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如儿
如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6583
魅 力 值:321
龙    币:95612
积    分:39477.3
注册日期:2003-06-16
 
  查看如儿个人资料   给如儿发悄悄话   将如儿加入好友   搜索如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如儿发送电子邮件      

严肃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侵害群众利益违规行为,绝不手软
近日,网传“北京继续暂停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消息,北京市教委明确表示此消息不实。今年1月下旬,根据疫情形势,北京市暂停了全市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3月1日伴随着中小学开学,北京市教委就已启动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有序恢复的工作,支持符合办学标准、有益于学生学识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线下培训。

校外培训丰富了教育资源供给,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对于那些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的课外班,我们应予以肯定和支持。而对于一些行业内的害群之马,特别是侵害群众利益的违规行为,则应当依据“负面清单”,严肃整顿,绝不手软。近年来,规范校外培训、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既是社会共识,也是相关部门的鲜明工作导向。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

今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中也特别提出,要大力治理培训机构。

应当看到,在严格监管态势下,绝大多数校外培训机构能够做到依法依规经营,但仍有少数机构心存侥幸、唯利是图,不讲诚信、违规办学。有些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不到位,对相关部门三令五申的防疫要求置若罔闻;有些培训机构存在趸交学费的问题。

根据规定,培训机构一次性只能收取三个月的学费,但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持续接受培训,培训机构一次给出多项优惠,让家长趸交大笔学费,而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又面临退费难的窘境;有些培训机构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严重超越国家课程标准。

学校教育实施的是国家课程方案,教材是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由专家来编写的,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活动载体。培训机构的超纲课程让学生提前学习,超过学生承受力,容易造成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有些培训机构则通过各种危言耸听的广告语制造焦虑,比如“你今天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话语极具蛊惑性,对家长造成严重误导。


一段时间以来,正因为一些培训机构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家长和学生对此意见较大。针对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北京市相关部门采取了在有序恢复中进一步规范管理的措施,是合理的,也是及时而有效的。

需要明确的是,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和治理,其目的并不是打压培训机构,更不是对其“一关了之”,而是通过相应举措,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形成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共享共治共荣的教育发展新局面。

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校外培训机构之所以发展迅猛,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长期以来的教育评价方式都是分不开的。培训机构带来的种种问题要得到解决,需要校内、校外两手一起抓。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关键在于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和发展,切实提高育人质量,特别是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
从更深的层面看,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使其规范运行,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机构虽然不是学校,但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必要的教育服务,使得教育供给更具丰富性、更加多样化。

同时,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既是党中央对“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最新要求,也是针对我国教育发展基础、所处阶段和使命担当做出的科学判断,是教育发展的时代新主题和新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通过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使得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更加充足,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成绩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决不是单靠某一方面做出努力,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重视教育,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密切配合,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健康大环境,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可以说,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只是通往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一小步。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走好每一小步,才能最终迎来教育的美好明天。

--
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2021-03-15 09:20:1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63次    系统提示:此篇文章由"邻友圈"客户端发送,下载邻友圈客户端>>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