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爱打“小报告”,还向我炫耀,哭笑不得的我该鼓励还是遏制?
前些日子,宁波一小学老师“火”了一把,不仅上了微博热搜,更是惊动电视台上新闻节目啦!究其“火”了的原因,就要从“打小报告”一事说起了…… 事件回顾 图by爱做蜡烛的大万万 小A立刻转身去报告老师,以为老师会狠狠批评小C,可结果却是,老师让小C当着小A的面吃下了巧克力?! What?还有这种操作?我当初遇到的可能是“假老师”! 经过一定的了解,老师知道,原来是小A看到了小C的巧克力,想吃,小C不愿意,小A就来“举报”了。 关于“打小报告” 热心网友们怎么看? —————————— “打小报告”一词在百度百科中被定义为:暗地里向领导反映别人身上不好的地方,本身具有贬义。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老师不应该批评“打小报告”的人呢? 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否有这样的经历:被同学喊去老师办公室,听到老师问‘xxx,你是不是xxx了?你有没有xxx?’,那时心里真的无数个草泥马奔过……? 一个老师要管理很多学生,既要关心学习成绩,又要关注行为规范,精力有限,即使三头六臂也招架不住,所以有的老师也愿意学生向他们“汇报”班级里的情况,你们懂的! 小编在微博搜索关键词“孩子打小报告”,评论几乎是一边倒: @我从小就讨厌打小报告的人,如果我孩子打小报告,看我不打死她!不想让她长大后成为我最讨厌的人! @现在向老师打小报告,以后向领导打小报告,这样的人注孤生,活该没朋友! @我儿子班级就有特别爱打小报告的人,没人爱和他玩,也是蛮可怜的! @不知道打小报告的孩子是怎么想的,小小年纪报复心就这么强,长大了那得多有心机,多阴暗啊! @真人真事,我女儿学校就有打小报告的女生遭遇了“校园暴力”,从此就老实了! 当然,也有比较中立的声音: @我觉得老师不该轻易地给孩子贴上“打小报告”的标签,没有举报何来监督呢? @有的老师鼓励学生相互监督,其实也是为了学生好,滋长了打小报告的风气,应该也是处理不当吧! 翻遍了微博前几十页的我,看到最为理智的声音就是以下这条: @鼓励学生相互监督这事本身没问题,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处理,让学生明白“打小报告”和“监督”的区别。打小报告就是看到别人犯错,并未第一时间提醒,而是向上反映,以此满足自身私欲的行为。监督就是看到别人犯错,先善意提醒,以达到纠正他人错误的行为。 “爱告状”可能是每个人的天性? —————————— 社交能力发展时期: 一般情况下,4~5岁的孩子正处于交往时期,社交能力开始发展,他渴望沟通与交流,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告状”则是孩子给自己找到的一种交流方式。 独立处事能力较弱: 4岁以后的孩子开始对是非有明确的认识了,但他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还很弱,所以会选择求助于地位较高的大人。3~10岁是孩子“告状”的高峰期,对于多数“爱告状”的孩子来说,行为的消退只是时间问题。 未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 10岁以前,孩子还没有形成内在的道德标准,对于规则的判断大多取决于大人,所以当他看到别人在明显违背规则时,会产生一定要将他揪出来的正义感! 事实上,“打小报告”等颇具挑战性的行为怪癖,标志着孩子飞跃性的成长,或暗示着他有某种令人羡慕的特质。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包容和促进积极因素的发展。 一旦孩子爱上这种“检举”的感觉,就会逐渐沦为别人口中“爱打小报告的人”。被贴上这个标签后,孩子的信任值和受欢迎程度就会直线下降,并且很难挽回自身的形象。 实战演练 如何处理孩子的各种“告状”? —————————— 场景模拟 “别人怎么可以,我却不行?” 女儿和你在等公交车,旁边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化了妆(可能学校有演出)。女儿完全不认识她,但却很生气地对你说:“妈妈,你看!她化妆了!你说过,小孩子是不能化妆的!” 如何处理 你可以告诉孩子,虽然我们定了这样的规矩,但并不意味着别人这样做就是错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要让孩子学会理解世界的多样性,规矩也是有所不同的。 如果孩子特别较真、执拗,你就告诉他“别的小朋友做得不好,他的爸爸妈妈会告诉他的,你不用担心。”这样孩子往往就比较满意了。 场景模拟 “你看看他,老是欺负我!” 你邀请闺蜜来做客,两人在厨房准备下午茶,你儿子和闺蜜的儿子在满屋子跑。突然,整个房间安静下来,你儿子抹着眼泪跑到厨房对你说:“妈妈,哥哥总欺负我,拿着枪不让我玩儿……” 如何处理 首先,你一定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情,耐心并关切地倾听他的想法,然后你可以和他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孩子没有答案,你可以为他提供一些建议,鼓励他自己去解决问题。你要让孩子形成这样一个概念:他是有能力独立去面对和解决问题的。等他慢慢积累了经验,将来就能真正自己解决问题了。 场景模拟 “我今天又看到…,立刻告诉老师了,是不是很棒?” 你每天回家,女儿就会兴奋地和你说“妈妈,我昨天看到小灰灰在楼道里乱扔垃圾”、“我今天看到大灰灰抄作业,我立刻报告老师了”……她每天都会发现别人的“错误”,并且会马上向大人汇报,得意地认为自己做得特别好。 如何处理 很多家长特别害怕孩子这种告状的行为会逐渐演变成一种爱打小报告、不厚道的行为和心理,但如果对于他揭发不好行为的告状置之不理的话,又会挫伤他的正义感,养成冷漠的性情。 因此,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让孩子告诉你怎么样做是对的、是更好的,鼓励他按照对的、更好的方式去做,将他的注意力引导到“正确的事”上,而不是和他一起去强调告状这件事本身和别人做得如何不好。 你要特别警惕孩子告恶状的心理,一旦发现孩子产生那种因为嫉妒或故意贬低别人的心理,一定要及时疏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