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洋洋兔
洋洋兔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231
魅 力 值:3456
龙    币:5235
积    分:4190.9
注册日期:2002-05-28
 
  查看洋洋兔个人资料   给洋洋兔发悄悄话   将洋洋兔加入好友   搜索洋洋兔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洋洋兔发送电子邮件      

兴趣:照亮孩子识字的路
陈淑红与她发明的“拼玩识字法” 

 四五岁儿童3个月认识上千个汉字,两年完成基础识字任务  人生识字快乐始 天下父母俱欢颜  识字教学的突破:“拼玩识字法”  拼玩识字法是一套全新的识字方法,它开启了儿童动手识字的先河,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陈淑红根据该方法发明的拼字玩具获国家专利。  该方法结合孩子好玩的天性,让孩子在儿歌和拼玩游戏中快乐识字。它以汉字解剖学、儿童心理学、现代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汉字特点和形状大小,将汉字拆分为61个基本笔画、54个偏旁部首、86个独体字,并配以朗朗上口的拼字儿歌。它以一个个简单的典型字为基础,根据生动、有趣的拼字儿歌的提示,利用这些彩色的笔画、偏旁部首和独体字,可以拼出四五千个常用汉字。拼玩识字法使“死字”变成了“活字”,一个字变出一串字,一串字变成一片字,一片字变出一群字,进而形成了“点、线、面、体”的识字、说话、说文训练体系,孩子唱着儿歌,做着游戏,在较短时间内轻轻松松就学会了识字。  创造,源于瞬间的灵感  “人的一生就像一本日记,写日记的人想把自己的一生写成这样一个故事,然而写下的却是另一个故事。”这句话恰是陈淑红的写照。她曾经梦寐以求的是上大学,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然而,由于家庭经济的压力,初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空军某医学专科学校,从此告别了物理学家的成长道路。她更没想到的是,由于偶然的机缘,她后来竟成为了一个业余文字学家,并将早期识字教育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1991年,陈淑红怀孕了。从此她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她希望能生一个聪明的小宝宝,她要把孩子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孩子刚几个月的时候,还不会说话,她就开始教孩子识字。但是她为孩子制作的识字卡缺乏变化,孩子看了一两遍,就再没有兴趣了。而且她教孩子识字的方法和普通父母没有区别,她自己都觉得很枯燥。孩子的识字进程非常缓慢。识字是孩子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解决不了识字难题,孩子怎么可能顺利成长?怎么办?陈淑红于是开始琢磨,怎样才能让孩子对识字产生兴趣,轻松地学会识字。  1992年的一个晚上,女儿睡着了,陈淑红在灯下看书。书中有一段文字谈到了民间酒令:“田字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十字推上去,古字喝一盅;回字不透风,口字在当中,口字推上去,吕字喝一盅;日字不透风,一字在当中,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盅……”看着这些酒令,电光火石间,陈淑红突然冒出一个奇特的联想:这个“推”字用得太好了,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教孩子识字呢?一想到此,她几乎高兴得跳了起来,马上找出一块软胶皮,把酒令中的字一笔一画地剪了出来,并且兴致勃勃地摆了起来。随后,她又制作了其他十来个基本笔画,可以摆出一百多个汉字。她用这些自制的笔画和孩子玩“拼字游戏”,效果出奇地好,孩子很快就入了迷,比以前满屋子写字、张贴字卡效果好多了。  这一“推”,“推”出了一项改变汉字学习进程的伟大发明,也把陈淑红“推”成了一个发明家兼早期教育专家。  陈淑红说:“所有孩子都具有识字的潜能,这种潜能的开发关键在于你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汉字的结构特点,是否符合孩子的性格特征。通过拼摆来识字正好符合汉字的结构特点,同时也非常符合孩子好玩好动的天性。”  汉字,原来这么有趣  陈淑红用她发明的拼字玩具教女儿识字,很快她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孩子在拼字时总喜欢一边拼摆,一边自言自语地念叨。她想起自己小时候跳皮筋,也总是边跳边唱儿歌,那些儿歌朗朗上口,易学易记,而她们正是循着儿歌的指引一步一步往下跳的。受此启发,她觉得自己应该为孩子编一些儿歌,指导孩子拼字。  儿歌怎么编呢?她想起小时候猜过的字谜,很多都是字形谜,循着这个思路,她编出了最初的一些识字儿歌。一句儿歌对应一个汉字,既是孩子的拼字指南,同时也有利于孩子理解这个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一首儿歌对应着一组形近字。孩子通过读儿歌,反复拼摆,很容易就把一组形近字辨析清楚了。  陈淑红编写的识字儿歌,都是以某一个简单的字为基础,以朗朗上口的字形谜的面貌出现的,非常便于孩子掌握。比如:“一人展臂大/太大多一点/头大一点点/买顶破帽头/卖了十元钱/读书爱发言”,“一十合力要大干/干到中午撇上肩/干到两点很平常/干到三点出大汗/”。这样的儿歌,形象生动,很受孩子们的喜欢;“我养鹅/又养鸡/要说养鸭数第一/张口鸣叫人欢喜”,短短四句话把鹅、鸡、鸭、鸣四个字分得清清楚楚;“三人同日去春游/三人同天来演奏/三人同饮泰山水/三人种禾秦岭南”,则把汉字的会意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1996年,陈淑红开始着手编写这样的识字儿歌,逐字推敲,反复琢磨,一句一句地积累,从1首到10首,再到50首、80首……到2002年《拼玩识字法》一书出版时,陈淑红已编好181首经过反复修改的识字儿歌。而且拼字部件也不仅仅是笔画了———在笔画拼摆的基础上,陈淑红又提炼出54个偏旁部首、86个独体字制成字块。根据笔画的形状和大小,做成红、粉、蓝、绿、黑五种颜色。这样,通过颜色就把笔画的大小、形状区分开来,孩子们就可以准确地选取笔画、字块,拼摆出结构合理的汉字。利用这些拼字元素,可以拼摆出所有常用汉字。其学习效果令人震惊。  随着拼字儿歌的不断完善,“拼玩识字”也逐渐从陈淑红自己的孩子应用于其他孩子,应用于幼儿园、小学,激发了所有孩子的浓厚兴趣,受到广大家长和老师的热烈欢迎,同时引起了众多媒体与专家的高度关注。这期间,陈淑红受解剖学的启发,提出了“汉字解剖学”理论,将汉字分成“形近字”、“意近字”和“声近字”三大系统,终于形成了成熟的“拼玩识字法”教学体系。  在熟练照着儿歌拼摆的基础上,陈淑红常常和孩子们玩各种各样的识字游戏。“添(缺)笔变字”游戏,就能帮助孩子区分形近字,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结构,同时能积极地开发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日”字上添一笔就可以变出“白、田、申、电、甲、由、目、旦、旧”等不同的字;“字谜”游戏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多方位思考能力,同时能培养孩子的类比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比如“一人”既可能是“大”,也可能是“个”;“二人”既可能是“天”,也可能是“从”、“夫”。而“闪字卡”则可以培养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兴趣,在孩子心中滋长  1999年,南京检察院的一个同志在看了《法制日报》上刊登的长篇报道《玩字》以后,激动不已,几经周折,终于和陈淑红联系上了,向陈淑红“求”得一本当时还很不成熟的《拼玩识字法》草稿。他就用这本当时只有六十多课的草稿教五岁的孩子识字。孩子居然每天缠着他学习识字,不到一个月就把六十多课都学完了,认识了好几百字。  2000年春,陈淑红还是空军北京医院的主管护师,医院里住进了蓝天幼儿园大班的一个孩子。孩子刚五岁,爱画画,会讲儿歌,但是不识字。陈淑红觉得这孩子蛮可爱,因为病人不多,于是就教他识字。孩子学得津津有味,仅仅一个晚上就学了6课,第二天让他认学过的字,他几乎都认识。  今年暑假,陈淑红在中国儿童中心开了个拼玩识字实验班。一天,班里来了两个加拿大籍的中国孩子,一个12岁,一个14岁,他们都会说汉语,但是几乎不认识汉字(他们在加拿大上过几年中文学习班,学得很痛苦,12岁的孩子只认识二三十个汉字,14岁的孩子认识100多个汉字)。陈淑红利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分别给他们单独上了50分钟的课。随着陈淑红指导,他们边拼边读,兴奋得直叫wonderful。12岁的孩子50分钟学会了84个字,复习的时候,认错了1个字。14岁的孩子说:“原来可以这样学汉字,太有意思了,太容易了!”类似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可喜的是,孩子们在陈淑红的引导下,不仅学会了识字,而且也学会了创造。陈淑红自己的女儿在六七岁的时候就编出了许多像模像样的字谜。“正月出一(肯)”,“一点一横长,小口在下方(京)”这样漂亮的字谜都是她女儿的作品。还有一个叫刘海虹的女孩,她学了几个月《拼玩识字法》,就创造了“用手抓丸子(执)”、“这里禾苗多(移)”两个字谜。  欣慰,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陈淑红多年的努力,最近终于结出了硕果———印装精美的《拼玩识字法》由南海出版公司正式出版了。对此,陈淑红感到无比欣慰。“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总算对那些长久以来盼望着这本书早日出版的家长有个交代了。由于媒体的报道,这几年总有许多家长和我联系,问我这本书什么时候出版,在哪里能买到。安徽安庆有一位父亲,前前后后给我打了8次电话,我真的觉得是挺抱歉,希望这本书对她的孩子还能有所帮助。”  谈起这本书的出版,陈淑红以感激的心情说,她对这本书非常满意,编辑费了很大的精力,编校质量很高。整本书都是四色彩印的,32开,很漂亮。尤其是为本书做装帧设计的蒋宏工作室,他们把这本书作为重点书,做内文版式前前后后用了三个多月时间,用了近千幅图片,活泼大方,很漂亮,单是封面的那张拼字相片,蒋宏就拍了两个胶卷。对此,她充满感激之情,觉得这样的版式总算对得起她的十年心血了。  书出版了,陈淑红并不觉得轻松。她说,她要把识字教学作为她毕生的事业,《拼玩识字法》的出版只是这项事业的一个新起点。还有很多孩子在痛苦不堪地学习识字,还有很多家长在为孩子的辛苦而心痛,还有很多父母因为每天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为孩子讲故事而苦恼。她要让更多的孩子不为识字所苦,快快乐乐地识字,轻轻松松地开启阅读之门……我祝福她,也祝福天下所有学习汉字的孩子及其父母。有道是:人生识字快乐始,天下父母俱欢颜
2003-01-16 13:38:4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5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