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950 |
魅 力 值:188 |
龙 币:6327 |
积 分:2372.1 |
注册日期:2004-03-26 |
|
|
|
给我写了这么多!太谢谢了!也说说我的想法,交流一下
首先,你说的那篇文章,发给我看看吧
然后说说我对外语学习的一些了解和想法,不理思路了,想到哪说哪吧。就为了和大家交流讨论,尤其欢迎和我不同想法的朋友。
1,双语家庭的孩子,开始说话较迟,猜测是因为大脑要处理两套语言系统,认识它们各自的规律,所以花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是研究者的结果,也符合我各人的观察,当然我看到的样本很小。
不知道你说的那篇论文里说的语言能力的曲线反映些什么,是怎么定义能力的。我印象中,双语的孩子长大后并没有表现出特质。记得说统计表明他们在文学创作等等方面没有表现出特别优势。(当然这和我们普通人的希望也不相干了。)
所以你不用羡慕双语孩子,他们未必特别聪明,:) 尤其是考虑到智力是多元的。
2,对于中国的双语环境,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在中国谋求双语环境是不可能的,除非真的是双语家庭。既然这样,每周若干小时的英语学习它就只能是外语学习,把英语作为一个工具的学习。这是我决定不让孩子现在开始学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我和梦烛的想法一样,外语将来学的好不好,不在于是不是开始的早。开始晚而学的好的人太多了。(但是,这里附带说一下,从论证的角度,我想我和梦烛确实犯了以正例反驳反例的错误。这里谢谢echo-g指出。)
3,关于你的困惑1,也就是所谓敏感期和发音器官发育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就外语语言能力而言,纯本族语式的发音并不是最重要的,追求那个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一点,也就是梦烛说的找翻译未必找外语出身的人的意思。另一位朋友也提到印度人发音难听,但不妨碍他们交流。李肇星的英语还有口音呢,能说他的英语不好吗?
4,关于背诵和训练记忆力,完全同意你。只要都能吃饱,吃的是馒头还是米饭有什么要紧呢? (此文由krtek在2005-04-13 23:37:08编辑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