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逍遥马
逍遥马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3900
魅 力 值:2568
龙    币:12769
积    分:6674.7
注册日期:2002-08-06
 
  查看逍遥马个人资料   给逍遥马发悄悄话   将逍遥马加入好友   搜索逍遥马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逍遥马发送电子邮件      

关于蒙氏的不同,多说一些:
感觉搂主谈的不是蒙氏教育和普通教学的区别。尔是孩子教育中都哦会碰到的问题。具体说来:

拉帮结派。

如果蒙氏的教学抵制拉帮结派,这个不光在中国不合适,在日益加剧的竞争中,更需要团体合作和协作精神,如果蒙氏一味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操作能力,尔忽略了同伴互动,这是蒙氏教学需要革新的地方,百年前的东西需要与时俱进是正常的,这个并不能淹没蒙台梭里的独特和百年来对于教育的贡献。

拉帮结派的孩子有一个优点,就是领导小团体的的才能,不能说拉帮结派就完全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其作用不完全是负面的。放在大社会里,我们平常的熟人圈子谁说不是拉帮结派,更古早一些,人类没有拉帮结派,早就被食肉动物干掉了。

关于分享的互利原则

社会学家霍曼斯(G.C.Homans,1958)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他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赏、快乐,并尽量少地付出代价的倾向,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

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或者逃避某种惩罚,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收益。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某一特定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的话,他就越会表现这种行为,而某一行为付出的代价很大,获得的收益又不大的话,个体就不会继续从事这种行为。

这就是社会交换。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的交换,而且还包括了赞许、荣誉、地位、声望等非物质的交换,以及心理财富的交换。心里的满足和被同伴肯定通常是孩子交换和分享的“标的”。

孩子的交往同样符合这样的原则。孩子会思考,会决定乐于跟她分享的同伴交往,尔拒绝不愿意分享的同伴,这很正常。如果大人都按照社会交换的原则生存,却要求孩子“无私奉献”,这种口是心非的教育对孩子没有益处。

只总结出这两点不同。如果这两点不同的孩子被划在“智商和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拿这个蒙氏学校就有大问题了。
(此文由逍遥马在2006-03-10 18:50:04编辑过)

--
看管好我们的心。
2006-03-10 18:47:1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78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