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聚龙泽》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allywen
allywen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allywen个人资料   给allywen发悄悄话   将allywen加入好友   搜索allywen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allywen发送电子邮件      

文化与怀旧(zt)
这是一个名人书泛滥成灾的时代,无论是红极一时的影视大腕,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艺苑新人:长相不错的,轻纱薄裙;外表欠缺的,隐私独白。总之,想法设法露点东西来骗读者的钱,而读者也不会太当回事,名人书嘛,看的就是这些东西。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六小龄童猴缘》这是一本很失败的名人书,六小龄童,演孙悟空的那个,尖嘴猴腮,年过四十,就算去韩国整容那么几下,也变不成少男少女们的偶像。
至于隐私,那更是没得炒作,人家结婚那么多年,压根就是没有一点绯闻。
那这书还能写些什么?如果不打开翻翻,还真是想不出来。但一翻开之后,就着了道儿了,它让你再遭遇了一次文化这遭人嫌弃的东西,可惜俺就是那不知好歹的孩子,偏爱这口,还好,出版社倒是挺体贴人的,定价不高,赶快买了。
影视名人出书走文化路线,还真不多见,这书一开头,就细数家族历史,一下子把人给抛到旧上海的戏台之上。战火纷飞的上海滩,地位低下的戏子到处奔波,演绎《济公》《西游》供人娱乐,其间甘苦,在六小龄童这位后人的讲述中,没有大肆的渲染,只是深沉地通过自己家族留传下来的故事娓娓道来,完全是在讲述一部绍剧史与猴戏的演变史。
再看下去,便是六小龄童的故事了。据说这本书曾经多家出版社想出版,但要求六小龄童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六小龄童的断然拒绝导致合作失败。对于自己的故事,六小龄童邀请了知名的撰稿人徐林正来写,这徐林正是专写文化名人的,莫言对其也曾赞誉有加。 自己的故事如果自己写,难免会给自己脸上贴金,别人来写倒是客观得多。于是,这一部分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没有任何压力,却拼命去完成一个自己的梦想,无端地将家族的责任感加在自己身上,最终走向成功,并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附带连美人也追求到了。如果按照小时候写课文中心思想的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总结:这个故事教育了我们,人该如何选取一个目标而让自己可以终身为之奋斗,并且教授了我们如何才能事业家庭两不误,赢得美人归。
截今为止,如果我们要在中国那凤毛麟角的好电视剧中挑出一个最好的,《西游记》显然是当之无愧的。六小龄童自然也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才出名,他的书当然少不了要把这拍摄过程回忆一番。说真的,这西游记看了n遍,有些幕后故事还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现在这日子,大家都被搞得神经紧张,情感麻木,于是一有空闲就喜欢怀旧,一堆都有孩子有家的男男女女总是爱凑在某个论坛将少儿时代那么回忆一番,仿佛是想拒绝自己已经往生命后半段奔的事实。这本书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让你怀旧,来个昏天黑地的记忆狂想,然后睁开眼,“敢问路在何方?”
再次奉劝时尚男女,这本书毫无时尚内容,如不适合怀旧且对文化内容毫无兴趣者,请勿购买。
2003-12-29 18:07:2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8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