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逍遥马
逍遥马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3900
魅 力 值:2568
龙    币:12769
积    分:6674.7
注册日期:2002-08-06
 
  查看逍遥马个人资料   给逍遥马发悄悄话   将逍遥马加入好友   搜索逍遥马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逍遥马发送电子邮件      

“回龙超宝DV创作”活动介绍
孩子呱呱落地之时,只能算是生物意义上的"人",等他长大成人,就成了社会意义的人。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身上就不断的形成社会特性,心理学上把这种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称为"社会性发展"。

一个人独处的世界算不上社会,而他身边只要有一个人,这个社会就形成了。家庭就是儿童参与的第一个"小社会",父母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任干预者和代理人。

幼儿在这个阶段中,通过与父母或看护人和周围物资环境的互动,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同化和顺应的认知过程,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和周围的人打交道,增长经验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儿童逐渐了解社会,了解周围的人希望他做什莫,不希望他做什莫,也逐渐尝试和学会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愿望;通过社会行为的学习,儿童了解并掌握约定俗成的举止方式,和道德观念,从而适应自己生存的社会。

社会化的进程中,儿童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看护人的依恋、自我意识、道德感和道德标准,性别角色、攻击性的控制、忍耐和期待、亲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等。

0~3岁的学龄前阶段,是儿童社会化的最初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因为身体发育的特殊性,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尚未成熟。儿童在同化的认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在顺应过程中进行的反复尝试和确认大多数都通过他们“语言”- 行为表达出来,这些行为有的被成人世界接受,被称为"真乖"“真懂事儿”,有的不被成人世界接受,被责为“不听话”或者“淘气”。而这些行为背后的根源是经常不被人知晓的。不同家庭对于孩子行为的反应和干预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反应对于儿童社会化发展以及人格塑造可能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

"回龙超宝"DV摄制活动关注0~3岁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行为反应,是关注孩子教育的热心家长互助式活动。旨在通过DV对孩子真实生活场景的记录,并以此为案例来帮助成年人对于幼儿常见行为的理解从而更进一步探讨引导孩子的方法。

活动定期关注不同焦点,通过家长随机拍摄,场景设置拍摄的方式搜集素材,并进行后期制作,加注专家点评制作成短片,并根据拍摄进度不定期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和儿童心理学专家举行专题讲座,发布活动拍摄成果。

了解孩子,懂得他们的“语言”,不一定是言语;不让爱成为孩子不能承受之重。这就是回龙超宝DV创作的最终意义。希望得到适龄儿童家庭的广泛参与。

[b]“征集:以1~3岁孩子为主体的家庭已有录像资料[/b]
(此文由逍遥马在2006-03-02 18:52:19编辑过)

--
看管好我们的心。
2006-03-02 18:50:3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6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