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如儿
如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6583
魅 力 值:321
龙    币:95612
积    分:39477.3
注册日期:2003-06-16
 
  查看如儿个人资料   给如儿发悄悄话   将如儿加入好友   搜索如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如儿发送电子邮件      

痛惜!13岁男孩不慎溺亡!该如何教会孩子帮助他人时保护好自己
近日,一位13岁男孩救起落水中的同伴,随后帮其捡鞋,不慎滑入水中溺亡。此事让无数网友心痛不已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10月11日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13岁的陶浩裕不幸溺亡。当时,陶浩裕被同学叫来水渠边玩四个男孩玩耍时,意外发生了小杨在洗手时不慎落水陶浩裕立马找了根棍子将他救上来随后小杨发现自己拖鞋掉了一只陶浩裕就去帮他捡拖鞋哪知脚下一滑,掉入水中。

被救男孩小杨也证实这一说法“我掉下去他把我拉上来看见我鞋子掉了想捞鞋他以为自己手长能捡到结果却掉下去了。”
随后经过警方、消防人员和相关救援力量9小时的搜救当天晚上11点40左右陶浩裕的尸体在距离落水点150米远的位置被打捞上岸。
网友纷纷表示可惜:“太可惜了,小孩子很棒!”“太可惜了”

网友热议:“是否教育孩子见义勇为”13岁男孩因为救人不幸身亡一事。

也引发网友对“是否应教育孩子见义勇为”这一话题的讨论:
“孩子保护好自己才最重要”
“不要要求孩子见义勇为”“救人要量力而行”
对此,相关专家发表看法称:见义勇为应该是见义“智”为。当遇到情况孩子无法帮忙时,需要智慧解决;面对和坏人周旋、遇到灾害情况发生,采取的方式一定是“智”而非鲁莽,如及时呼救寻求帮助等。
2015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等内容,改为“会自护懂求救”,提醒孩子在遇到困难、挑战时要懂得用方法去保护自己。
《左传》中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说的是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以此来确定自己应处的位置,再来决定行事方针和方法。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学会善良和勇敢都是值得肯定的;但请一定记住,凡事只有做到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那才是真正的勇敢。
见义“智”为,我们怎样教给孩子?
家长教育孩子时,更应该让孩子知道面对困难时要量力而行,因为正义善良和鲁莽冲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不能帮上忙取决于孩子有没有能力去帮这个忙。

不能单纯灌输见义勇为,而应辅助孩子很多自我保护等方面常识。
告诉孩子:善良如你,在见义勇为时,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01迅速评估风险,量力而为

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应当进行救助,但在能力范围外的应及时呼喊他人或拨打110,120,119等向专业人士求助,并告诉孩子,帮助他人寻求帮助也是见义勇为的一种。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不要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逞强和做无谓之举。

助人的目的,是提供理智、清醒、准确、有力的帮助而不是牺牲自己。

02做好证据采集,寻找见证人

为什么很多人害怕见义勇为呢?这正是因为有时候见义勇为会让你深陷其中,变得有理说不清。


因此,当我们发现他人遇险后,如处于能力范围之内,为避免纠纷,应当在进行救援之前使用手机、照相机等视频记录设备开始进行录像,录与遇险者的对话等,并保存好视频,以便取证。


那么,如果我们没有可用来录音录像的设备时怎么办?情况紧急怎么办?


这时最好先观察周边是否有再其录像视野内的摄像头,并在救人时大声呼喊,寻求其他成年人帮助,让其他人帮忙作证,以防纠纷。

03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情况作为家长,我们要告诉孩子,如其遇到他人遇险并伸出援手参与了救助,在事后应当及时向家长或者老师告知此情况。

老师应当及时通知监护人此事的发生,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应当尽量向孩子了解细节情况,一定要本着对孩子鼓励赞赏的原则,但如孩子有地方做得不对的应当及时指出。
并且我们也要告诉孩子:安全是第一位的,当前面充满凶险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往前冲,你首先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然后再在能力范围内为自己的善良负责。04让孩子多学习急救知识

让孩子从小到大接受多次多方面的急救课程。了解最起码的急救方法,而且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帮人,还可以帮助自己。常识是生活的基本,基本的急救常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的。

05见义勇为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安全要让孩子明确一点,见义勇为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能保证,就不要去强出头,因为这是帮倒忙。在自己不了解的并不会帮助到别人的前提下,求助有关机构是明智的选择。

--
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2020-10-29 12:08:0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677次    系统提示:此篇文章由"邻友圈"客户端发送,下载邻友圈客户端>>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