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长老 |
经 验 值:761 |
魅 力 值:297 |
龙 币:2445 |
积 分:1186.4 |
注册日期:2004-02-06 |
|
|
|
帖子好长啦,笨笨虫的号召力的确立竿见影!不过还是说上两句回归正题的话吧,不让孩子去普通的幼儿园或学前班并不是拒绝社会化啊,孩子小的时候有些东西还是要选择的,家长是要尽义务的,比如老掉牙的孟母三迁。真正的教育是贯穿在生活和成长
过程中的,并不是只有在学校里才能实现的,社会化也是如此,学校只是社会化的一种方式,有利必有弊。下面是我的一点个人经历:
因为孩子在上幼儿园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一些让我担心的变化,比如注意力高度不集中、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在陌生的场合不大方等,当然不能全说是幼儿园的原因,但毕竟她在幼儿园的时间要多,于是,我曾经花一上午的时间去看幼儿园的监控录像,孩子的表现的确让我感到有些吃惊,不像我们想得那样快乐,表情很少,不积极,很有规矩的坐着,但少不了东张西望或摸自己衣服的小动作,旁边一个男孩几次动她的小辫,她不高兴但又无法制止。整个上午的安排中,孩子自由的时间非常少,孩子间的交流相处也很少。
这次录像的画面让我印象深刻,时时想起,有时想就是雇一个素质好的保姆或幼师带几个孩子一起边玩边学点什么也比在幼儿园里强啊。当然我不是指责幼儿园,普通的幼儿园也大体只能这样,无法像李跃儿或孙瑞雪等办的那样理想。所以有家长问起女儿的幼儿园好不好,我只能说收费一千左右的大体都差不多。
学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会有下去的。
至于老师的权威和规则,有些权威是靠人格、爱、信任和彼此尊重树立起来的,而有些则是依靠权力的压制。我希望孩子能够成长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当面对老师的错误时她能够平静而友好地说出来,当她自己做错了什么时她不用去说谎来保护自己,因为她知道不会受到谴责,她知道在这个环境里她是受到尊重的。当然,错误是要自己意识到并愿意去改正的,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并共同遵守的,对规则的认同是内在的、自愿的而不是外在的、强迫的。
另外,我觉得在当今大学生的身上出现的某些普遍性的问题,其实深刻地烙着前期学校教育的印记,他们不正是因为长期在学校里接受应试性的教育而脱离真正的生活和社会了吗?他们的社会化反而成了同质化:一起脱离社会、一起动手能力差、一起丧失理想、激情和个性,在大学的校园里喊着郁闷,觉得生活不精彩,没有世界的舞台,但是当他们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们有太多的不适应,有太多的没准备好。(当然,自己也是从大学过来的,没有居高临下的意思)
以上是个人主张要办互助式学前班的初衷,交待给大家,也许每个人受到的触动不一样,所以选择也不一样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