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正式居民
经 验 值:99
魅 力 值:72
龙    币:391
积    分:192.9
注册日期:2007-09-14
 
  查看心理咨询个人资料   给心理咨询发悄悄话   将心理咨询加入好友   搜索心理咨询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心理咨询发送电子邮件      

职业疲惫袭扰年轻上班族(作者:刘晓祯、赵晨滨)
随着职场竞争压力的增大,职业疲惫渐渐袭扰年轻的白领。那么,职业疲惫有哪几种情况?各种情况的职业疲惫需要怎样来对待?

案例1:

王先生是一名工作三年的职场上班族,本想通过这个自己有一定长处但不很喜欢的工作谋生,但企业没有给他提供金饭碗,不仅合同一年一签,没有入保险,就连明天在哪里干都不知道。最近,他越来越感到自己不像刚工作时热情那么高,整天惶惶不安,对未来感觉很渺茫。他觉得,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以后的职场生涯还怎么维系?

心理分析:

王先生遇到的情况在工作几年的年轻人中是很典型的职业疲惫症状。职业疲惫首先是因为现在的工作没有一劳永逸的保障,今天不知道明天谋生的地方,这使年轻人产生不安全感、不确定感和危机感,失去了归属感和过去单位像家一样稳定依靠的感觉。现代年轻人的父母是从传统时代走过来的,一旦有了工作就一辈子都有保障了,他们往往也教育子女工作要有保障、找个国家单位先干着,但这又与年轻人心中那份不安分相反。于是,年轻人一方面不想像父母那辈那样平淡的活,具体怎样活自己又不知道,于是陷入矛盾与焦虑。在这种矛盾中,有些年轻人选择接受老一代人的价值观,过传统的生活,但心中又在骚动;有的年轻人表现出叛逆,一定要过自己的生活,却因为没有方向而屡屡碰壁。这种矛盾和焦躁正是王先生职业疲惫的诱发因素。

另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个体生存压力加大,人们为了生存的更好不断追求物质,而忽视精神生活。而年轻人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接触的新事物多,又有着很高的情感和精神需要,这种需要和追求物质经济安全也产生了矛盾,导致年轻人对职业的浮躁心理,有时为了物质去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另一些时候又为自己没有被理解、没有干上自己兴趣所在的工作而怅惘,这种没有完全投入和喜爱自己的职业和工作的情况,使他们容易出现倦怠的情绪。

所以,职业疲惫对于王先生这样的年轻人来说,恰恰并不是在外人看来的“工作太累了需要休息”,而是心理的深层矛盾在工作问题上的显现。要度过这个疲惫期,王先生需要充实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眼光,逐渐探索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怎样一步步的满足自己这些心理需要?自己在为什么而矛盾,怎样解决这些矛盾?经过这些自问,王先生会发现自己身上没有被发现的潜能和生长点,从而调整自己进入最佳状态。

案例2:

李小姐是一名工作五年的职场上班族,她所从事的工作是事务性工作,整天跟数据、报表打交道,可是她原来上学时对文学非常感兴趣,曾经梦想以后以卖文为生,现在她的工作和当初的理想离得越来越远,她整天感到自己像是上了发条的钟表,越转越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她也想过转行做文字工作,但是自己已经这么多年没动过笔,又没受过专业训练,自己转作文字能行吗?于是她陷入矛盾,对目前的工作提不起兴趣,更别提老人教育的“献身工作”了。

心理分析:

李小姐的职业疲惫显然与对所从事的行业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和献身度有关。在现代社会中,就业的困难使年轻人在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行业时不敢轻易离开,往往在犹豫中选择了拖延,或者靠命运决定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年轻人普遍对自己的理想没有实际规划和准备,多年的应试教育制度使年轻人安心于考试和背课本,却不懂得如何规划自己的发展,怎样自己指引自己找到相应的资源,于是,他们往往停留于空想和对不喜欢的行业的消极怠工。

虽然老人们都教育年轻人要干一行爱一行,专心本职工作,以后再图发展,但是年轻人很自我,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喜欢的就不想干,要“为所欲为”,可是往往又是眼高手低,自己喜欢的行业又没有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这使他们长期处于消沉状态,手头的工作成为他们的“鸡肋”,不能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更不能令他们投入,导致职业疲惫,李小姐就是这种情况。

其实,年轻人希望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工作,本身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作为个体诞生的表现。老一辈无我、干什么听分配的状态,已经不适合现代年轻人,年轻人需要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自己做自己的主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得到过来人的指导,更需要开发他们自己自我规划的能力,这样才能把握住命运。另外,年轻人的理想不要变成理想主义,理想也需要在社会上找到实现的途径和适合的职位,比如李小姐,她现在干的事务性工作对于她将来做文秘很有帮助,可以考虑从这里转型。当这样的思维在年轻人脑海中多起来以后,李小姐这样的年轻人就不会再感叹人生浮华了。另外,像李小姐这种情况,如果转型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这也需要她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抗挫折的能力。

案例3:

小刚是一名刚入职一年的职场新人,但他最近却闹着要当“啃老族”,不想再去工作了,说工作疲惫,“心累”。原来,他的上司因为经常指出小刚工作中的失误,使小刚起了逆反心理,消极怠工不成,干脆不去上班了。小刚的父母很着急,想要找人疏通关系,让小刚去另外的单位工作,但小刚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自己哪也不去了。

心理分析:

像小刚这样的年轻人职业疲惫与人际关系有关。由于他们是第一批独生子女,从小成长的环境缺乏兄弟姐妹和小朋友,从而缺乏与人合作的经验,在他们的概念系统里,一切都要以他们自己为中心,谁都要为自己服务,自己的意志不能受到一点违反,导致抗挫折能力低。一旦到了工作中,他们需要面对复杂的人际互动,需要与人合作,需要设身处地的维护人际关系,于是自然感到被掣肘。

在工作中,当领导批评时,当遇到同事矛盾时,他们往往采取“被动攻击”和“逃避”的防御机制,以工作上的没有斗志和成绩不佳来间接的反抗领导的管教和同事的矛盾,以伤害自己利益的方式来象征性的反击别人的一点点不友好,过后还会很委屈,像小刚则是采取极端做法,以抛弃工作、回家啃老来表示叛逆,他们这种以被动的方式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的方式,会给他们的职业生涯造成很多阻碍。读不懂他们“语言”的领导和同事往往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哪句话得罪了他,导致其离职或者整天无精打采。如果年轻人总是陷于这种状态,时间一长,他们的工作斗志会逐渐被被动攻击的反抗方式磨灭,在矛盾不突出时也变得消极。

像小刚这样的年轻人需要意识到,工作单位不比在家受宠,员工需要时刻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事情、想问题,学会团队合作,不要拿家里的模式来应对外面的工作,否则得不偿失。另外,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往家跑,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面对问题,真正开始成长,才可能逐渐解决问题。

案例4:

小悦是一名工作四年的白领,每天她只有早晨忙领导交给的工作,到中午就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就白白花在网络聊天和发呆中。她觉得,以前在学校,什么都是老师安排好的,自己只要跟着走就行了,现在在工作单位仍然可以这样。但在不久前公司的的一次匿名调查中,小悦的分数很低,这让她很担心,怕被炒鱿鱼,但自己又实在学不会管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这使她很苦闷。

心理分析:

像小悦这样的年轻人,其职业疲惫与缺乏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关。他们从小接受应试教育,学习上有老师家长指点,自己只要聪明、跟着学就行了,并不需要自己考虑自己怎么发展的问题。到了工作中,他们发现,原来的“全天候保姆”不见了,大把的自由多的令他们无法应对,在自由之中,怎样选择?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表?怎样建立发展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在困惑中,他们干脆不发展,除了领导明确交给的任务就不主动做别的,长期以往形成工作中的被动局面,甚至失去了工作的激情。

其实,工作是人生的第二次学习,会考试的学生并不一定会工作。在工作中,有时自己指导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和情商,比考了多少分更重要。要培养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要发展“元认知”,也就是学会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工作,这在某些时候比工作学习本身更重要。偏偏这项技能,学校里很少直接教,到了工作中都需要自己悟,以及向前辈请教,最重要的是你要有思想和人格的独立性,能够做自己的主人。

那么,年轻人怎样面对职业疲惫,如何才能维护自己对职业的兴趣和喜爱?

首先,培养自己规划人生道路的能力,也就是职场的判断力。面对职业疲惫要分清是工作不适合你,还是自己没进入角色。如果是前者,那就需要一方面踏实工作,另一方面不断补充自己希望从事领域的新知识,以适应将来可能的转型。如果是后者,就需要找到自己疲惫的原因,针对具体原因找到解决的策略。

其次,学会做人,学会与人打交道,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别人的想法,培养自己适宜工作的情商和能力,给自己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沟通和人际交流是一项技能,是可以逐渐培养的,很多时候工作的胜出不一定是因为你比别人聪明,而是你更会与人合作。

第三,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精神和管理自己的能力,学会利用时间发展自己。工作是自己的事,在工作中如果自己不主动,等着别人来帮你,这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年轻员工在心理上真正长大,变得成熟起来,这样才能够撑起一片天空,也才会在职场上如鱼得水。

第四,职业疲惫,也常常涉及自身尚未处理好的“情结”与性格因素,看看心理医生,对于克服职业倦怠也是有帮助的。


你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吗?

  1、你工作时是否看表?

  A、不看;  B、不忙的时候看;  C、不断的看。

  2、星期一早晨,你:

  A、觉得自己愿意上班;

  B、希望获得不去上班的理由;

  C、开始工作时觉得很勉强,但过一会就置身于工作中。

  3、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时,你:

  A、有时感到累,但通常很满足;

  B、为能维持生活而感到高兴;

  C、感到疲惫不堪,全身不舒服。

  4、你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感到忧虑?

  A、从来不感到忧虑;

  B、偶尔感到忧虑;

  C、经常感到忧虑。

  5、你认为你的工作:

  A、使你做了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做的事;

  B、对你来说是大材小用;

  C、很难胜任。

  6、你属于以下哪种情况?

  A、我通常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有一些困难;

  B、我不讨厌自己的工作;

  C、我工作时总觉得心烦。

  7、你用多少工作时间打电话或做些与工作无关的事?

  A、很少的时间;  B、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在个人生活遇到麻烦时;

  C、很多时间。

  8、你是否想换个职业?

  A、不想;  B、不是换职业,而是在本行业找个好的位置;  C、想换个职业。

  9、你觉得:

  A、自己总是很有能力;  B、自己有时很有能力;  C、自己总是没有能力。

  10、你认为你:

  A、喜欢并尊敬自己的同事;  B、比自己的同事差得多;  C、不喜欢自己的同事。

  11、以下哪种情况最符合你的实际?

  A、我不想在工作方面再学什么东西;

  B、我开始工作时很喜欢学习;

  C、我愿意多学点与工作有关的东西。

  12、你最赞成哪种说法?

  A、工作就是赚钱谋生;

  B、工作主要为了赚钱,但如果可能,应当有令人满意的工作;

  C、工作就是生活。

  13、你是否加班加点地工作?

  A、如果付加班费就加班;  B、从不加班加点;  C、经常加班加点,即使没有加班费也是如此。

  14、去年除了假日或病假外,你是否还缺过勤?

  A、经常缺勤;  B、仅有几天缺勤;  C、没有缺勤。

  15、你认为自己:

  A、工作没劲头;  B、工作劲头一般;  C、工作劲头十足。

  16、你认为自己的同事们:

  A、不喜欢你;  B、并非不喜欢,只是不特别友好;  C、喜欢你。

  17、对于工作方面的事,你:

  A、能避免就不谈;

  B、只和同事们谈;

  C、同家里人或朋友们谈。

  18、在家庭与工作发生矛盾时(如家里有人患病了),你先顾哪一方面?

  A、每次都是先顾家庭;

  B、如果家里确实有紧急情况,就先顾家庭,反之则先顾工作;

  C、每次都是先顾工作。

  19、如果少付你三分之一的工资,你是否愿意干这项工作?

  A、不愿意;  B、本来愿意,但负担不了家庭生活,只好作罢;  C、愿意。

  20、如果你被列为多余的工作人员而应离开,你首先想的是什么?

  A、钱;  B、工作本身;  C、所在的公司。

  21、你觉得自己在工作中不受常识吗?

  A、经常这样想;  B、很少这样想;  C、偶尔这样想。

  22、关于你的职业,你不喜欢哪一点?

  A、乏味;  B、自己支配的时间太少;  C、总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23、你是否把个人生活与工作截然分开(请你爱人回答这个问题)?

  A、完全没有分开;  B、严格分开;  C、时常分开,但也有些不分开的地方。

  24、你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你从事的工作?

  A、不会,而且要警告他不要做这种工作;

  B、是的,如果他有能力并且适合的话;

  C、不希望他做,也不反对他做。

  25、你会为了消遣一下而请一天事假吗?

  A、会的;  B、不会;  C、如果工作不太忙,就有可能。

  评分:

  1-10:A、2分;B、1分;C、0分

  11-19:A、0分;B、1分;C、2分

  20-25:A、0分;B、2分;C、1分

  0-15分:你对工作很不满意,可能待遇很不符合你的要求,或者目前的领导或同事对你不是很友好,或者是不能发挥你的特长和能力。目前的工作实在不宜再干下去了。建议你不要再浪费青春,趁早另觅高技吧。

  15-40分:你对目前的工作不太满意,可能觉得目前不是很差,但公司目前的待遇和机会不足以体现你的能力,暂时又没有找到心目中更理想的职业,所以态度犹豫,还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建议你暂时打消跳槽的心态,抱着学习和锻炼的态度,积极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无论将来去或留,都能为进一步的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

  41-50分:你已经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你对目前工作很满意,这份职业能发挥你的能力。如果在工作多加用心,就必能创一番事业。可是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哟。

--
热爱心理学,热爱生活。
2007-10-02 23:05:0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84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