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正本清源
正本清源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712
魅 力 值:1561
龙    币:6600
积    分:3445.3
注册日期:2005-12-04
 
  查看正本清源个人资料   给正本清源发悄悄话   将正本清源加入好友   搜索正本清源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正本清源发送电子邮件      

教育是对生命的教育
教育是对生命的教育

“生命侧度是人类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侧度。人的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是其它方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物,能够自觉自身生命的存在与发展,能够对自身生命的存在方式和发展道路做出自主的选择,因此人的生命是可教育的。”这是泛教育理论倡导者项贤明的一段话。不仅如此,实际上,教育应是对生命的教育,这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潮流。蒙台梭利在一百多年前就富有远见性地找到了教育最本质的起点——生命!我们不得不承认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与最终归宿!
为了更好的理解蒙台梭利教育出发点的超时代科学性,我们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整理出了几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理念做一简要介绍。读者朋友可以对比不同教育家的教育观发现教育的本质与真相。
★ 布鲁纳(Jerome Seymorr,Bruner1915-) 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结构主义 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适合性》等。
一、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1、 论认知发展
布鲁纳认为,认知发展是研究和讨论教学问题的基础。他强调说:“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在教学时,如果忽视认知发展以及它的各种制约因素和可能利用的机会,那确实是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会使接受教育者陷入迷茫状态,从而无法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在认知发展问题上,他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连续性地阶段性发展的,具有从具体到抽象的趋势。这一点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其吻合,但他反对皮亚杰的以儿童的生理年龄划分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布鲁纳提出“再现表象”的构想以及这一心理术语,并把它作为衡量认知发展的指标。
  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表演式再现表象期。在这一时期,儿童主要是借助于动作去学习,它是以学会作出某种反应和形成习惯的动作为基础的。例如,儿童是在无意识的动作中发现可逆性和守恒概念的。当它们出生后第一次吸吮母亲的乳头时,获得了他成长所需的营养之后,他就会把这种无意识的动作和母亲之间建立起守恒的关系。每当有吸收营养的需求时,他会在同一位置不停地去寻找,再次得到满足后便加强了对乳头和母亲的认识。再在反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母亲、营养、自身的满足三者之间的守恒关系。而无意间反复出现的溢奶现象,会使他们发现可逆性概念(吃进嘴里的东西可以再吐出来)。而每次吃完奶妈妈轻拍孩子的后背,所产生的身体内部的运动,促使孩子将体内多余的空气排除后,孩子就不再溢奶了。他们通过这些认识促进了自我动作的需求,与是他们每次喝完奶后,就会不停地翻动身体,促使造成溢奶现象的空气从体内排除,至此孩子发展了自我服务的意识。孩子就是在通过这样反复的动作中逐渐获得了思想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巩固了可逆性和守恒性概念认识。因此布鲁纳认为,年龄较小的儿童认识和理解各种主要的事情或客观事实的定义是按照在他面前展现的动作来解决的。
  二是映像式再现表象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开始具有一种表象系统。它依靠视觉或其他感觉组织和各种概括化映像的作用。虽然婴幼儿从出生后不久就发现了可逆性和守恒性的关系和概念,但他们还没有能力透过事物表面变化来认识和运用守恒现象。例如,当他们在已经形成规律(秩序)的时间内,不能获得成长所需的物质时(感受不到提供给他需求的母亲或奶瓶的存在时),他们无法明白这一切可以以某种形式再次出现。所以,如果一个习惯于吃奶瓶或吃母乳的孩子,很难接受另一种获取营养的方法。但是,因内在的需求,促使孩子的最不断地产生下意识的吸吮动作,他们会在无意间接触了另一种形式,强烈的需求干得到了满足,至此他们积累下了感觉经验,同时发展了透过事物表面变化来认识守恒现象的能力。
因此布鲁纳认为,映像发展是一种有独立状态的东西,它们是动作的高度概括者。这一时期儿童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无力透过事物表面变化来认识守恒现象。
  三是象征式再现表象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带有符号的性质,即具有符号系统的一些特征。通过以上两个时期的感觉经验的积累,儿童逐渐具备理解、运用守恒(可逆性)现象的概念的能力。为了满足内在对生命发展的需求,儿童不断地在环境中吸收语言或符号。在此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倾听大人在动作同时所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动作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自己的尝试得到满意的答案。例如,儿童是在无意识发音过程中发现语言的妙用的。因出生以后,经常听到身边的人在以一种声音进行交流,爸爸妈妈经常重复的称呼以及音乐等,促使他对声音产生兴趣,他们不断地在声音中寻找规律,通过尝试发音,通过发音后得到的回应发现语言和所标示的对象物之间的关系。当他发出“ba、ba”的声音,爸爸就会出现在他的身边,于是他逐渐掌握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不断的吸收、总结运用过程中促进了再现表象能力。至此,他们可以初步通过语言或符号进行对事物的判断。因此布鲁纳认为, 任何一种语言或符号系统都有形成的变换方式的各种规则,它们能超越动作或映像可达到的范围而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出现实的东西。语言或符号为儿童提供了一种可以不用形象作为唯一判断根据的手段。
  以上三个时期是相互联系的。儿童的智力发展会沿着这三种表象系统的顺序前进。但是,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不受年龄的绝对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教育条件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教育过程的核心在于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使儿童的认知发展从表演式再现表象到映像式再现表象,再到象征式再现表象。他指出,忽视儿童认识发展的教学理论也将是一无所得。
2、理论知识结构
各门学科都存在一系列的基本结构。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例如,语文中的字、词、句型和数学中的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等。儿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应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儿童如果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
  布鲁纳提出了组织最佳的知识结构的三条原则:一是表现方式的适应性原则。就是指学科知识结构的呈现方式必须与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学习模式相适应。二是表现方式的经济性原则。是指任何学科内容都应该按最经济的原则进行排列,在有利于儿童的认知学习的前提下合理地简约。三是表现方式有效性原则。是指经过简约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迁移。
  按照反映知识领域基础结构的方式来设计课程,需要对那个领域有根本的理解。“一门学科的课程应该决定于能达到的人对于那门学科以结构的根本原理的最基本的理解。”
  他提出,讲授一门学科不仅教给儿童专门的知识或技能,而且应该使儿童清楚地明白学科知识组成的基本结构。他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儿童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这样才有助于儿童解决在课堂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日后课堂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其实学习学科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3、论教学原理
布鲁纳十分重视教学原则对学生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作用,它为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标准,他认为教学原则主要包括:
  (1)动机原则。在认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这是教学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他认为动机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好奇心”、“胜任力”、“互惠性”都会促使儿童学习的时间更长、效果更好。因此,教师要充分注意促进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它们比“奖赏”、“竞争”等外在动机更重要。因为内在动机是促使儿童学习的根本。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儿童学习探索活动的最大热情;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儿童维持学习探索活动的热情;第三,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儿童对活动的具体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并提供有关的知识,使学习探索活动有正确的方向。
  (2)结构原则。任何学科知识都是具有结构的,其结构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规律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使儿童掌握学科知识的结构。因为“任何概念或问题或知识,都可以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形式来表示,以便使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用某种可认识的形式来理解”。而且,表示学科知识结构特点的三种方式(即再现形式、经济原则、有效力量)随着儿童的不同年龄、不同“作风”及与学科知识问题差异的适合程度而有不同的变化。
  (3)程序原则。教学活动的程序会影响儿童获得知识和发展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设计和选择最佳教学程序,这种程序要考虑儿童认识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步骤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以提高他们对所学事物的掌握、变换和迁移的能力。布鲁纳强调说:“在任何特定的条件下,最理想的序列则随着各种因素而定,这些因素包括过去的学习、发展的阶段、材料的性质的个别差异等。”具体来说,应该考虑到学习的速度、抵制遗忘的作用、已习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的可能性、按已习得的知识所显示出来的再现表象的形式、可得的知识是经济的和具有有效的力量等。
  (4)强化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通过反馈使儿童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使他们逐步具有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的能力,从而强化有效的学习。在布鲁纳看来,教师提供的反馈信息是否有用,取决于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儿童能使反馈的信息起作用,在什么条件下儿童可以利用反馈的信息以及用什么方式可以使儿童接受反馈的信息。但是,在贯彻强化原则时,必须防止使儿童永远依赖教师的指正,避免造成儿童跟着教师转的掌握方式。
4、理论发现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发现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手段。“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境的机会。”“如果我们要展望对学校来说什么是特别重要的问题,我们就得问怎样训练几代儿童去发现问题,去寻找问题。”
  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发现学习是以儿童为主体的,它使儿童能认识到他们是能够靠自我教育运用自己的头脑的。教师应该鼓励儿童说:“让我运用自己的头脑想想看”、“让我设身处地地试试”,并培养进行思考的习惯或态度。这样,就能使儿童活跃起来,能使他们运用自己的能力去思考问题并获得成功。
  (2)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发现学习要求儿童能够认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使知识成为自己的。 “得到与已确定的知识领域相联系的一些新知识,使得新知识在需要的时候能帮助重新获得那可能适合于它的东西。”
  (3)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的技能。通过假设的对照,儿童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布鲁纳说:“在讨论过程中,儿童学习怎样构造假说多于学习怎样检验假说,这就前进了一大步。……我相信,儿童需要更多这样的实践……”他还说:“通过引导儿童探索对照物,儿童就更加可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去组织他的知识,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在需要发现的特别情境中有所发现。”
  在发现学习中必须将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结合起来。“均衡的学校教育的宗旨,显然是使儿童在必要时能凭直觉前进,在适当时能进行分析。”教师应该在特定的训练中促使儿童表现完善的分析效能,同时又使他既在智力活动中又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全的运用直觉思维的意识。
  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而言的。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来说,那就是“发现教学”。他说:“‘发现教学’所包含的,与其说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那里发生’的事情的过程,不如说是他们发现他们自己头脑里的想法的过程。”当然,“发现学习”与“发现教学”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是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二、布鲁纳认知教学理论
布鲁纳提出 “我们将教些什么”、“什么时候教”和“怎样教法”三个基本问题,三个基本问题贯穿了他的三个基本观点。
1.学科结构的观点
  “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与其说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内部规律。布鲁纳特别强调学科的内部联系和内部规律,他说:“掌握事物结构,就是允许把许多别的东西以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因此,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互相关联和作用,这是课程与教学的中心。例如,我们要想让儿童掌握乘法的概念,就必须引导他们在学习加法的过程中发现重复的概念,然后再引入乘法,其间孩子们会自己发现两者之间的互相关联和作用,从而认识并掌握运用乘法的概念。
  布鲁纳为什么特别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呢?理由如下:
(1)当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可以把握整个学习内容,可以理解许多特殊现象;
  (2)当学生懂得了学科结构,可以“把一件件事情放进结构好的框子里面”,这样便于记忆,他说:“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
  (3)学生懂得了学科结构,就能 “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能有效地促进知识、技能、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因此,通晓某一学科的基本结构, “不但要掌握其‘一般原理’,而且还要研究这门学科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要研究怎样去学习。”这也是他提出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心理学依据。
  (4)学习了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的间隙。教授和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对科学技术爆炸性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最有价值的东西、以便对继续学习更有意义。这是当今学科建设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
2、任何知识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人的观点
   “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这个问题实质上是早期教育问题,布鲁纳提出的这个大胆假设的理由是:
(1)借用了皮亚杰等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儿童在每个智慧发展的阶段都有自己理解掌握知识的方式,教学只要能符合从简到繁的、适合儿童不同阶段发展的方式,儿童就能学会并理解、运用知识,就能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2)改善教学过程,“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常常有一连串的科目,每个科目都涉及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对教师和学习者来说,获得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炼”,转换是“处理知识使之适合新任务的过程”,评价是“核对一下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不是适合这个任务”。“学习科目处理得好时,可以反映以前已经学过的东西,而且可以举一反三,超过前面的学习。”为此,在一连串学习科目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要引导学生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之后的胜利感和愉快感,同时也要注意审时度势地安排学习科目的长短,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解,建立以一个重要的概念(结构)为中心,依次让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学习。——这就是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课程”。

3、怎样教的观点
(1)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竞争等外来目标,增加教材本身的兴趣,才能使儿童有新发现、新启迪的感觉。正如布鲁纳所说:“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的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
  (2)要引导儿童进行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方法。实质上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教学究竟是把现成的结论通过讲解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记取呢,还是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从已知的材料中概括出应有的原理、原则、规律来,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聪明才智呢?这是值得深思的。”显然,布鲁纳提出发现法的本意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3)要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人类在运用思维形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使用分析思维(逻辑思维)分析思维或直觉思维(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
分析思维是用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它与形象思维不同,分析思维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获得符合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得出合理的结论。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等都属于分析思维方法。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是逻辑思维的结晶,20世纪最伟大的创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同样是逻辑思维的成果。
  创造性思维是指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活动,它是整个创新活动智力结构的关键,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的明显特征是:(1)积极的求异性;(2)敏锐的观察力;(3)创造性想象;(4)独特的知识结构;(5)活跃的灵感。
  蕴涵创造因素的主要思维类型是:
(1)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依赖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类型。发散思维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2)逆向思维。指的是针对既定的结论进行反向推想,提出相反判断的思维类型。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不被陈规束缚,不人云亦云,善于从逆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
(3)直觉思维。这是一种非逻辑性的思维,指的是不经过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顿悟的思维。直觉思维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性、快速性、跳跃性和或然性。在语文学习中,许多问题都存在凭借直觉解决的可能性。
直觉思维是人们在探讨问题时,迅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整体观察分析的基础上,以单刀直入的方式,力求一次接触事物的本质,作出假设,然后再对假设进行证明检验的一种思维方法。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可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却被严重忽视。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正本清源》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不想留啥签名
2006-01-16 22:00:3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87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