠加,对孩子是二次伤害。 4.远离诱惑环境。 别说孩子了,就是大人在诱惑面前也很难控制。所以如果真的为了孩子好,不要给孩子提供过多的诱惑环境。 我不太想让孩子看电视,电视属于被动接受,没有和父母的交流,父母的互动,对孩子成长更有好处。所以,我们家除了春节两天,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平时基本不开电视。 超市,娱乐场所,我带孩子也去的少,更多的是户外活动,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昨天带俩娃出去,她们捡了很多树叶,她们玩的很开心。我顺便告诉孩子,秋风扫落叶,秋天到了,气候干燥,叶子吸收不到营养,树叶就会落下来。 大女儿年底满6岁了,至今没有零花钱,非常自律。零食从来不多吃,出去玩的时候,我主动给2元钱,花完不再要,就在旁边看别的孩子玩。 上次看到小区孩子玩平衡车。她说,妈妈什么时候可以给我买。我说,你想要车子,没有错,但是妈妈认为那个车子不安全,妈妈很担心,生命最重要。大女儿不再要了。这就是平时我们的相处积累,孩子完全能够接受拒绝。 上周爷爷给孩子买了很多橘子,二女儿非常喜欢吃,第一天我没管,她自己随便拿,一天下来吃了八个。第二天,又吃了八个。反正我想也不多了,吃完孩子也不惦记了。结果爷爷看孩子爱吃,又买了一袋。我后来把橘子藏起来了。孩子看不到,自然欲望就下降了。 今早,孩子说,妈妈我没力气了。她说吃巧克力就有劲了。孩子看到姑姑从美国带回来的两盒巧克力,想吃了,还找个理由,我满足了两个,然后藏起来了。 指望一个2岁半的孩子能够自律,这是幻想。孩子越小,越让孩子远离诱惑环境。 未完待续。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桐阳妈》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