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正本清源
正本清源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712
魅 力 值:1561
龙    币:6600
积    分:3445.3
注册日期:2005-12-04
 
  查看正本清源个人资料   给正本清源发悄悄话   将正本清源加入好友   搜索正本清源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正本清源发送电子邮件      

这里批改了四份作业。请家长到这里查询。
引导纪录(1)
时间:2006年3月6日 晚饭后
地点:家里
记录人:黄海艳

**建议以后再交作业最好把孩子的性别和年龄写上,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批阅。**

纪录内容:
妈妈从辰辰的积木里挑出5组一样的,准备和辰辰玩配对的游戏。
妈妈:“辰辰你想和妈妈一起玩吗?”

**在邀请孩子和您一起做时,要明确告诉孩子要做的工作名称,便于孩子知道要做的具体内容,不宜跑题**

辰辰没反应,骑在自己的三轮车上,看妈妈。
妈妈拿起积木,开始自己配对,辰辰从车上下来了,跑到书房拿来了纸。

**这一点做得很好,没有因为孩子没及时参加而放弃。**

妈妈:“辰辰,你想描形状,是吗?”
辰辰:“嗯”
妈妈:“辰辰去把你的彩笔那过来好吗?”

**能及时改变原定目标迎随孩子需要不错,但也不要轻易地放弃自己合理的预定计划,在孩子感兴趣时及时提出自己的要求往往很见效。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说出他想用它们做什么,发展语言的表述能力。**

辰辰拿过来了。
妈妈:“辰辰,你愿意自己描吗?”
辰辰:“妈妈描”
妈妈描好了形状后,准备开始涂色
妈妈:“辰辰,你来按照积木的颜色涂好吗?”
辰辰挑出黄颜色的彩笔,开始涂色,但是涂的不是非常好,描好了边之后,在里面随便画了两下,就算完成了,又开始画下一个。

**如果孩子有能力涂色的话,建议您可以要求他涂满一个再涂下一个**

妈妈:“辰辰,看妈妈画一个好吗?”
辰辰没理妈妈自己画,画着画着开始在图上乱画了。过了一会,辰辰自言自语:我要画小蝌蚪。之后就自己开始画画了。过了几分钟,辰辰跑开了。
妈妈:“辰辰,你不想画画了,是吗?”

**应该正面问孩子:“辰辰,你还想画画吗?”**

辰辰:“不画了”
妈妈:“那你先把画笔收起来好吗?”
辰辰就象没听见,妈妈走过去,拉着辰辰的手,说:“妈妈和你一起把笔收起来好吗?”辰辰点点头,和妈妈一起把笔收起来了。

**很好,能要求孩子和您一起把工作收起来。**





我的作业-zicheng(回头将打印的交给张老师)


星期一晚上,我带孩子洗脸、刷牙,刚开始的时候水比较凉,我就换到热水这边,孩子突然问我:妈妈为什么这边出来是冷水,那边是热水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就沿着我们家热水器接水的管子告诉他里面有两个水管一个是凉水,一个是热水,冷热水的控制在阀门处,他就不停的实验凉水到热水的过渡。可是,我觉得也有必要让他知道水是不能浪费的,就和他商量能不能换一个玩法,水是不可以浪费的,他马上说,要节约水。我让他的两只小手夹住我的一只手,说:你的左手是凉水,右手是热水,你来帮妈妈放水好不好,妈妈要凉水,妈妈要热水,妈妈要温水。他很高兴地在凉水时打开左手,热水时打开右手,要温水的时候两边同时开一点。他在给我玩了十分钟左右后,很高兴的把这个游戏和他爸爸、奶奶一起玩,十分高兴。我就提出了另一个曾经在科技管看到的洪吸现象(这个也是从实践中理解的)。我们复习了几遍洪吸现象后,他说妈妈,以后我们还要做这些游戏。
**随机教育做得很好,并能够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化为简单、明了而且有趣的操作,让孩子在反复的活动中知道其中的原理。**

作业二:
星期三下班早,我准备了一套颜色各异的珠子,用漂亮的红色口袋装起来放在床上,计划通过教具来教孩子学习加法。 ** 有一定的目的性,但同时要考虑孩子初次操作的兴趣点。** 到了晚上6点半多的时候,他说要在电脑上看《猫和老鼠》,我同意了。就在他看光盘的时候,我故意把珠子倒出来自己在摸来摸去,他听到声音后忽然回头看到了的珠子,就过来摸了起来。我说:那你现在是看光盘呢还是玩珠子。他说玩珠子,我说那请你先把电脑暂停好吗?他立刻去暂停了,接着我又说,玩可以咱们有个条件,玩完之后必须放回到袋子里,不能乱扔,好吗?他也同意了。 **在孩子兴趣最高时提出合理要求,孩子很容易接受并为后面的收工作做好了铺垫。由此看来妈妈已经掌握了这一教育要点。** 他问我,这个怎么玩呢?我说你想怎样玩都可以, **如果是初次玩这个,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示范一两种最基础的操作方法后,再让孩子自己想出更多的玩法来。** 他就自己在床上玩了起来,他先用手大把的摸来摸去,显得很开心,后来无意中身子歪了一下,他说:妈妈这个珠子硌我的手了,我就问他还有什么感觉,他说很凉、很光。 **很好,能及时让孩子感知物质的基本特征。** 抓了一会,他突然说妈妈这个可以弹,我就问他怎么弹,他就用拇指和食指弹了起来,而且说这边一个,那边一个。一颗珠子无意中掉在地上,弹的声音吸引了他,他就不停的一是颗颗扔,一次次的捡。我教他数数,他不感兴趣,于是我就把线拿出来放在一边,一会他看见了,就问妈妈这个是干什么用的,我说你想想,他拿起线比划了半天突然发现珠子上有一个小洞,就是穿了起来。 **间接引导,有效。** 一会,他说:妈妈一起穿好吗?我说:那你穿那边,我穿这边,一人一颗好吗?他马上学了一句然后说我和你分享。穿完之后,我问他这个像什么呢?他说像条蛇,我又让 **用请更好** 他摆了圆周、数字1、2、7、8、9、0等。我们大概玩了1个多小时,他看见爸爸用脑马上又想起了《猫和老鼠》,于是要看盘了,我说,我们玩完之后应该怎么样,他马上回来说装好下次接着玩,并且认真的把所有的珠子装了起来用收后交给我。 **建议先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引导,效果会更佳。**
bbsupfile/2006-03-10/20060310100657_20.doc target='_blank' title='请点击浏览该文件'>请点击浏览该文件




我的作业,感觉万事开头难啊!

斐斐
男孩
1岁半

1、那天上完课我回家就想试试,可感觉没有合适的材料,水虽然感兴趣,可控制不住杯子,所以回家先拿了个神秘袋子,里面装上大杏仁和绿豆,拿了个矿泉水瓶和小碗,然后拿出一个大杏仁,告诉斐斐,拿出来个和妈妈手里一样的,然后他小手就伸到袋子里抓了一大把往矿泉水瓶里装,我就告诉他一个一个拿,好像理解不了,继续一把一把抓,抓一会就往地下扔了,扔到瓶子里的晃晃,然后就失去兴趣了。总共持续最多10分钟。

总结:因为我此次实验只是好奇,想看看他有无兴趣和是否知道一样的概念,所以没有仔细考虑

**在做这项工作之前可以先让他练习简单的配对做铺垫。**

2.玩小刺猬积木,就5,6块,我先是高高,然后搭各种样子,最后在他快失去兴趣的时候搭了个门的样子,引导他让小猴子钻门,很感兴趣,可他的力气太大,每次都要把门弄塌,才把小猴子送过去,所以每次气的嗷嗷叫,然后把积木扔了,我再拿回来给他垒起来,引导他轻轻的,这样工作了快30分钟。虽然这次工作里没有什么内容,可我觉得他感兴趣玩小猴钻门,这么长时间对斐斐来说已经不容易了。

总结:这次也不叫实验吧,只是我从上课中了解到要延长小孩的工作时间,培养专注力,在和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注意了一下而已。这次活动的缺点是家长做的多,孩子实际操作的少。

**孩子年龄小,大人可以操作让他多看,但切记动作一定要慢。如发现孩子操作有难度要想办法降低难度减少孩子的挫败感。**


3.昨天晚上8:50分左右,想像上课老师那样,拿出一些吸引孩子的东西。准备了两个奶粉筒,因为时间紧促,只准备了红色和黄色的大积木各三块,然后是两个宜家的玻璃瓶和1白,黑围棋子各10个。本想先让他玩大积木和奶粉筒,然后在他快失去兴趣的时候,拿出玻璃瓶和围棋子的,可一开始就看到了玻璃瓶,很是感兴趣,拿着就两个对击,我说会敲碎的,就赶忙把大积木放到奶粉筒里,晃着发出响声给他,然后他就不敲了,但是当时我们家老人在看电视,他就时不时扭头去看(最近狂爱看电视,天线宝宝,语感启蒙,广告等等),我就赶快抱他进卧室游戏(我看到了张老师说引导孩子的时候最好排除各项外界干扰,可我还是忍不住想试一试)。
进卧室9:05分,刚开始让他自己玩积木和奶粉筒,他把积木都扔到奶粉筒里,晃晃,引导他将同种颜色的放到一个筒里,他不理会,我放弃,就让他自己玩,他就放积木到筒里,晃,倒出来,倒出来的时候我拿另一个筒接着,他逐渐有意识往这个筒子里面倒,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生气,发脾气,把积木和筒扔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喜欢捏出来筒里剩的奶粉看看,说说)。这时,我拿出玻璃瓶,他很高兴,还是要互相击。无然后意间将小瓶掉到筒里,很是兴奋,然后试图将瓶子在拿出来的时候失败(因为玻璃瓶也很大),生气,将瓶子扔出去,我赶忙帮他把瓶子取出。后来他又开始喜欢盖盖子,盖玻璃瓶的盖子,盖奶筒的盖子,互相盖,可奶筒的盖子不好盖,生气又要扔,我帮他盖好,让他不要生气,慢慢来,这样玩了一会就没有兴趣了。我就把围棋拿出来,他很高兴,我引导他把不同颜色的围棋分别放到两个瓶子里,失败,就不管他,任他玩,他就放一些,然后倒出来,我继续引导他倒到另一个瓶子里,不成功,因为控制力不行。当他彻底不想完的时候9:30
在这过程中当自己做不好的时候,发了好多次脾气,要扔东西;每次要给他照相,他都要来玩会,分散了他的注意力;还撒了次尿。

总结:
发现很多宝宝感兴趣的:喜欢清脆的声音和不经常听到的声音;对倒出来的动作感兴趣,可控制力度不够,可以以后在生活中进一步引导,加强锻炼,使他能够准确的将东西倒入预置的容器中,这样以后倒水的时候就可以控制了;喜欢盖盖子,可这次奶粉的塑料筒盖不适合练习,家长事先没有预见到;喜欢将小瓶子放大瓶子中,然后再取出,可以以后用此引导大小的概念和今后包含的概念。
教训:还是预见性不够导致宝宝在此过程中间多次发脾气,比如奶粉筒盖不好盖,小瓶放大筒中很难取出。

**能很好地记录下孩子的活动情况,并积极主动地尝试各种操作活动。同时还把在活动中遇到一些的问题及经验和教训及时总结记录下来。只要持之以恒很快您就会发现您家宝宝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到哪是您也可以更有准备、有目的性的引导他做更多有意义的活动。**
蒙氏家长培训课作业之一

作业日期:2006.3.7.
开始时间:18.00
完成时间:18.15
实习对象:牛牛,男,13个月,不会走路.
报告人:酸梅汤.
过程:

1)18.00将18个方形彩色玻璃,一一配对放在地上,牛牛因为被吸引,自己走过来.跪在地上.请其触摸玻璃块.牛牛用右手横向拔动,将玻璃块顺序打乱......大约半分钟,失去兴趣...转头扶电视柜要站起.

2)妈妈取一块玻璃块,放在手中,另一手拿起另一块,二块相互敲打.引起牛牛注意.

3)妈妈将手中的玻璃块递一块给牛牛,牛牛接过来.妈妈手心中还有一块,牛牛用自己手中的那块敲打妈妈手中的玻璃.口中发出达达的声音.妈妈将第二块递给牛牛.牛牛用空着的手接过来,二块相互敲打.表情兴奋.大约敲打了半分钟.然后将二块分别扔在地上.

4)牛牛重新坐下,妈妈请其坐好.没得到效果.

5)牛牛左手抓一块玻璃块,抓起后,反复观察,然后,递到右手,再用左手抓起另一块.二块同时敲打.大约半分钟.

6)牛牛对敲打失去了兴趣,把玻璃块扔在地上,又开始横向拔动.

7)再次重复5)的过程.重复二次.然后要求吃奶.....

吃奶后,牛牛对玻璃块彻底失去兴趣.妈妈再次敲打玻璃块,牛牛看也不看,爬到玩具筐里去找小汽车,也不理会妈妈将玻璃块归位的动作.......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做已经非常好。孩子年龄小,建议可以把这项活动加入到宝宝喜欢的一些游戏中进行。如:和他藏猫猫让他找出另一个玻璃珠等。**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酸梅汤》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不想留啥签名
2006-03-13 08:57:4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78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