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正式居民 |
经 验 值:153 |
魅 力 值:35 |
龙 币:119 |
积 分:114.4 |
注册日期:2003-08-20 |
|
|
|
自由的界限--"爱与自由"读后感
为什么那么多妈妈喜欢"爱与自由"?因为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中,关于如何爱的教育太少了,限制孩子的自由又太多了。可是,我们“矫枉”未必要“过正”,对“爱与自由”不能过于迷信。我决不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支持者,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我对蒙式教育有以下质疑:
1、蒙式教育或许有一个很好的理念,但是它缺乏系统的实践检验的支持,比如,追踪足够多的孩子直到他们长大成人,然后证明接受蒙式教育的孩子比普通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爱与自由”书中所举的例子都是个案,而且缺乏过硬的判断标准。当然这样的数据是很难在短期内积累的,或者说对蒙式在中国环境下的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价条件还不成熟。仅仅陷于对理念的阐述,很容易让读者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困惑之中。这是家长对蒙式教育“不安全感”得产生原因之一。
2、蒙式和“因才施教”。孩子和孩子个性不同,就不应该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原则。无论在自由的环境下还是在严苛的环境下,都有成功和不成功的个案。比如胡适、付聪都是严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所以教育应该是艺术,因为其中的尺度只有当事人可以感觉体会。
3、在“爱与自由”的书中,有一个例子,一个被保姆代大的小女孩因为保姆的一再督促下不敢玩水,哪怕保姆不在场时也是如此,孙老师说这个女孩的思想被保姆“奴役”了,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既然保姆阻止女孩玩水,就一定会阻止它玩火,在“奴役”它思想的同时也保证了它的安全(毕竟大部分地方都不象幼儿园那样安全),功过如何评价?
4、文化问题。蒙式诞生于西方,在那个社会,蒙式的理念和社会强调个体成功文化非常吻合,而在东方的中国,文化环境与西方完全不同,强调的是集体的成功。太有个性的人在中国或者成为领袖,或者生活得很痛苦,在我们文化中更加强调妥协,强调从众(这里从众是个中性词),强调个人与社会规范的协调,文化没有好坏之分,而且文化是历史的沉淀,不要期望到了下一代文化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认为应该让孩子从小就从父母身上熟悉这些文化,以后才会更好地适应社会。再举书中的例子,有人问孩子;"多大了?什么名字?”,如果孩子不回答作者认为是合理的,应为孩子觉得问话人不真心。可是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下,就是强调为人的“圆通”,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对方,起码的应酬不应该缺失,这在西方可能被认为是虚伪,可在中国就是“礼貌”。如果从小不教育孩子具有“礼貌”,他长大后不得不去面对这些“礼貌”规范时,就会特别痛苦,因为他不喜欢对方的表达方式与社会规范矛盾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