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895 |
魅 力 值:478 |
龙 币:4990 |
积 分:2094 |
注册日期:2003-08-11 |
|
|
|
现在也真够乱的
写的目的是希望引起关注,因此事报道已遭当地全面封杀,当地城管这段时间都不敢穿工装上街(作者语)
2005年6月15日,以出产茅台酒而闻名国内外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发生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群体性事件,几千名群众先是群聚茅台镇派出所,6月16日又阻断仁怀市一条主要交通干线,时间长达几小时。而事情的起因,则与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军人的死亡有关。
6月10日左右,茅台镇观音寺社区嗓登坝(同音)组的一位九十高龄的姜姓老人去世。按照仁怀市有关殡葬改革规定,市区内居民死后必须在殡仪馆办理丧事,老人虽然是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来的军人,但一生清贫,死后左邻右舍随礼不过三千元,而在殡仪馆办理后事,各种支出最低也要一万元,老人家属无力承担这一费用,就在自己家中办理了后事,并将老人埋葬在自己家的土地上。茅台镇政府得知后,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市里殡葬改革的规定,于是派人来到老人家里,告诉老人家属,既然老人已经下葬,可以不提在殡仪馆办理后事的事情,但是必须按照市里规定将老人埋葬在公墓。公墓一个坟墓需要800多元,镇政府减免了300多元,丧家还需要自己负担500元。就这区区500元,丧家仍然无法承担。更重要的是,老人已经下葬,中国人最重视的是死者入土为安。在政府和丧家无法就老人安葬事宜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镇政府采取了强硬措施,将已经下葬几天的老人从坟墓中挖了出来,用塑料袋捆扎后埋到公墓。时当暑热,死者遗体已经腐烂,死者两个13---15岁的孙子为了阻止政府工作人员将死者遗体挖出,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民间传言被打伤),被公安局带走(后释放)。
消息传出后,激起当地群众强烈不满。6月15日晚,不少群众开始群聚茅台镇派出所,6月16日,几千名群众将仁怀市到习水线的交通要道阻断,仁怀市主要领导亲临现场,费尽口舌方将群众劝回。此次群体性事件规模与影响之大,为仁怀解放以来所仅见。据悉,丧家已经准备上告北京。
6。15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不复杂,但事件造成的影响极为恶劣,政府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群众对政府也增加极大的不信任。如果更深层次看,这样的事件更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地方。
仁怀是贵州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县级市,其国内生产总值位列贵州第六。与此极不对应的是,这里的丧葬习俗十分落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几年前仁怀市政府出台了殡葬改革管理规定,要求市区内市民统一在殡仪馆办理丧事,但这一改革从一开始就遭到市民的强烈抵制。主要原因是,当时仁怀只有殡仪馆而无火葬场,同时,在殡仪馆办理丧事和在市民家中办理没有什么区别,丧家同样可以在这里请来道士先生做斋,并且在殡仪馆,人们最多的活动不是对死者的悼念,而是集体打牌赌博,这已成为了仁怀一景。正因如此,这里的殡葬改革遭到了市民的强烈不满,但在政府强力行政手段的高压下,人们逐渐接受了这一现实。但在殡仪馆办理丧事的费用过高(一般办理一场后事,价格在一万到三万以上不等),一直是这里人们议论的话题。6。15事件的爆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不少人质疑,这样的殡葬改革,如果改来改去是改得让人死不起不敢死,那这样的改革还有什么意义?
而姜性老人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的身份,为这一事件又添上了一层悲哀的色彩。当地有人言:还不如当初死在朝鲜,这样的话还是个烈士,更不会出现死了找不到地方埋的情况了。更有人尖锐指出:如果一个为国家流过血的军人,身前清贫了一辈子,在死后居然又是死无葬身之地,那将来还有谁敢给这个国家卖命?据了解,在仁怀参加过抗美援朝在农村的老战士政府一月给120元生活补助,这样的补助,仅仅是可以让人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老兵如果遇见大病小灾,是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扛过去的。去年网络上流传的抗美援朝老兵乞讨事件,虽然最后被证明是假的,但却在一时间打动了多少国人的心弦,最后连国家民政部也惊动了,原因何在?因为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并不是完全虚构,不少这样的老军人的生活确实是非常艰难,即使是没有上街乞讨。笔者一位同学的父亲(很凑巧,这位老人家也是茅台镇的,住在中华村,姓胡,我们这里很多人都知道这位老人),从朝鲜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先是当工人,在“三年困难时期”,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农村老家,自此一生在清贫中度过,日子紧张时,连几十元的医药费都拿不出来。笔者去过他家,回来后写过一篇《老兵无愧国家,国家有负老兵》文章在网络上发表。如果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能够象俄罗斯和美国一样对老兵的后顾之忧解决的很好,还会有6。15这样的事件发生吗?
不得不指出,政府关于殡葬改革的想法出发点不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不是应该做的更人性化一些?不要说是对待一个为国家流过血的退伍军人,就是对一个普通群众,将已经腐烂的遗体挖出来这样的做法也太过分了吧?可能有人说,政府是根据法律法规行事,但我们不要忘记,现在很多法律法规在制定时并没有十分的注意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多的是从政府如何进行社会管理更方便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就象我们非常熟悉的已经被取消的《收容遣送条例》,就是一部为国人所深恶痛绝的恶法。任何法律,无非人情天理。若是做的天怒人怨,那这法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据民间传言,一位仁怀市的二线领导对6。15事件做过这样的评价:如果是由他来处理这件事情,他会免除老人所有的殡葬费用,为老人提供一个免费的墓穴,甚至还会为老人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后事,这样,既坚持了殡葬改革,又显示了政府的人情味和对老军人的关怀,对人民群众也有一个很好的交代。可惜的是,在茅台镇某些领导看来,他们不需要这样的做法,因为只要是政府决定的事情,就是正确的,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采取任何手段和措施,即使这样的手段和措施是如此的不合人情天理,乃至法律。悲哀的是,象茅台镇某些领导这样的想法,在中国并不是他们一家独有。
|
|
|
|