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社交助推剂!疫情带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
孩子们的朝夕相处拉近了邻里情,原本陌生的邻居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在陪孩子参加兴趣班时,家长们结成“战斗同盟”,无形中拓展了社交圈……在以陌生人为主的城市中,孩子们成为家长社交的黏合剂和助推剂。
一起带娃消融了彼此的陌生感
3年前,李女士和邻居还是陌生人;疫情期间的相处,却让他们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友。而这一切都源于孩子。
在2020年疫情发生初期,社区里大人居家办公,孩子们停课在家,大家有了更多时间下楼在小区里玩耍。每天一上完网课,孩子们就从各家各户跑出来。陪伴他们的人也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变成了爸爸妈妈。
孩子们每天约好时间集体下楼玩耍,陪伴在旁的父母们也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这才发现原来打过无数次照面的陌生邻居是某某孩子的爸爸或者妈妈,大家经常发出“原来是你”这样的感叹。
“说来挺有意思,家长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在孩子们的帮助下‘破冰’了。”李女士说。渐渐地,孩子们会相约去彼此家中做客。每个家庭轮流“做东”,各家都端上拿手菜。
越玩儿越熟悉,家长们也有很多新发现。“比如喜欢同一部电影、同一款美食,聊得越来越投机。”很多家长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谁家临时有事儿了,就把孩子送到另一家帮忙照顾一会儿。后来家长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把孩子们放在一起似乎更好养。李女士特别感慨,“能有这么好的邻居,真是太难得了。如今,疫情还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彻底远去,但邻里关系却变得更加和谐、紧密。”
因孩子的兴趣班结成“家长同盟”
“只要是车队组织活动,那真是一呼百应!”5岁女孩心妹的妈妈带领孩子参与幼儿平衡车这项运动已经有两三年了。孩子加入了车队,车队的小伙伴们形影不离,连带家长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一开始孩子们在一起骑车,家长们都在一旁陪伴,没事就开始聊天。聊着聊着,大伙儿就越来越熟了。孩子一星期骑个四五回,家长就得见四五回,想不熟都难。
彼此之间越来越熟,建个微信群,现在群友已经发展到40多人了。“经常有人在群里提议去哪儿玩,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心妹妈妈说,有一次车队小伙伴们相约去野生动物园玩,小朋友都穿着统一的队服,在公园里回头率特别高。“平时出去活动,大家都会带着车和队服,特别有团队的感觉,也非常有仪式感。”
一起比赛、一起聚餐、一起郊游,车队的孩子们因为一辆小小的平衡车结识,家长们也因为孩子的一项共同爱好而相识,彼此成了亲密的伙伴。“赶上小长假,我们就在郊区租个院子,大人孩子一起疯,特别欢乐。”赶上队里的小朋友过生日,大家会一起庆祝、送祝福,画面非常美好。心妹妈妈说,人和人之间就是用时间积累起来的感情,在一起久了自然更熟悉也更亲密。跟随着孩子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家长们也新增了很多不同的社交圈子。
“小手拉大手”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小手拉大手”,用孩子来“撬动”整个家庭,这也是不少街道在社区治理时常用的办法。
通州区玉桥街道党群办副主任楚萌告诉记者,街道在基层社区治理中,一直在优化居民参与治理的方式。结合玉桥街道的优势,一是辖区内学校资源丰富,二是社区内青少年人数较多,所以街道也特别注重发挥少年儿童的黏合剂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小手拉大手的活动,激发青少年和其家庭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比如在推广垃圾分类时,街道有些人最初比较抵触或者分类不到位,还会与垃圾分类志愿者发生口角。这时候“小手”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辖区的青少年拍摄了垃圾分类小视频,为大人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孩子们还争相报名参与垃圾分类桶前值守,普及分类常识,对于不规范分类行为及时引导。看到孩子都能这么热心,家长们也就不好意思懈怠了,大家主动报名一起参与桶前值守活动。就这样,原来不熟悉垃圾分类的父母或者老人,垃圾分类的意识逐步增强,小区的垃圾分类做得越来越好。
街道还精心策划了很多适宜青少年参加的活动,从增强趣味性、多样性、服务性的角度出发,增加社区治理的活力。今年雷锋月期间,街道组织开展了“我为社区做的21件小事儿”打卡行动,引导青少年在日常细小生活中培育传承雷锋精神。
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街道在社区管理方法上达成了共识,孩子们成为好帮手,抓住“小手”的力量,许多社区问题“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