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ying
ying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4232
魅 力 值:716
龙    币:9489
积    分:4897.5
注册日期:2002-04-23
 
  查看ying个人资料   给ying发悄悄话   将ying加入好友   搜索ying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ying发送电子邮件      

一辈子的战争
以下转自李跃儿教育论坛:
该网址不再展示

by 臭臭妈妈

--------------------------------

一辈子的战争(1)


这一阵忙着办家友会,忙着订蒙氏教具、忙着制作蒙氏教具、忙着制定家友第一期的活动内容、忙着读书,那么快乐,那么心甘情愿的忙碌着,虽然一切都是义务的、免费的。眼看着这一切逐一完成,这个周日(9月19日)第一个家友会要开始了,居然伤感不已。我知道,这一切,我是自私的,是为了臭臭,我的儿子。

上大学时,斗胆写一封信给母亲,“我们之间是一场战争,我愿意付出一切换得您一次肯定。”然终于没敢寄出去,深夜点燃了,灰烬随风逝去,犹如一场祭奠。这场战争,至今依然没有结束,我想可能是一辈子的了,一个人从来不肯定你,他希望以此激励你;而另一个为了得到肯定,不惜付出一切;到最后,那个人想说你做得很好,却发现放得太久,语塞,那另一个想听从自己,却发现丢得太久,忘了。

夫妻矛盾大了可以恩尽义绝,可是父母与子女间一旦形成了隔阂却又因为血肉相连而苦不堪言。

中国传统是要重孝的,养儿是防老的。由此滋生了父母无上的权威,可以喜赞怒骂、给爱予情,不必反思、不必认错、不必抱歉;随心所欲,自然又自然。在这份至高无上的权力之下,小孩子一生的命运渐渐形成,这场战争无可避免地拉开序幕,而拉动序幕的手,正是我们自己。

今年6月的一个夜晚,臭臭要求吃芝麻糊,店里没有黑芝麻糊,只有白的,臭臭表示要吃。买了一碗,坐下来,他又说不要吃了。经劝说无用,有些生气了,他溜下来,往门口走去,回头发现我没理他,迟疑片刻又慢慢过来,在邻桌边上转,偷偷观察我,最后,自己靠过来乖巧地说,妈妈,我吃一口吧。

你不喜欢吃,就算了。
喜欢啊,给我吃吧。

心里一震,把他抱起来,对不起,妈妈不应该逼你吃。他搂住我的脖子,紧紧地。

即使是毒药,他也会吃的,为了妈妈不生气,为了得到妈妈的爱。这个事情成为我心中一根刺。


***我们与孩子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惯听有些父母教训孩子:你是我生的,我打你怎么啦?

你的生命是我给予的,没有我就没有你,你是我的物品,你必须无条件服从我,多么荒谬,即使奴隶也好一些,至少主人无法奴役他的灵魂。

六七岁时看的哪吒闹海,哪吒迎风立于城墙之上,反手一剑,把命还给了老父,只一次,就不敢再看了,心生疼生疼,周身一股子寒气数日不散。

如果可以,我想会有好多孩子选择这样的超脱。

当代的年轻父母已经较为平等地对待孩子了,提出和孩子做朋友。

而我从来不愿意说是朋友。因为,朋友是后天的,可以选择的,志趣相投成为朋友,缘尽则散。我们和孩子是今生今世的,无可选择的。正因为无法丢弃父母的绝对权威,肯于学做父母,肯于反思自身过错并拿出行动,只好拿朋友之说做个平等的幌子,如此而已。

父母是一位引路者,把孩子引入这个世界,引导孩子完成自我教育,完成自我发展。

孩子是爱的导师,引导父母领悟真爱,引导父母二次发展。

只是,我们没有正视这一切罢了。


***教育的终点在哪里?***

“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你别像我。”这恐怕是我听过的最不负责任的话了。

我们都有未尽的心愿,然而面临个体能力的提高,却表现得心理承受力和责任感极度脆弱。于是把这一切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并没有按着父母的愿望去长大的时候,父母们的失落和打击,恐怕也算是人生不如意之最了,随之而来的是对孩子的百般攻击。这无疑是这场战争的焦点所在。我们想方设法让孩子沿着我们设计好的道路前进,而孩子千方百计争取自主权,他要的是他的生活,不是任何人的。战争常常因此而愈演愈烈,双方越战越勇,伤的全是自己的心,流的都是自己的血。

由于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而形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迅速变动,疏于自我教育,就无法接收到新的信息和新的生活样式,与孩子形成代沟。

不懂不虚心,还强要孩子顺从自己。于是常常有半大的孩子对着父母大吼:你懂什么?

我们单位有位家长,不知道说了什么,儿子硬生生甩出一句,没文化,怄得她老人家三天吃不下,睡不着。

不是孩子抛弃了我们,不是社会抛弃了我们,是我们抛弃了这一切。自我教育是没有终点的,这应该是贯穿我们生命的主线条。我们在养育、教育一个孩子时,心理、能力、财力和体力所遇到的那些苦恼和困惑一言难尽,我们还要一边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困境中,自我教育更是必需的。

--
我在该网址不再展示等你
2004-09-20 13:33:0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6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