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1712 |
魅 力 值:1561 |
龙 币:6600 |
积 分:3445.3 |
注册日期:2005-12-04 |
|
|
|
感觉教育的意义
二.感觉教育的意义
感觉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最重要而且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蒙台梭利认为感觉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儿童的秘密》一书中,蒙台梭利这样写到:“我在孩子身上寻觅人性,看到真正的人类精神,造物者的绝妙设计,科学及宗教的真理。为了这个目的,我运用我的研究方法,尊重人性本质的方法,我不需要教孩子任何东西,只要放在一个合宜的环境,孩子会教我,只要他们的灵魂未遭扭曲,他们会向我展示心灵的奥秘。”——她的这一思想受到当时众多有关教育的学说的启发。其中包括:
★法布尔——从自由环境中观察孩子的行为,才能发现孩子的真性情。
★伊塔——教师应是一个观察者:透过观察去了解、发现孩子心智的成长。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应学生不是学生适应教师。要强调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O.N.赛瑞切——教师在工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担负着各种职责,但首要的是要以孩子为中心进行工作。
1.教师是儿童发展的诊断者。在观察过程中,了解儿童的发展进程设计出适当的引导活动,协助儿童取得成功。
2.教师是教育课程的设计者。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所有教育手段进行课程设计。
3.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寻找适当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发挥这些教育资源的作用。进行有计划的组织活动。
4.教师是儿童学习的管理者。教师要通过创造学习环境、提供儿童感兴趣的学习经验,促进儿童的学习。
5.教师是儿童的咨询者和建议者。教师要连续不断地同儿童相互作用,关心儿童、支持儿童、引导儿童同时协助儿童学习社会技能。
6.教师是决定的做出者。教师要经常做出关于儿童、材料、活动和目的的各种决定,其中的一些决定是瞬间即时做出的,而另外一些则是精心设计、慎重选择后做出。
★喀雷尔——幼儿期的学习天赋是别的时期所没有的,成人应以最大的智能与爱心培育孩子,以自然的态度关怀孩子,使孩子得到最好的成就等理论的影响。要确信每个孩子都具有与生俱来的精神(思想及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即意识)力量。我们可以从孩子的潜在能力或自发性的活动来证实这种思想及意识力量的存在。他们通过环境增进所获得的印象,促成思想和意识的发展,这是形成人格的根本来源。
★康米纽斯——1、一切教学必须以训自然的秩序。2、对幼儿传授知识必须依靠感官的知觉,以求幼儿理解。也就是引导幼儿认知最正确方式来自“实物”,当实物出现时,幼儿可以经由看、听、摸、闻、尝来获取事务的完整知识。
★卢梭——幼儿教育应注重感官教育和实物经验,作为日后理性发展的基础。
★裴斯泰洛齐——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性得到充分发展,并且完成一个“人”的培养。为了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必须培养或训练幼儿的“脑”、“心”与手。
★福禄贝尔——儿童的发展,乃是由“自然儿童”出发,经过“人类儿童”而成为具有“神性的儿童”。每一阶段都应全心全力地发展,不可延迟,而上一阶段的发展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基础。
蒙台梭利详细研究了这些教育家的观点,并结合实践教学发现:给孩子适宜的环境,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通过感觉吸收环境的积极教育因素,不仅对孩子的感觉机能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儿童整体发展。
蒙台梭利感觉教育主要由视觉教育、听觉教育、触觉教育、嗅觉教育和味觉教育这5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它们分别由相应的教具来完成。蒙台梭利主张在其感觉教育中,通过配对、排序、分类的所谓P(Pairing)、G(Grading) 、S(Sorting)三种操作方法帮助儿童运用教具实现感觉的发展,并为以后各种活动的发展奠定基础。P是从教具中找出相同的加以“配对”,G是把教具按照一定的序列(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进行“排序”,S是对教具进行“分类”。配对(P)、排序(G)和分类(S)是感官教具本身的属性,任何一种教具必须至少具有这三种属性中的一种,而且这三种属性也是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内容的三个重点。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正本清源》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