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大排档
大排档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1831
魅 力 值:377
龙    币:2334
积    分:1621.1
注册日期:2002-10-22
 
  查看大排档个人资料   给大排档发悄悄话   将大排档加入好友   搜索大排档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大排档发送电子邮件      

[淡淡清茶溢书香]
[淡淡清茶溢书香]  作者:竹露滴清响

  不喝任何的一种碳酸饮料已经至少五年了。其中也试着喜欢咖啡的浓郁味道,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神经太脆弱,只用一杯就会让我一夜无眠,兴奋的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想至黎明。最后接受的还是清茶,一杯清茶在手,一卷好书在案,心宁静似水。
古时称茶为“荼”,又名槚,茗,荈,皋芦等。当时的茶树大都和药用植物一样是野生的,多生长在山林地带,因此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例如四川的蒙顶山,福建的武夷山,云南的南糯山,浙江的天目山,安徽的黄山,河南的大别山等等。人工栽培茶树始于四川,故有“蜀土茶称圣”之说。相传在西周早期,四川少数民族曾把巴蜀产的茶当作贡品。晋代郭璞注《尔雅》中记载:“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茶。”西晋诗人张载赞美四川茶“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到了唐代茶已经成了社会的主要饮料。唐代学者陆羽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系统地记述了唐以前的种茶,制茶,煮茶,及饮用的历史,被后人尊为“茶神”,是第一位茶叶专家。茶的种类很多,象大家熟知的杭州西湖的龙井;福建的铁观音,武夷岩茶;安徽的黄山茅峰,祁红;云南的普洱茶,滇红;江苏的碧螺春,玉兰青等等都已经驰名中外。
文人爱茶者不胜枚举。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主张人有小病,只需饮茶,不要服药。有诗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碗茶。”卢同是历史上以喝茶闻名的唐代文人,他在《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中,对饮茶的妙处做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就是闻名于世,脍炙人口的卢同七碗茶。
好茶要有好水,古人对此非常讲究。据著名诗人温庭筠“采茶录”记载,湖州刺吏李季卿因公泊杨子驿,慕名陆羽善煮茶,差人召见。刺吏命一士兵划船到江心汲取南酃水(认为此水泡茶第一)。陆羽有杓子舀了一杓说:这是长江水,可不是南酃的。水倒进缸里一半,陆羽又舀了一杓,说这才是南酃的水。士兵认错说:我从南酃提到岸边,因船摇晃,水失一半,怕被责骂,就随手向江里补满。刺吏听了,非常佩服陆羽。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对喝茶也做过非常多的描绘,可见他生活中也是个爱茶之人。其中尤以“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一节为妙。众人因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酒罢游园赏景,贾母一行来至栊翠庵。妙玉何等清高之人,对刘姥姥的厌烦自不必说,看她奉给贾母的也只是用旧年蠲的雨水冲泡的老眉君。只有视黛玉宝钗两个为脱俗之人,领了去喝体已茶,宝玉也蹭了一回好茶喝。妙玉用的是五年前在玄蟠香寺住着时收的梅花上的雪来泡茶,吃起来轻浮无比,宝玉等赏赞不绝。喝茶的器具更是古玩奇珍。可见她对品茶之道精通。黛玉品不出梅花雪被她笑为大俗之人。
品好茶,读好书,茶香伴着书香,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茶香飘渺间,我的心飞去与古人对话……心灵渐渐进入的是一种佛教中叫“空”的境界,那一刻格外的美丽。

该网址不再展示
该网址不再展示
该网址不再展示
该网址不再展示
2005-01-12 11:27:1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2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